最新网址:www.00shu.la
晨雾还没散尽,赵玥就站在天宁寺的练兵场上,看着士兵们演练新的阵型。陈烈亲随带来的消息还在耳边回响 ——“将军说,若公主真有诚意,便带能证明身份的信物去见他”。她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锦盒,里面除了遗诏和兵符,还有一块温润的白玉佩,那是父皇在她十五岁生辰时御赐的,玉佩上雕刻着 “和硕荣德” 四个字,是她身份最有力的证明。“殿下,真的要再去青龙山吗?” 周峰走到她身边,眉头微蹙,“上次陈将军态度那么坚决,若是这次再被拒绝,恐怕会影响弟兄们的士气。”
赵玥抬起头,目光落在远处的青龙山方向,眼神坚定:“就算被拒绝一百次,也要去。陈将军是难得的将才,有他相助,我们才能真正凝聚抗金力量。而且,这次我有把握,能让他相信我的身份。” 她说着,从锦盒里取出那块白玉佩,玉佩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这是父皇御赐的玉佩,上面有皇家独有的印记,陈将军当年在禁军任职,定然认识。”
周峰看着玉佩上的 “和硕荣德” 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 他虽没见过皇家玉佩,却也知道这四个字代表着公主的封号,绝非寻常物件。他点了点头:“好,末将这就去备马,陪殿下一起去。”
半个时辰后,两人骑着马,再次踏上前往青龙山的路。与上次不同,这次赵玥没有穿粗布短褂,而是换上了一身素雅的襦裙,虽然依旧朴素,却难掩她身上的贵气。她将白玉佩用红绳系在颈间,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父皇的气息,给她增添几分勇气。
走进青龙山的竹林时,赵玥明显感觉到,四周的气氛比上次缓和了许多。原本隐蔽在竹林里的暗哨,这次竟主动现身,对着周峰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通行。周峰心中一喜,对赵玥说道:“殿下,看来陈将军这次是愿意见我们了。”
赵玥也松了口气,加快了骑马的速度。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茅草屋前的小院。与上次不同,这次竹篱笆门是敞开的,陈烈的亲随正站在院门口等候,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公主殿下,周将军,将军在屋里等候。”
两人跟着亲随走进茅草屋。屋里的陈设依旧简单,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墙上挂着的长剑依旧锈迹斑斑,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陈烈坐在木桌旁,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看到赵玥进来,目光立刻落在她颈间的玉佩上,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陈将军。” 赵玥走上前,对着陈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解开颈间的红绳,将白玉佩取下来,双手捧着,递到陈烈面前,“这是父皇在晚辈十五岁生辰时御赐的玉佩,上面刻着‘和硕荣德’四个字,还有皇家独有的祥云印记,将军请看。”
陈烈放下茶杯,伸出颤抖的手,接过白玉佩。他将玉佩凑到眼前,仔细查看 —— 玉佩质地温润,是上好的和田玉,正面刻着的 “和硕荣德” 四个字,是先帝亲笔所书,笔力苍劲,他当年在禁军任职时,曾见过先帝的墨宝,一眼就能认出;玉佩的背面,刻着一圈精致的祥云印记,边缘还刻着一个小小的 “宋” 字,这是皇家御赐玉佩特有的标记,绝不可能伪造。
陈烈的手指轻轻拂过玉佩上的字迹,眼眶渐渐红了。他想起了当年先帝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模样,想起了先帝握着他的手,说 “陈将军,大宋的安危,就拜托你了” 时的信任,想起了建康城破的消息传来时,他躲在青龙山,一夜白头的痛苦。如今,握着这枚承载着先帝心意的玉佩,他心中积压多年的委屈和悲愤,终于再也忍不住,化作泪水,从眼角滑落。
“先帝…… 先帝他……” 陈烈的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他紧紧握着玉佩,仿佛握住了先帝的手,握住了那段早已逝去的时光。
赵玥看着陈烈落泪的模样,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她知道,陈烈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愿抗金,只是当年的委屈太深,深到让他不敢再轻易相信朝堂,不敢再轻易拿起武器。她轻声说道:“将军,父皇殉国前,曾说过,最对不起的就是您这样的忠勇之士。他说,若有来生,定要还您一个公道。”
陈烈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先帝…… 真的这么说过?”
赵玥点了点头,泪水也忍不住滑落:“父皇临终前,曾给我留下遗诏,里面不仅写了让我联合义军、抗击金兵的嘱托,还特意提到了您,说您是大宋的忠臣,是能托付大事的人。他让我一定要找到您,让您带领大家,完成他未竟的心愿。” 她说着,从锦盒里取出先帝的遗诏,递到陈烈面前,“将军,这是先帝的遗诏,上面有先帝的玉玺印记,您可以看看。”
陈烈颤抖着接过遗诏,小心翼翼地展开。昏黄的灯光下,先帝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那些关于抗金、关于百姓、关于托付他辅佐公主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尘封多年的枷锁。他看着遗诏上鲜红的玉玺印记,又看了看手中的白玉佩,泪水流得更凶了。
“先帝…… 臣对不起您!” 陈烈猛地跪倒在地,将遗诏和玉佩紧紧抱在怀里,放声痛哭。多年的委屈、不甘、悲愤,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他恨当年奸臣的诬陷,恨自己无力回天,更恨自己这些年躲在青龙山,看着金兵肆虐,却什么都做不了。
赵玥和周峰连忙上前,想要扶起陈烈。陈烈却摆了摆手,哽咽着说道:“让我哭一会儿…… 让我好好给先帝磕几个头。” 他对着遗诏,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每一个都磕得无比郑重,仿佛在向先帝忏悔,也在向先帝承诺。
过了许久,陈烈才缓缓站起身,擦干脸上的泪水。他将遗诏和玉佩小心翼翼地还给赵玥,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公主殿下,先帝的遗诏,臣看到了;先帝的心意,臣也明白了。从今日起,臣陈烈,愿重新拿起武器,追随殿下,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完成先帝未竟的心愿!”
赵玥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将军愿意出山,是大宋之幸,是百姓之幸!晚辈代表义军的弟兄们,感谢将军!”
周峰也激动得声音发抖:“陈将军,您终于愿意出山了!有您在,我们再也不怕金兵了!”
陈烈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屋里的陈设,最后落在墙上的长剑上。他走上前,取下长剑,轻轻拔出剑鞘 —— 剑身虽然有些锈迹,却依旧锋利,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抚摸着剑身,仿佛在与一位老朋友对话:“老伙计,这么多年委屈你了,从今天起,我们又要一起上战场了。”
当天下午,陈烈收拾好行李,带着自己的十个亲随 —— 都是当年跟随他退隐的老兵,个个武艺高强,经验丰富,跟着赵玥和周峰一起返回天宁寺。当他们抵达天宁寺时,士兵们早已闻讯等候在寺门口。当看到陈烈手持长剑,一身正气地走来时,士兵们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 不少士兵都听说过陈烈的传奇事迹,如今能亲眼见到这位老将,还能得到他的指导,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陈烈走到士兵们面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声音洪亮:“弟兄们,我知道你们大多是普通百姓,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战场。但我要告诉你们,金兵不是不可战胜的!当年我在淮河一带,带着三千骑兵,击溃了两万金兵;如今,我们有公主殿下的带领,有这么多心怀家国的弟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听从指挥,就一定能把金兵赶出大宋,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喊道:“赶走金兵!收复失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烈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整顿义军的工作中。他首先重新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规定士兵们必须按时训练,不得擅自离开营地,不得欺压百姓,违者严惩不贷。对于违反纪律的士兵,他绝不姑息,哪怕是曾经立过功的人,也照样按规定处罚,很快就让散漫的义军有了军队的样子。
在训练方面,陈烈更是亲力亲为。他根据士兵们的特长,将他们分成了骑兵、步兵、弓箭兵三个小队,每个小队都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队长,负责日常训练。他还亲自演示杀敌技巧,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到复杂的战术配合,都耐心地教给士兵们。他要求士兵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直到天黑才结束,虽然训练艰苦,可士兵们看着陈烈年近六十,却依旧和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吃苦,谁也没有抱怨一句。
赵玥则配合陈烈,负责后勤保障和情报收集。她组织百姓为义军缝制铠甲、筹集粮草,还派人去常州城内打探金兵的动向,及时将消息传递给陈烈。她还经常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了解他们的需求,很快就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和爱戴。
在陈烈的严格训练和赵玥的悉心照料下,义军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士兵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杀敌技巧,还掌握了简单的战术配合,士气也越来越高涨。曾经那些连刀都握不稳的百姓,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征善战的士兵;曾经那些散漫无纪的义军,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心的队伍。
半个月后,金兵的援军终于抵达了常州城外,兵力足足有三千人,比上次多了六倍。金兵将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贸然进攻天宁寺,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先摸清义军的情况,再发动进攻。
陈烈站在寺墙上,看着远处金兵的大营,对身边的赵玥和周峰说道:“金兵这次来势汹汹,显然是想一举消灭我们。但他们长途奔袭,士气必定低落,而且他们不熟悉这里的地形,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疲敌战术’,先派小股部队骚扰他们,让他们无法休息,等他们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总攻,一举击溃他们。”
赵玥点了点头:“将军说得对。我建议让周首领带领五十名骑兵,夜间去骚扰金兵的大营,烧毁他们的帐篷,抢夺他们的粮草;将军您则带领主力部队,在金兵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等金兵因为骚扰而混乱时,我们再趁机进攻。”
陈烈看着赵玥,眼中满是赞赏:“殿下的计划周密,考虑周全,就按你说的办。今夜三更,我们行动!”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周峰带领着五十名骑兵,悄悄离开了天宁寺,朝着金兵的大营进发。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了金兵的巡逻队,顺利抵达了大营外。周峰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火把,朝着大营里扔去。火把落在帐篷上,很快就燃起了大火,浓烟滚滚,照亮了夜空。
金兵的哨兵发现了他们,立刻大喊起来,可不等金兵反应过来,周峰已经带领士兵冲进了大营,杀死了几个睡眼惺忪的金兵,然后迅速撤离。金兵们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了一跳,纷纷从帐篷里跑出来,有的拿着武器四处张望,有的则忙着灭火,整个大营一片混乱。
周峰带领着骑兵,在大营外盘旋,时不时地冲进去骚扰一番,让金兵根本无法休息。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天亮,金兵们个个疲惫不堪,黑眼圈浓重,连站都站不稳。
金兵将领气得暴跳如雷,下令全军出动,追击周峰的骑兵。他以为义军只有这么一点兵力,只要抓住周峰,就能轻易消灭义军。却不知道,陈烈早已带领着主力部队,在金兵的退路 —— 一片狭窄的山谷里设下了埋伏。
当金兵全部进入山谷后,陈烈一声令下,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士兵们立刻冲了出来,弓箭、滚石、热油一起朝着金兵招呼。金兵毫无防备,顿时死伤惨重,纷纷四处逃窜。周峰也带领着骑兵杀了回来,与陈烈的主力部队一起,对金兵展开了夹击。
赵玥则站在山谷的制高点,指挥着弓箭兵射击。她手持父皇的白玉佩,看着下面厮杀的场景,心中满是坚定 —— 她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义军,为了常州的百姓,更是为了父皇的嘱托,为了大宋的未来。她绝不能输!
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金兵终于抵挡不住,纷纷放下武器投降。金兵将领见大势已去,想要带领残兵逃跑,却被陈烈拦住。两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陈烈虽然年近六十,却依旧勇猛无比,手中的长剑挥舞得虎虎生风,没过几个回合,就将金兵将领斩于马下。
战斗结束后,山谷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金兵的尸体和武器。士兵们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庆祝着胜利。赵玥走下制高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成就感 —— 这是义军成立以来,打的最漂亮的一场胜仗,不仅消灭了三千金兵,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证明了义军的实力,证明了他们有能力抗击金兵,保护百姓。
陈烈走到赵玥身边,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殿下,此次大捷,全靠您的英明决策和弟兄们的奋勇杀敌。末将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早日把金兵赶出大宋,完成先帝的遗愿!”
赵玥看着陈烈,又看了看身边欢呼的士兵们,眼中满是泪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听从陈将军的指挥,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侵略者!”
当天晚上,天宁寺里摆起了庆功宴。士兵们喝着酒,吃着肉,谈论着白天的战斗,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陈烈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 他没想到,自己退隐多年,还能有机会重新上战场,还能遇到赵玥这样英明的领袖,遇到这么多心怀家国的弟兄。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追随赵玥,抗击金兵,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书桌前,打开锦盒,将父皇的遗诏、兵符和白玉佩轻轻放在一起。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信物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在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她轻轻抚摸着白玉佩上的 “和硕荣德” 四个字,在心中默念:“父皇,您看到了吗?我们打赢了,我们有能力抗击金兵了。女儿一定会完成您的遗愿,带领大家,收复失地,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也洒在赵玥的身上。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还会有更多的金兵,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陈烈这样的良将,有周峰这样的忠臣,有千千万万愿意为大宋而战的士兵和百姓。她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来大宋复兴的那一天。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