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13. 寻陈烈遇闭门羹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晨露在马蹄铁上凝结成霜时,赵玥握着缰绳的手已有些发麻。她侧头看向身侧的周峰,见他正不断抬手擦拭眉骨上的白霜,腰间那柄虎头刀的刀鞘在晨光里泛着陈旧的铜色 —— 这是周峰特意带来的信物,说是当年陈烈亲手赠予他的战利品,如今却成了叩开青龙山山门的唯一希望。

    “再往前三里,就是青龙山的入山小径了。” 周峰勒住马缰,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他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眉头微蹙,“陈将军退隐后,就把原来的官道封了,只留这条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的小径,平日里除了送粮的农户,很少有人能进去。”

    赵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小径隐在茂密的竹林间,入口处被几棵粗壮的古松挡住,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轻轻踢了踢马腹,让马儿缓缓靠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锦盒的边缘 —— 里面不仅有父皇的遗诏和兵符,还有她连夜写好的书信,详细说明了如今的抗金局势,也写下了自己对联合义军、收复失地的想法,只盼着陈烈能看在大宋百姓的份上,愿意见她一面。

    两人骑着马,小心翼翼地走进竹林。竹叶上的晨露被马蹄惊扰,纷纷滴落下来,打湿了他们的衣襟。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眼前忽然开阔起来 —— 一片平整的空地中央,坐落着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屋前用竹篱笆围出一个小院,院里种着几株梅树,枝头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墙角还堆着几捆晒干的草药,看起来格外清静。

    “就是这里了。” 周峰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短褂,又将虎头刀解下来,握在手里,才朝着茅草屋走去。他走到院门前,轻轻敲了敲竹门,声音放得格外轻柔:“陈将军,末将周峰,前来拜访。”

    院里没有动静。周峰又敲了敲竹门,提高了几分声音:“陈将军,末将知道您不愿被打扰,可如今金兵肆虐,常州危在旦夕,末将实在走投无路,才来求您出山。”

    过了许久,茅草屋的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一个穿着青色布衫的老者探出头来。他约莫六十岁上下,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锐利得像鹰隼,扫过周峰时,带着几分审视,当看到他手中的虎头刀时,眼神才微微动了一下。

    “周峰?” 老者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当年不是跟你说过,我已退隐,不再过问朝堂战事,你为何还要来扰我清净?”

    “陈将军!” 周峰立刻单膝跪地,双手将虎头刀举过头顶,声音里带着恳求,“末将知道不该违背您的意愿,可如今金兵攻破建康,屠戮百姓,连常州也快要保不住了!末将拉起一支义军,却能力有限,弟兄们大多是普通百姓,没经过正规训练,根本抵挡不住金兵的进攻。您是大宋的老将,是唯一能带领我们抗击金兵的人,求您出山,救救常州的百姓,救救大宋!”

    老者 —— 也就是陈烈,没有去接虎头刀,只是冷冷地看着周峰:“当年我在淮河一带抗击金兵,杀了多少敌人,护了多少百姓?可结果呢?朝中奸臣诬陷我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若不是我侥幸逃脱,早已成了刀下亡魂。从那时起,我就发誓,再也不过问世事,你还是走吧。”

    “陈将军,如今不同了!” 周峰急得额头冒出冷汗,“岳将军正在青石谷集结兵力,韩世忠将军也在镇江抗击金兵,只要您出山,我们联合各路义军,定能形成抗金合力,早日把金兵赶出大宋!而且,这次跟末将一起来的,还有荣德公主殿下,她带着先帝的遗诏,一心想要复兴大宋,求您见见她,听听她的想法!”

    陈烈的眼神猛地一沉,看向站在周峰身后的赵玥。赵玥立刻上前一步,对着陈烈深深鞠了一躬,声音诚恳:“晚辈赵玥,见过陈将军。晚辈知道将军心灰意冷,可如今大宋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若连将军这样的忠勇之士都选择袖手旁观,大宋就真的没希望了。晚辈恳请将军,以家国为重,重新出山,带领我们抗击金兵,为死去的百姓报仇,为大宋的未来抗争!”

    陈烈的目光在赵玥身上停留了许久,从她沾着泥点的裤脚,到她腰间那个不起眼的锦盒,最后落在她的脸上。他眉头皱得更紧了:“荣德公主?我记得先帝的荣德公主,当年不过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如今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境地?你说你是荣德公主,可有凭证?”

    赵玥心中一紧,连忙从锦盒里取出一枚白玉凤钗 —— 这是父皇当年亲手为她插在发间的,钗身上雕刻着精致的凤凰,凤眼中还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是皇室特有的物件。她双手捧着凤钗,递到陈烈面前:“将军请看,这是先帝赐予晚辈的凤钗,上面的凤凰纹样,是宫中独有的样式,将军当年在禁军任职,想必见过类似的物件。”

    陈烈接过凤钗,放在手里仔细查看。凤钗的玉质温润,工艺精湛,确实是宫中的物件,可他的眉头却依旧没有舒展:“仅凭一枚凤钗,不足以证明你的身份。如今乱世,有人为了权势,伪造皇室信物的事情屡见不鲜,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别有用心之人,想借着公主的名义,拉拢人心,图谋不轨?”

    赵玥没想到陈烈会如此谨慎,心中虽有些失落,却还是耐心解释:“将军若是不信,晚辈可以说出一些宫中的旧事。当年您在禁军任职时,曾在睿思殿为先帝演示骑兵战术,先帝还特意赏赐了您一匹乌骓马;还有一次,您在平定湖州叛乱后,先帝在紫宸殿设宴庆功,席间您曾说过‘愿以马革裹尸,护大宋河山’,这些事情,除了当年在场的人,外人绝不会知道。”

    陈烈握着凤钗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 这些旧事,确实只有当年亲近先帝的人才能知晓,眼前这个女子,竟能说得如此详细。可他还是没有松口,将凤钗还给赵玥,语气依旧冷淡:“就算你真的是荣德公主,那又如何?先帝已殉国,大宋的气数怕是难以挽回,我就算出山,也改变不了什么。你还是带着你的人,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将军!” 赵玥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中满是急切,“大宋的气数,不是由金兵决定的,是由我们这些心怀家国的人决定的!您当年在淮河一带,以三千骑兵击溃两万金兵,难道忘了那时的意气风发?难道忘了您对先帝许下的承诺?难道忘了那些被您保护的百姓,如今正在金兵的铁蹄下受苦?”

    陈烈的身体僵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痛苦。他怎么会忘?当年淮河一战,他带着弟兄们在冰天雪地里厮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结冰的河面,可他们终究守住了防线,将金兵挡在了淮河以北。那些百姓拿着热粥、棉衣,站在路边迎接他们的场景,那些孩子围着他,喊着 “将军威武” 的声音,他这辈子都忘不了。可一想到朝中奸臣的诬陷,想到自己拼死拼活换来的却是 “拥兵自重” 的罪名,他心中的热血就像被冰水浇过,渐渐冷却下来。

    “我老了,打不动了。” 陈烈转过身,背对着赵玥和周峰,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你们走吧,以后不要再再来找我了。”

    “陈将军,您不能这样!” 周峰猛地站起身,声音里带着悲愤,“您当年教末将‘军人当以家国为重,岂能因一己之怨而置百姓于不顾’,可如今您却因为自己的委屈,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这难道就是您当年教给末将的道理吗?”

    陈烈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院门我不会锁,你们自行离开吧。若是再纠缠,休怪我不客气。” 说完,他便走进茅草屋,“砰” 的一声关上了门,再也没有动静。

    周峰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赵玥拉住了。她对着周峰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失落,却依旧坚定:“算了,我们先走吧。陈将军心中的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开的,我们再等一等,或许他会改变主意。”

    两人走出小院,重新骑上马。周峰看着赵玥苍白的脸色,心中满是愧疚:“殿下,都怪末将无能,没能说动陈将军。”

    “不怪你。” 赵玥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茅草屋的方向,“陈将军当年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心中有怨恨也是正常的。我们不能逼他,只能慢慢等,让他看到我们抗金的决心,看到大宋百姓的希望,或许他终会明白,个人的恩怨,终究比不上家国大义。”

    两人骑着马,缓缓离开了青龙山。走在竹林里,赵玥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 茅草屋的门依旧紧闭,院里的梅树在风中轻轻摇曳,看起来格外孤单。她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念:“陈将军,我知道你心中有怨,可大宋不能没有你,百姓不能没有你。我会一直等,等你愿意出山的那一天。”

    回到天宁寺后,赵玥没有将遇冷的消息告诉士兵们,只是对大家说陈将军需要时间考虑,让大家安心训练,做好应对金兵的准备。可她自己,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站在练兵场上,看着远处的灯火,思考着如何才能说服陈烈出山。

    周峰看在眼里,心中格外着急。他知道,陈烈是唯一能让义军真正强大起来的人,若是请不到他,仅凭目前的兵力,根本抵挡不住金兵的进攻。他思来想去,决定再去青龙山一趟,哪怕是跪在茅草屋前,也要求陈烈改变主意。

    第二天一早,周峰就带着几个心腹士兵,再次前往青龙山。可这一次,他连茅草屋的门都没能见到 —— 陈烈早已让人在院门外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闲人免进,违者休怪”,守在院门口的,还有两个穿着布衣、却腰间佩剑的老兵,正是当年跟随陈烈退隐的亲随,无论周峰如何恳求,他们都不肯让他靠近一步。

    周峰无奈,只能带着士兵们返回天宁寺。当他把情况告诉赵玥时,赵玥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或许,我们不该只想着说服陈将军,更应该让他看到我们的行动。若是我们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让他知道我们有能力抗击金兵,有决心保护百姓,或许他会改变主意。”

    周峰眼前一亮:“殿下的意思是…… 主动出击,攻打金兵的据点?”

    “没错。” 赵玥点了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我打探到,金兵在常州城外的小河镇设立了一个粮站,驻守的金兵只有五十人左右,而且大多是老弱残兵。我们可以趁金兵不备,偷袭粮站,夺取粮草,既能补充我们的物资,也能向陈将军证明我们的实力。”

    周峰立刻点头:“好!末将这就去准备,挑选精锐士兵,明天一早就出发!”

    当天下午,周峰就挑选了五十名身手敏捷、作战勇猛的士兵,准备好弓箭和弯刀,还特意让士兵们带上了几个空的粮袋,只等第二天一早出发。赵玥也没有闲着,她亲自查看了士兵们的装备,又仔细研究了小河镇的地形,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 由周峰带领三十名士兵,从正面进攻粮站,吸引金兵的注意力;她则带领二十名士兵,从粮站后面的小路绕过去,偷袭金兵的后方,前后夹击,一举拿下粮站。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赵玥和周峰就带领着士兵,悄悄离开了天宁寺,朝着小河镇出发。小河镇离天宁寺约莫有二十里路,他们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抵达镇外的树林里。赵玥让士兵们在树林里隐蔽起来,自己则和周峰一起,悄悄靠近粮站,观察里面的情况。

    粮站是由一个废弃的客栈改造而成,院墙很高,门口有两个金兵守着,正靠在门框上打盹,院内隐约能看到几个金兵在来回走动,看起来戒备并不森严。赵玥和周峰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底 —— 这样的防守,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

    “按计划行动!” 周峰低声说道,然后带领着三十名士兵,朝着粮站的正门冲去。门口的金兵被脚步声惊醒,刚想呼喊,就被周峰一箭射倒在地。院内的金兵听到动静,立刻拿起兵器冲了出来,却被周峰带领的士兵们死死拦住,双方很快就厮杀起来。

    赵玥则带领着二十名士兵,绕到粮站后面的小路。小路旁有一道低矮的土墙,她让士兵们踩着自己的肩膀,翻进院内。院内的金兵大多被正面的战斗吸引,根本没注意到身后的偷袭。赵玥带领士兵们,悄无声息地靠近金兵的住处,将正在穿衣服的金兵一个个制服,然后迅速占领了粮站的仓库。

    仓库里堆满了粮草,还有几桶食用油和盐巴,都是金兵从附近百姓家里抢来的。赵玥让士兵们赶紧将粮草装进粮袋,然后点燃了仓库里的干草 —— 她要让金兵知道,大宋的百姓不是好欺负的,义军也有能力和他们抗衡。

    很快,周峰也带领着士兵们占领了粮站的正门。金兵死的死,降的降,五十名金兵,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俘虏。赵玥看着满地的粮草,又看了看燃烧的仓库,心中满是欣慰 —— 这是义军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不仅夺取了粮草,还打击了金兵的气焰,更重要的是,她相信,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陈烈的耳朵里,或许能让他改变对义军的看法。

    当天下午,赵玥和周峰带领着士兵,满载着粮草返回天宁寺。士兵们欢呼雀跃,连寺里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们,看着车上的粮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赵玥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战斗在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可她心中的信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而此时的青龙山,陈烈正坐在茅草屋前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壶酒,眼神复杂地看着远处的常州城方向。他的亲随刚刚从山下回来,告诉了他义军偷袭金兵粮站、夺取粮草的消息。当听到 “荣德公主亲自带领士兵从后方偷袭,一举拿下粮站” 时,他握着酒壶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这个公主,倒还有几分胆识。” 陈烈喃喃自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想起了当年先帝对荣德公主的宠爱,想起了那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如今却已成长为能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的领袖。他心中的结,似乎松动了一些,可一想到当年的委屈,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将军,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亲随小心翼翼地问道,“如今义军势头正盛,又有公主殿下带领,若是您能出山,定能大有作为。”

    陈烈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摇了摇头:“再等等吧。我倒要看看,这个公主,还有多少能耐,这支义军,又能走多远。”

    亲随不再多言,默默退了下去。茅草屋前,只剩下陈烈一个人,在寒风中,望着远处的天际,不知在思考着什么。而赵玥不知道的是,她和义军的努力,已经在陈烈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只等着合适的时机,就能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玥带领着义军,又接连偷袭了金兵的几个小据点,夺取了不少粮草和兵器,义军的规模也渐渐扩大,从原来的三百多人,增加到了五百多人。越来越多的百姓听说义军能打胜仗,能保护他们,都纷纷前来投奔,甚至还有几个曾经在禁军任职的老兵,也主动加入了义军,愿意为抗击金兵出一份力。

    赵玥知道,现在的义军,虽然比之前强大了不少,可依旧不是金兵的对手。她依旧没有放弃请陈烈出山的想法,只是不再贸然前往青龙山,而是让周峰每隔几天,就把义军的情况告诉陈烈的亲随,让陈烈知道,义军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为抗击金兵、保护百姓而战斗。

    她相信,总有一天,陈烈会明白她的苦心,会看到大宋百姓的希望,会重新拿起武器,和他们一起,为复兴大宋而战。而那一天,不会太远。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