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约旦之约书亚第一次见到林约旦,是在约旦河畔的“应许之地”宣教站。仲冬的河水泛着冷冽的光,她蹲在河边整理信徒捐赠的物资,指尖刚触到一个印着“刚强壮胆”的帆布包,身后就传来带着河水清冽感的声音:“这些过冬的棉被要分类打包,老人和孩子的得用防潮布裹住,你看这几床已经沾了水汽,得先烘干。”
她回头,撞进一双盛着坚定光的眼。男人穿件深灰色冲锋衣,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点的小腿,怀里抱着本翻旧的《约书亚记注释》,书脊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经文卡片,写着“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我叫林约旦,”他指了指她手里的帆布包,“你是来支援宣教站的志愿者?看你整理物资的手法,像是第一次来河边。”
书亚愣住。作为神学专业的毕业生,她最近总陷在服侍的困境里——申请的“约旦河两岸福音关怀”项目被驳回,理由是“环境复杂、风险高”;来宣教站帮忙,却连物资分配都做不好;连导师都劝她“别冒风险,先在城市教会积累经验”。她像个站在约旦河边的胆怯者,直到上周在教堂听到牧师讲《约书亚记》1章,那句“你当刚强壮胆”像声号角,才让她来这处紧邻约旦河的宣教站,想在“应许之地”找回前行的勇气,却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我叫书亚,”她攥紧手里的帆布包带,指尖沁出细汗,“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约书亚能带着百姓过约旦河,而我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就像神应许‘凡脚掌所踏之地都赐给他们’,可我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
林约旦把《约书亚记注释》放在宣教站的石桌上,弯腰抱起一床棉被,熟练地裹上防潮布:“你看书约书亚过约旦河,不是先等河水干涸才走,是带着百姓‘先迈出脚’,河水才分开——就像经文里说的,‘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神的应许不是让我们等‘万事俱备’,是让我们带着信心先行动。”他打开宣教站的日志本,里面记满了这些年的服侍经历:有次洪水冲毁了物资仓库,他们在雨中祷告,后来附近的村民主动来帮忙重建;有位患病的老人不肯就医,他们持续探访祷告,最终说服老人接受治疗。“你看那间临时诊所,”他指着河边的小木屋,“去年还是片空地,我们靠着‘刚强壮胆’的信心建起来,现在已经能给村民看常见病了——神的应许,从来都在‘行动’里成就。”
“下周宣教站要办‘跨越约旦’见证会,”林约旦收拾物资时忽然说,“会邀请两岸的信徒分享‘凭信心前行’的故事,宣教站的墙上会挂‘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的经文。你要是有空,来帮忙组织吧,或许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你要的勇气。”
书亚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约书亚记》,看到约书亚吩咐百姓“预备食物,因为三日之内要过这约旦河”,忽然想起自己的项目计划书——里面写满了“担忧”和“假设”,却少了“凭信心行动”的决心。于是周六清晨,她带着修改后的项目方案,走进了宣教站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信徒们围着篝火,分享着自己“跨越约旦”的经历:有位年轻牧师说,他曾因害怕冲突,不敢在边境村庄传福音,后来靠着“神必同在”的信心前去,现在已经建立了小型教会;有位女信徒说,她曾因丈夫反对,想放弃服侍,后来祷告后向丈夫坦诚心意,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书亚站在人群里,听着这些故事,忽然明白:“刚强壮胆”不是没有恐惧,是带着恐惧仍选择顺服;“得地为业”也不是凭空得到,是带着信心一步步去“踏足”。
从那以后,书亚成了宣教站的常驻志愿者。她会在周末跟着林约旦探访村民,把修改后的项目方案分享给当地教会;林约旦则会陪她完善细节,用“约旦之约”的经文帮她应对可能的风险。他们的相处像约书亚与百姓,彼此扶持,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深冬的一天,书亚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之前驳回她项目的机构,主动联系她,说愿意资助“约旦河两岸福音关怀”项目,还承诺提供医疗和教育资源支持。她激动地把消息告诉林约旦,林约旦笑着说:“你看,神让约书亚过了约旦河,也让你跨过了心里的‘约旦河’,祂的应许从来不会落空。”
开春的时候,书亚的项目正式启动,她在宣教站建立了“约旦河爱心中心”,既能为村民提供医疗帮助,也能给孩子教授知识。林约旦在爱心中心的奠基仪式上向书亚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约旦河石头打磨的戒指,内侧刻着“约旦之约”四个字:“书亚,神让我们在约旦河边相遇,是要我们一起‘跨越’恐惧,一起把‘应许之地’的祝福传下去。我想和你一起,带着百姓得地为业,也带着彼此的爱走完一生,你愿意吗?”
书亚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约旦河畔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约书亚记》1:5-6:“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使这百姓承受那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那天的河水格外平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新人身上,两岸的信徒唱起祝福的歌,像在回应神的应许。
婚后,他们一起扩大了爱心中心的规模,增设了“勇气课堂”,既教村民实用技能,也向他们分享“刚强壮胆”的真理。课堂的墙上挂着三幅经文拓片:“你当刚强壮胆”“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
有天下午,一个村民的孩子来课堂问:“叔叔阿姨,我以后想当医生,可我家很穷,怕没办法上学,我该怎么办?”
林约旦蹲下身,指着墙上的拓片说:“约书亚当年也不知道过了约旦河会遇到什么,可他凭着信心前行,神就带领他。你现在想当医生,这就是神放在你心里的梦想,只要你‘刚强壮胆’去追求,神一定会为你开路——就像我们建爱心中心,一开始也没人支持,可神还是让它成了。”
书亚则拿出自己的项目计划书,翻到“教育资助”的部分:“我们的爱心中心会资助像你这样有梦想的孩子上学,你只要好好读书,将来就能成为医生,回来帮助更多村民——这就是‘得地为业’的意义,不只是自己得到祝福,更是把祝福传给更多人。”
孩子眼里泛起光,用力点头说:“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书亚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最初的胆怯——原来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承接神的“约旦之约”,把“刚强壮胆、凭信前行”的勇气代代相传,让每一代人都知道,无论面对怎样的“约旦河”,神都必同在,必带领我们跨过困境,得着祂所预备的“应许之地”,也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祝福。
很多年后,书亚和林约旦的儿女也成了宣教士。儿子接过了爱心中心的工作,继续在约旦河两岸传递爱心;女儿则成了一名医生,回到当地医院服侍村民。他们的女儿在一次分享中说:“我的父母教会我的,不只是服侍的方法,更是‘约旦之约’的真理——神让约书亚带着百姓得地为业,也让我们带着信心活出使命;人类繁衍的意义,就是把这份信心与使命传递下去,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神的应许里,刚强壮胆,活出精彩。”
每年仲冬,书亚和林约旦都会带着子孙们在约旦河畔祷告,感谢神保守他们的服侍,也感谢祂赐下“约旦之约”。河水流过的声音,像在诉说着古老的应许,经文“你当刚强壮胆”的回响,在两岸的上空轻轻飘荡——这是神的应许,也是他们家族跨越世代的“约旦之约”,在时光里永远坚固,永远鲜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