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十九章九年级的“百日誓师”三月的风还裹着点未散的凉意,清晨六点半的操场,梧桐枝桠上刚冒尖的嫩芽沾着露水,在灰蓝色的天光里泛着淡绿。林晓雨抱着厚厚的数学错题本,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封面边角——那是她用了大半年的本子,封面上“冲刺”两个字被荧光笔涂了又涂,边角还沾着几块干涸的修正液痕迹,是上次算错压轴题时,急得用修正液乱涂留下的。
“晓雨!这里这里!”苏晴从操场东侧跑过来,帆布包上挂着的银色铃铛叮当作响,她手里攥着个巴掌大的布偶——是上次去养老院时,张奶奶给她的小老虎,说“挂着能带来好运”。“我刚才看到公告栏贴了誓师流程,还有学生代表发言,你猜是谁?”苏晴凑过来,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晓雨摇摇头,目光落在操场中央的国旗台上——那里已经搭起了红色的台子,台面上铺着红绒布,正中间立着块电子倒计时牌,屏幕上“100”这个数字格外醒目,红色的光在晨雾里闪着,像颗悬在心头的小石子。她想起昨天晚上,爸爸在客厅里翻中考真题,妈妈悄悄把温好的牛奶放在她书桌旁,没说话,只是帮她把台灯调亮了些——那盏台灯的灯泡还是去年换的,暖黄色的光,刚好能照亮整个错题本。
“是文学社的周学姐!”苏晴的声音拉回了晓雨的思绪,“就是帮你改稿子的那个学姐,她现在在市一中,今天特意回来看誓师!”晓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错题本差点掉在地上——她上次投稿成功后,学姐就毕业了,只在微信上偶尔聊几句,没想到学姐会特意回来。
操场上的人渐渐多了,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排着队,像一条条流动的蓝白色河流。班主任李老师走过来,手里拿着叠红色的誓师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印着“百日冲刺,不负韶华”。“晓雨,苏晴,你们俩等会儿站第一排,宣誓的时候声音大点,给自己打气!”李老师把两张卡片递过来,指尖在晓雨的错题本上顿了顿,“这本子都快被你翻烂了,等考完试,可得好好保存着,以后看都是回忆。”
晓雨接过卡片,红色的卡纸边缘有点扎手,上面的字迹是李老师手写的,遒劲有力。她想起第一次月考后,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也是这样拿着她的错题本,一道一道讲错题,说“晓雨,你不是笨,是没找到方法,再坚持坚持,肯定能行”。那时候她还觉得,年级前二十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可现在,她不仅冲进了前二十,还敢在文学社里投稿,甚至期待着能考上学姐所在的市一中。
“誓师大会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的声音,操场上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风刮过梧桐枝的“沙沙”声。校长走上国旗台,手里拿着个旧笔记本,封面是棕色的,看起来用了很多年。“同学们,今天站在这里,我手里的笔记本已经陪了我十五年,里面记着每一届学生的故事——有熬夜刷题的,有因为模考失利哭鼻子的,但最后,他们都凭着一股劲,走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校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在操场上回荡,晓雨的手指紧紧攥着誓师卡片,卡片上的字迹硌得手心有点疼。
她突然想起上周模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还是没做出来,她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眼泪差点掉在错题本上。苏晴过来拍她的肩膀,把自己的错题本递过来,说“你看,我这道题也错了三次,咱们一起改”。那天晚上,她们在教室里待到七点多,台灯把两人的影子叠在错题本上,像两个互相支撑的小战士。
“接下来,有请学生代表,市一中高一学生周雅琪发言!”主持人的声音刚落,晓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上国旗台——浅棕色的长发,穿着市一中的蓝白校服,正是周学姐。学姐手里拿着张稿纸,却没有看,只是笑着看向台下的九年级学生:“去年这个时候,我也站在这里,抱着厚厚的复习资料,觉得100天好长,又好短。那时候我总担心,自己考不上想去的学校,也怕再也没机会跟文学社的学弟学妹一起改稿子。”
学姐的目光扫过操场,最后落在晓雨这边,轻轻眨了眨眼:“但后来我发现,每一个在台灯下写满的错题本,每一次因为弄懂一道题而开心的瞬间,都是在为自己的目标铺路。就像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学妹,她写的文章里有句话我很喜欢——‘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见,是为了让自己不后悔’。”
晓雨的心跳突然加速,学姐说的那句话,是她上次投稿时写在稿纸末尾的,当时学姐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红圈。原来学姐一直记得,原来那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真的会被人看见。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昨天晚上学姐还发微信问她“誓师紧张吗?加油”,当时她还回复“有点怕”,现在却觉得,心里的那点害怕,慢慢变成了往前走的勇气。
“现在,请全体九年级同学举起右拳,跟着我宣誓!”李老师的声音响起,晓雨和苏晴一起举起右拳,手臂有点酸,却举得笔直。“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百日冲刺,不负韶华;脚踏实地,逐梦前行;父母为我骄傲,母校为我自豪!”
几百人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晓雨的声音有点发颤,却格外用力。她看着前面苏晴的背影,苏晴的马尾辫随着宣誓的动作轻轻晃,帆布包上的小老虎铃铛叮当作响;她看着国旗台上的学姐,学姐也举着右拳,笑着看向她们;她还想起了远在外地的陈阳,去年陈阳转学的时候,跟她说“我们高中见,到时候我还要听你讲文学社的故事”。
宣誓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操场,晓雨和苏晴留在最后,帮李老师收拾誓师卡片。“晓雨,你看!”苏晴突然指着晓雨的错题本,本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张便利贴,上面是学姐的字迹:“市一中的文学社等你来,加油!”便利贴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和苏晴之前在她笔记上画的一模一样。
“学姐刚才偷偷塞给我的,怕你没看见。”李老师笑着说,“她还跟我说,你是个有灵气的孩子,不仅学习努力,写东西也有温度,一定要坚持下去。”晓雨捏着那张便利贴,指尖蹭过上面的小太阳,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原来从图书馆里那本旧童话书开始,学姐就一直在默默鼓励她,从投稿到誓师,从文字到梦想。
走回教室的路上,晓雨收到一条微信,是陈阳发来的,附带一张照片——照片里是陈阳所在学校的百日誓师横幅,下面配着文字:“晓雨,我在这边也宣誓了,咱们高中见,到时候我还要看你写的文章!”晓雨笑着回复“好,一定”,手指在屏幕上敲字时,阳光刚好透过梧桐枝的缝隙,落在手机屏幕上,暖融融的。
回到教室,晓雨把学姐的便利贴贴在错题本的第一页,旁边写上“100天目标:市一中文学社”。苏晴凑过来,在她的目标下面画了个小老虎,说“加上我的幸运符,肯定能实现”。晓雨看着错题本上的字和图案,突然觉得,那100天的倒计时,不再是压在心头的石头,而是照亮前路的灯——每多努力一天,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午休时,晓雨趴在书桌上,翻开错题本,开始整理今天的错题。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错题本上,把红色的“冲刺”两个字照得格外醒目。她想起校长说的“每一个熬夜的夜晚都不会白费”,想起学姐说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不后悔”,想起陈阳的“高中见”,还有苏晴的小老虎幸运符。
原来所谓的“坚定决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身边人的鼓励,是自己一次次不放弃的努力,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慢慢拼凑起来的。晓雨拿起笔,在错题本上写下今天的日期,后面跟着一句话:“100天,加油,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那些期待的目光。”
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像在为未来的自己,写下最坚定的承诺。窗外的梧桐芽又长高了一点,在阳光下轻轻晃,像在为她加油。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