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易战之谶语 > 第九章 雾锁江南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青国历一八二二年的江南行省,秋意本该是温润的。

    可这一年的秋,却裹着一层湿冷粘腻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运河两岸黛瓦白墙的屋脊上,压在穿梭于水道、载满丝绸茶叶瓷器的乌篷船顶,也压在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心头。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甜香,初闻似上好的檀香混着陈年普洱,细嗅之下,却又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令人隐隐作呕的腐败腥气。

    这香气如同无形的蛛网,从码头苦力们蜷缩的窝棚,悄然蔓延至深宅大院紧闭的雕花门窗之后。

    “福禄烟……” 一个蹲在临河镇码头石阶上、等着卸货的枯瘦老纤夫,贪婪地吸了吸鼻子,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离的光,对着身旁同样面黄肌瘦的同伴低声嘟囔,“老李头昨儿吸了一口,说骨头缝里的酸疼全飞了,跟神仙似的飘……就是贵,贵得要命!”

    同伴警惕地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嘘!要命的玩意儿!你没见东街张记绸缎庄的少奶奶?以前多水灵个人儿,如今瘦得脱了形,眼窝陷得能放铜钱!整天躺在烟榻上,离了那口烟,比鬼哭还瘆人!”

    议论声被运河上货船沉闷的汽笛和船工粗粝的号子掩盖。

    没人留意,几艘吃水极深、挂着“东南茶庄”旗号的商船,正缓缓驶入内河码头。船身吃水线压得极低,显然满载着沉重的货物。船刚靠稳,一箱箱贴着“上品闽茶”、“景德贡瓷”封条的货箱便被苦力们扛下船,迅速装上早已等候的马车。几个穿着体面绸衫、眼神却透着精明的商人,正与码头税吏低声谈笑,几锭沉甸甸的雪花银悄无声息地滑入税吏宽大的袖口。税吏脸上堆起谄媚的笑,草草翻看了几眼货单,便挥手放行。

    马车辘辘驶离喧嚣的码头,穿过繁华的街市,最终消失在城西一片高墙深院、戒备森严的巨大货栈深处。厚重的包铁木门在马车进入后迅速关闭,隔绝了外界的目光。货栈内,方才还一脸精明的商人们瞬间敛去笑容,神色肃穆。撬棍撬开“贡瓷”箱的封条,掀开覆盖的稻草,露出的并非光洁的瓷器,而是一块块用油纸包裹严实、黝黑似土膏、散发着浓烈奇异甜香的块状物!福禄烟!而“上品闽茶”箱的底层,赫然压着一排排乌黑锃亮的燧发火枪!

    甜腻的毒雾,裹挟着冰冷的杀机,正无声无息地渗入江南的膏腴之地。

    十月初九,寒露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笼罩了长江入海口附近的郑家坳渔村。雾浓得化不开,白茫茫一片,十步之外不辨人形。海风也停了,连平日里永不停歇的海浪声都变得沉闷而遥远。整个村子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当浓雾终于在三天后一个阴沉的午后被凛冽的北风吹散,眼前呈现的景象,让闻讯赶来的县衙差役当场呕吐瘫软。

    郑家坳,这个曾经宁静的、飘着淡淡鱼腥和炊烟气息的小渔村,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修罗地狱。断壁残垣浸泡在尚未干涸的暗红色血泊里,烧焦的木梁和芦苇冒着缕缕残烟,散发出皮肉焦糊的恶臭。村道上、屋舍里、滩涂边……横七竖八倒伏着村民的尸体。男人大多被开膛破肚,肠子流了一地;女人衣衫破碎,身上布满青紫和刀痕,死状凄惨;老人蜷缩在墙角,头颅被砸得稀烂;最令人不忍卒睹的是那些孩童,小小的身体像破布娃娃一样被随意丢弃、践踏,有的甚至被利刃钉在自家门板上!整个村子找不到一具囫囵尸首,浓烈的血腥和尸臭混合着海风的咸腥,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毒瘴。盘旋的乌鸦发出刺耳的聒噪,如同死神的狞笑。

    三百一十七口!县衙的仵作最终报出这个令人心胆俱裂的数字。郑家坳,鸡犬不留!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裹挟着无边的恐怖,瞬间席卷了整个江南行省!是什么人如此凶残?是海寇?是流匪?还是……地狱爬出的恶鬼?

    神捕刘老五和小易,是在屠村惨案发生五天后,顶着江南臬司衙门无数双惊恐、期盼又隐含猜忌的目光踏入郑家坳的。刘老五依旧裹着他那身洗得发白、似乎永远带着洗不净的血腥与海腥混合气味的玄色布袍,脸上自生佛寺留下的那道贯穿左颊的狰狞疤痕在惨淡的天光下更显阴鸷。他浑浊的毒眼扫过这片人间地狱,没有丝毫波澜,如同在看一片寻常的废墟。小易跟在他身后,胃里翻江倒海,脸色惨白如纸,空气中浓烈的死亡气息让他几乎无法呼吸,倭寇岛和生佛寺的血色记忆再次翻涌上来。

    刘老五如同一条经验丰富的老猎犬,沉默地在废墟和尸骸间穿行。他蹲下身,用短匕的刀尖刮下木桩上早已凝固发黑的血痂,凑到鼻尖仔细嗅闻;他翻看尸体上深可见骨的刀口,用手指丈量创面的角度和深度;他捻起滩涂上凌乱脚印旁的泥土,在指尖搓揉。他的动作精准、冷酷,不带一丝多余的情感。

    “不是寻常海匪。” 刘老五的声音嘶哑,打破死寂,“刀口窄而深,入骨干脆,是倭寇惯用的‘野太刀’。部分尸体口鼻有黑紫色淤血,眼睑青紫,死前有剧烈抽搐迹象……像是中了毒烟。”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滩涂尽头几处被刻意掩埋、却仍显突兀的灰烬堆,“烧毁的,是船。不止一艘,看灰烬分布,至少有五六条快船在此靠岸、卸人、然后焚毁灭迹。手脚很干净。”

    他走到村东头一处相对完好的石屋前。这里曾是村里的祠堂,如今门户洞开,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被砸得粉碎。地上有一大片尚未完全干涸的、呈喷射状的大片暗褐色血迹,一直延伸到墙角一堆散乱的渔网下。血迹旁,散落着几个踩扁了的、用油纸包裹的黑色小块,散发着那熟悉的、令人作呕的甜腻异香——福禄烟!

    “这里发生过激烈抵抗,至少死了十几个人,围攻一方也付出了代价。” 刘老五指着血迹分布,“血迹喷溅方向杂乱,围攻者众多。最终抵抗者退至墙角……被乱刀分尸。” 他走到那堆渔网前,用刀鞘缓缓拨开。

    渔网下,并非预想中的残肢断臂,而是一个蜷缩成一团、浑身是血、几乎与血污和渔网融为一体的男人!他还有微弱的呼吸!

    “活的!” 小易失声惊呼。

    那男人正是郑云龙。他像一头濒死的野兽,被拖出渔网时,发出无意识的**。他身上的伤口纵横交错,深可见骨,有些地方已经化脓溃烂,散发出恶臭。脸上布满凝结的血污和污泥,只有一双眼睛,在污垢下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眼神涣散,充满了极致的痛苦和一种深入骨髓的惊悸。

    更让人心头剧震的是,他一只枯瘦如柴、沾满黑红血污的手,正死死地捂在胸口破烂的衣襟内!仿佛那里藏着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水……拿水来!” 刘老五低喝。

    清水小心地润湿郑云龙干裂出血的嘴唇。他喉结艰难地滚动,发出一连串破碎、嘶哑的音节,如同砂纸摩擦:“鬼……海鬼……好多……刀……好快……烟……黑烟……吸进去……浑身没力……咳……咳咳……”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带出黑色的血块。

    “他们找什么?” 刘老五的声音冰冷,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直刺郑云龙混乱的意识核心。

    郑云龙涣散的眼神猛地一缩,仿佛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他那只捂着胸口的手骤然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惨白,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漏气般的嘶鸣,充满了无边的恐惧和刻骨的仇恨!

    “图……他们要图……” 他艰难地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沫,“……我爹……我爹是……老船把头……给……给水师……带过路……画……画过……”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开始涣散。

    刘老五猛地俯身,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死死盯住郑云龙那只死死捂着胸口的手!他不再犹豫,枯瘦却有力的手指,如同铁钳般,猛地掰开了郑云龙那只紧握的、冰冷僵硬的手!

    一张被揉搓得不成样子、浸透了暗红与黑褐血污、边缘已经破烂的厚实牛皮纸,从郑云龙敞开的衣襟里露了出来!

    刘老五小心翼翼地将那张黏腻冰冷的纸抽出来,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缓缓展开。

    纸上的墨迹被血水晕染得有些模糊,但依旧能清晰地辨认出,这是一幅极其详尽的手绘地图!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礁石、密如蛛网的河流水道……甚至许多极其隐秘、连最新官方海图都未曾标注的暗礁、浅滩、小型避风锚地,都一一在列!更触目惊心的是,地图上用醒目的朱砂,清晰地标注着沿海各处卫所、水寨、烽燧的位置,以及……几处用特殊符号标记、显然代表着驻军数量、换防时间等核心机密的区域!

    这是一幅关乎整个江南海防命脉的军事布防图!郑家坳三百多条人命,竟是为它而灭!

    郑云龙的身体猛地一挺,如同离水的鱼,喉咙里发出最后一声嘶哑的、不成调的呜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那双涣散的眼睛,死死盯着刘老五手中的血图,瞳孔深处最后一点光芒骤然熄灭。头,无力地歪向一边。

    他死了。用最后一点残存的生命,守住了这张染满全村人鲜血的地图。

    刘老五缓缓卷起那张沉甸甸的、仿佛还带着郑云龙体温和所有死者怨念的血图,贴身藏好。他脸上那道疤痕剧烈地抽搐着,浑浊的毒眼中翻涌着比江南阴霾更沉的寒冰。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血腥的废墟,最终定格在滩涂上那几堆焚船留下的灰烬上。

    “查!那些船,烧之前是什么样子!灰烬里,给老子一寸寸地筛!”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决绝。

    接下来的日子,刘老五如同化身为一台冰冷精密的机器,循着郑云龙用命换来的血图和屠村现场的蛛丝马迹,将触角伸向江南错综复杂的官场、商路和隐秘的水道网络。

    那些被焚毁的快船残骸,在灰烬深处被经验丰富的老船工辨认出了独特的建造工艺——船肋更密,龙骨接榫处有加固铁箍,船板内层刷着一种特殊的、混合了桐油和某种西境才有的靛蓝染料的防水涂料。这不是普通渔船或商船,更非倭寇惯用的船只,而是……西境水师用于内河与近海巡逻的快哨船!

    福禄烟的源头,也被刘老五以铁血手段撬开。

    几个在码头上偷偷贩卖“黑糖膏”(福禄烟的隐语)的地头蛇被秘密抓捕,臬司衙门最阴森的水牢里,很快就响起了非人的惨嚎。线索如同剥茧抽丝,最终指向了城西那家挂着“东南茶庄”幌子、背景深厚的巨大货栈,以及频繁往来于江南与西境之间的几支大型商队。

    商队明面上运送茶叶、瓷器,暗舱里却塞满了黝黑的福禄烟和冰冷的火枪!而负责沿途“打点”的,赫然有布政使司衙门的印章和提督府签发的特别通行令!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一个被刘老五在追捕中击伤、藏匿于运河花船上的倭寇小头目。

    当刘老五如同索命阎罗般踹开舱门时,那倭寇头目正因刀伤溃烂而高烧呓语,手里死死攥着一个绣工精致的、用来装福禄烟的锦囊。

    锦囊的角落,用金线绣着一个细小的徽记——一只盘踞在山峦之上的黑鹰!这正是西境大将军府的私徽!

    “山……山口大人……和……和西边的‘黑鹰’……交易……”倭寇头目在剧痛和恐惧中断断续续地吐露,

    “福禄烟……火枪……换……换我们的珊瑚……还有……还有‘图’……郑家坳……是……是‘黑鹰’的人……带的路……船……也是他们……给的……”

    所有线索,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西境大将军,这个手握重兵、雄踞帝国西陲的封疆大吏,为了攫取暴利并削弱朝廷对江南的控制,竟与倭寇头目山口勾结!

    他提供军船、泄露海防机密、甚至动用关系为福禄烟和军火走私保驾护航!

    而代价,是倭寇劫掠来的珍贵珊瑚玛瑙,以及……用福禄烟和火枪,在江南乃至整个帝国腹地,埋下混乱和衰败的种子!

    郑家坳的滔天血案,不过是这庞大黑幕下,一次冷酷的灭口和嫁祸!

    奏报,连同那张染血的布防图、倭寇头目的口供画押、查获的福禄烟样本、以及西境军船特有的船板涂料残渣,被以最严密的方式送入帝都。

    紫宸殿的龙涎香依旧沉郁。新帝独自坐在御案后,手中拿着那份字字泣血、图穷匕见的奏报副本。

    窗外是帝都初冬阴沉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宫墙的琉璃瓦顶。

    他久久凝视着奏报上“西境大将军”那几个刺眼的名字,手指在光滑冰冷的紫檀木御案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单调而沉闷的轻响。

    御书房厚重的门被无声推开。刘老五垂手肃立,玄色布袍仿佛吸尽了殿内所有的光。

    他脸上那道疤痕在阴影里像一条僵死的蜈蚣。

    倭寇岛的血、生佛寺的枪伤、郑家坳冲天的怨气,似乎都沉淀在他浑浊的眼底,凝结成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倭寇凶残,屠戮我子民,罪不容诛。” 新帝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得不带一丝涟漪,如同在诵读一份无关紧要的邸报,“着江南水师、沿海卫所,即日起全力清剿,犁庭扫穴,务求根绝!凡通倭资敌者,无论官绅商贾,查实即斩,以儆效尤!”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奏报上“西境”二字,如同看着一块滚烫的烙铁,“至于……西境边陲,胡虏屡有异动,正值用人之际,边帅……不可轻动。”

    刘老五的头颅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胸膛。

    殿内死寂,只有更漏滴水的声音,一滴,一滴,敲在凝固的空气里。他宽大袍袖下的手,指节捏得死白,手背上那道自生佛寺留下的旧伤疤隐隐作痛。

    郑家坳孩童被钉在门板上的小小身体,倭寇头目呓语中“黑鹰”的徽记……无数画面在他脑中疯狂冲撞,最终却只化为喉间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微不可闻的喘息。

    “臣……”

    刘老五的声音嘶哑干涩,如同锈蚀的齿轮在强行转动,

    “……明白。倭寇屠村,证据确凿,首恶当诛。此案……人赃并获,涉事奸商、地方蠹吏,已按律锁拿,就地正法!至于……”

    他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其他牵连,皆系倭寇构陷攀诬,查无实据。臣……已处置妥当。”

    “嗯。” 新帝轻轻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

    他拿起那份奏报正本,缓步走到御书房角落那尊錾刻着蟠龙纹的紫铜火盆前。

    盆内,银霜炭烧得正旺,跳跃的火光映着他明黄常服的下摆,也映着他毫无表情的侧脸。

    手腕轻轻一抖。

    那份承载着郑家坳三百多条冤魂、浸透了孩童鲜血、凝聚着西境通敌卖国铁证的奏报,连同那张用全村性命换来的、墨迹与血污交织的布防图,如同一片深秋的枯叶,打着旋儿,轻飘飘地落入了熊熊烈焰之中。

    橘红色的火舌猛地窜起,带着贪婪的嘶鸣,瞬间将它们紧紧缠绕、吞噬!纸张在高温下迅速蜷曲、焦黑,化为片片带着火星的飞灰;

    牛皮图纸上的墨线与血痕在烈焰中扭曲、模糊,最终发出滋滋的轻响,化作一缕缕带着异味的青烟,袅袅上升,消散在御书房雕梁画栋、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穹顶之下。

    火光跳跃,映照着新帝深不可测的眼眸,也映照着刘老五低垂的、如同石雕般凝固的脸。

    殿外,一阵凛冽的北风卷过空旷的广场,发出呜咽般的呼啸,仿佛无数枉死的魂灵在宫墙外绝望地徘徊、哭号。

    那风中,似乎还残留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湿润的泥土气息,以及一丝……

    福禄烟那甜腻到令人作呕的异香。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