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野娇凤逆天改命录 > 第23章:尺素传心​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在高三这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中,时间被切割成以周、以天、甚至以小时为单位的冲刺。每一个黎明与深夜的交替,都伴随着试卷的堆积和知识点的反复咀嚼。在这令人窒息的节奏里,有一个时刻,像暗夜中固定亮起的灯塔,短暂地照亮姜凌霜疲惫的航程,也深深刺痛着她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那就是每月中旬,收到大哥汇款单和家信的日子。

    这通常是一个普通的午后,第二节课后短暂的休息时间。当传达室的老大爷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在教室门口响起:“高三一班姜凌霜,拿信!” 这一刻,无论凌霜正在埋头演算多么复杂的公式,或是背诵多么冗长的课文,她的整个世界都会瞬间静止。

    心脏会先于意识猛地收缩一下,随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撞击着胸腔,发出沉闷的回响。她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快步走向教室门口。那几步路,仿佛格外漫长,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混合着一种期盼与恐惧交织的复杂情绪。

    从老大爷那双布满老年斑、却传递着远方温度的手中接过那封薄薄的信件和一个略厚的、印着绿色条纹的汇款单时,她的指尖会微微发颤。信封是那种最便宜的白皮信封,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有些皱巴巴,边角甚至可能沾着些许污渍。汇款单则相对挺括,上面用复写纸清晰地印着汇款金额和大哥那熟悉的、略显潦草的字迹。

    这每月一次的“仪式”,是她与那个远在千里之外、支撑着她全部世界的唯一连接。然而,这份连接,带来的从来不是单纯的喜悦,而是一种混合着深切思念、沉重愧疚和巨大压力的复杂心酸。

    她不会立刻拆开,而是紧紧攥着信件和汇款单,快步走回座位,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塞进书包最里层的夹袋,紧贴着她视若珍宝的课本。接下来的半节课,她会变得有些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声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遥远。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那封信里,飞到了南方那个闷热嘈杂的工地,飞回了鸡鸣岭下那个清贫却让她魂牵梦萦的家。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她不会像往常一样立刻冲向食堂或图书馆,而是找一个最安静的角落——有时是操场看台最偏僻的一角,有时是实验楼后无人经过的小树林,更多时候,是等到夜深人静,宿舍熄灯后,她蜷缩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才敢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小心翼翼地拆开那封家信。

    信,通常有两封,一封是大哥姜凌风写的,另一封是妹妹凌雪和弟弟凌宇合写的。

    先打开大哥的信。信纸是那种最廉价的、泛黄粗糙的纸张,字迹因为长期握持沉重工具而显得有些笨拙和用力,每一笔都仿佛带着工地的尘土和汗水的气息。信的内容,几乎千篇一律地遵循着“报喜不报忧”的模式:

    “霜妹,见字如面。哥这边一切都好,活不累,工头很照顾,伙食也比以前好了,每顿都能见到点荤腥。钱已汇出,你安心读书,别省着,该吃吃,该喝喝,身体最要紧。家里一切都好吧?小雪小宇听话吗?你学习紧张,别太挂念家里,有哥在呢……”

    他总是极力描绘着一幅“顺利安康”的图景,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抹去所有艰辛的痕迹。但凌霜却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截然不同的信息:那比上月又多出几块钱的汇款额,意味着他又不知熬了多少个夜班,多扛了多少包水泥;那字迹偶尔的颤抖和模糊,或许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手腕酸痛;信纸边缘偶尔沾染的一小块暗褐色污渍,像极了干涸的血迹,让她心惊肉跳;还有那反复叮嘱的“别省着”、“身体要紧”,恰恰暴露了他对她处境的深切担忧和自己无法在身边照顾的无奈。这薄薄的两页纸,承载的是大哥用青春和健康为她换来的、沉甸甸的未来。

    接着是凌雪和凌宇的信。凌雪的字迹比以前工整了许多,一撇一捺都透着认真。她会详细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得了几个“优”,被老师表扬了几次,字里行间充满了“要向姐姐学习”的劲头。她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叮嘱凌霜:“姐,你一个人在外面要按时吃饭,晚上别学太晚,会伤眼睛的。我和小宇都很想你。” 信的末尾,总会画上一个笑脸。而凌宇的信,依旧以图画为主。他用铅笔稚嫩地画着家里养的那条老黄狗,画着屋顶的炊烟,画着想象中姐姐穿着漂亮裙子、背着书包上大学的样子,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想姐姐”、“加油”。

    这些来自弟妹的信,像一股温润的清泉,瞬间冲刷掉她积压已久的疲惫和委屈。看着那些稚拙的笔画和充满依赖的语句,她的眼眶总会不由自主地湿润。她仿佛能看到凌雪在灯下认真写字的小模样,看到凌宇趴在地上专心画画的侧影。他们是她在世上最柔软的牵挂,也是她必须变得强大的最坚硬的理由。

    这些远方的尺素,是她坚持下去最温暖、也最沉重的动力。在无数个被难题逼到墙角、被疲惫淹没到几乎窒息的深夜里,她会偷偷拿出这些被摩挲得有些发软的信纸,就着微弱的光线,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大哥潦草的字迹,妹妹工整的汇报,弟弟稚嫩的涂鸦,每一个字、每一笔划,都像一颗颗火种,重新点燃她几近熄灭的斗志,为她注入继续前行的力量。她仿佛能从中听到亲人的叮咛,感受到他们的期盼,这让她知道自己并非独自在黑暗中跋涉。

    她很少回信。买邮票和信纸对她来说是一笔需要斟酌的开销,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实在挤不出哪怕半小时的完整时间,来组织语言,倾诉心事。她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像被拧紧的发条,全部投入到了无止境的学习中。而且,她不知道该写什么。报喜?她的生活除了学习便是清苦,何喜可报?报忧?她绝不能让他们担心。于是,她选择将千言万语埋藏在心底。

    但她会在心里,对着南方,对着鸡鸣岭的方向,一遍又一遍地默默回应:

    “哥,你放心,我会拼命努力的,绝不会让你和大家的辛苦白费。”

    “小雪,小宇,姐姐很好,你们也要乖乖的,等姐姐的好消息。”

    这无声的承诺,比任何写在纸上的誓言都更加沉重和坚定。它将远方的牵挂,化作了她笔尖下永不停歇的沙沙声,化作了她挑灯夜战时眼中不灭的火焰。家书抵万金,对她而言,这些浸透着亲情与牺牲的尺素,是比万金更珍贵的、支撑她走过漫漫长夜的唯一光亮。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