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 第92章 高效务实的文件审批能力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几乎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陈捷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上一世,见过太多因为征地拆迁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恶性群体事件,也见过太多基层干部,因为害怕担责,而简单粗暴地动用警力,最终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惨痛教训。

    这种情况,得先把所有问题全部摸透,才好对症下药。

    陈捷合上文件,抬头看向李文军,问道:

    “李主任,红星村这次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是按照哪个文件来执行的?市里有没有统一的指导价?”

    “村民们主要的不满点是什么?是觉得补偿总额低了,还是觉得补偿款的发放不透明,不公平?”

    “负责这次征地工作的同志,有没有挨家挨户地,把政策给村民们讲清楚,说明白?有没有认真听取过他们的诉求?”

    “他们这次上访,组织者是谁?主要诉求是什么?有没有提出一些具体的、可以商量的条件?”

    这一连串问题,问得李文军脑子懵懵的,完全跟不上陈捷的思路。

    作为党政办主任,他只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对于征地这种具体的业务工作,他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他只知道,派出所打了报告要钱,理由是村民要闹事。

    “这个……陈镇长,具体情况,我……我不太清楚,要不,我让征地办的同志和派出所的同志,来跟您当面汇报一下?”李文军结结巴巴地说道。

    “不用了。”陈捷摆了摆手。

    看到李文军的表现,他就能大致猜到,这又是一次典型的、因为前期工作粗糙、沟通不畅、甚至是权力寻租而导致的基层矛盾。

    而某些部门,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化解矛盾,而是如何用最简单省事的方式,去“摁住”矛盾。

    陈捷拿着这份申请报告,想了想,没有做任何批示。

    “好了,李主任,你先出去吧,把剩下的文件都留在这里,我今天上午,把它们全部处理完。”陈捷指了指桌上那座小山似的文件堆说道。

    “全……全部处理完?”李文军以为自己听错了,“陈镇长,这可有好几十份文件呢,您……您看得过来吗?”

    “没关系,你先去忙吧。”陈捷笑了笑,没有再多解释。

    李文军怀着满腹的震惊与疑惑,退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陈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有些微凉的茶水,然后,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堆积如山的文件。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对于别人而言,这是一堆枯燥、繁琐、甚至充满了陷阱的公文。

    但对于拥有两世记忆和顶级智囊机构历练的陈捷而言,这,就是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战场。

    陈捷拿起第三份文件。

    这是一份来自镇文化站的报告,申请五十万元资金,用于在镇中心广场上,修建一座大型的、带音乐喷泉的“和谐文化主题雕塑”,以提升安宜镇的文化品位。

    陈捷看着这份包装精美、辞藻华丽的报告,微微摇头。

    面子工程。

    他拿起笔在上面批示,批示内容是先肯定对方的动机,然后指出了其方案的弊病,并为对方指明了下一步正确的工作方向。

    有理有据,有破有立,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捷放下这份文件,又拿起了第四份文件。

    这是镇城建所提交的一份关于“镇区主干道白改黑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计划将原来水泥路面的主干道,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总投资预计超过两千万元。

    陈捷仔细地看完了报告。

    报告本身做得非常专业,从技术参数到工程预算,都无可挑剔。

    但他却在报告末尾,用笔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了一行批示:

    “方案总体可行,但请城建所补充论证一个问题:我镇地下管网(包括供水、排污、燃气、电力、通信)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无大规模升级改造计划?”

    “道路白改黑,是好事,但不能‘前脚刚铺好,后脚就开膛’。必须将路面改造工程,与地下的管网升级工程,进行统筹规划,一次性施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

    “请城建所联合水务、电力、通信等相关单位,拿出一份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综合改造方案后,再提交政府办公室审议。”

    这份批示,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了单个项目本身,进行系统性、前瞻性思考的宏观规划能力。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陈捷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笔,在文件上飞快地移动着,时而圈点,时而批注。

    对于那些真正有利于安宜镇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合理申请,他大笔一挥,果断批准,并且,还常常会在后面,附上一些更具建设性、更具前瞻性的补充建议。

    对于那些夹带私货、动机不纯、或者华而不实的无理要求,他则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以不容置疑的逻辑,予以驳回。

    陈捷的每一份批示,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

    那里面,有对政策的深刻理解,有对民情的深切关怀,有对未来的深远谋划,更有对下属工作的一种无形的、高水平的指导。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午。

    办公室的门,被再次轻轻敲响。

    是李文军。

    他手里端着一个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陈镇长,已经十二点了,我给您从食堂打了份饭,您先歇会儿,吃点东西吧。”李文军看着依旧在埋头批阅文件的陈捷,轻声说道。

    陈捷这才如梦初醒般地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谢谢你,李主任,你先放那儿吧。”

    陈捷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指了指桌上那两摞泾渭分明的文件:

    “这些,是已经批完的,左边这摞是同意的,右边这摞是需要退回或者补充材料的,每一份上面,我都有详细的批示意见。”

    李文军的目光,落在那两摞文件上,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全……全都批完了?

    这才一个上午啊!

    他走上前,难以置信地拿起其中一份文件,那正是文化站申请修建雕塑的报告。

    当他看到陈捷那份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还带着几分不留情的批示意见时,暗暗心惊,这批示文件的内容,甚至比原镇长东城书记还要专业和高级许多。

    他又飞快地翻阅了其他几份文件。

    无论是对各种申请的巧妙转化,还是对城建所工程的前瞻性补充,陈捷的每一份批示,都像是一件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闪耀着智慧与格局。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