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当陈捷将这一章节的初稿,发给李响看时,他在宿舍里呆坐了足足半个小时,然后给陈捷发来一条短信:“哥,你这篇东西要是发出去,国内的法理学界,怕是要地震了。”
陈捷看到短信后,只是笑了笑,没有回复。
搞定了最核心的理论武器,陈捷又开始了下一步布局。
光有理论还不够,答辩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同样至关重要。
正式答辩委员会,通常由五位教授组成,除了指导老师和钱卫东,还有另外三位。
陈捷通过林薇的关系网,很快就拿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初步拟定名单。
名单上,除了钱卫东,还有两位思想比较开明、对现实问题很关注的中年教授,以及一位即将退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陈捷的目标,就是要在答辩开始前,争取到这三位的同情分。
他没有直接去拜访这几位教授,那太刻意,也太容易落人口实。
陈捷选择了一种更聪明、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他将自己论文中,关于“基层治理”和“司法改革”的两个章节,单独摘了出来,分别投给了由那两位中年教授担任编委的两个法学类学生期刊。
投稿时,他特意在邮件里注明,自己是燕大法学院本科生陈捷,这篇稿件是自己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因为对两位老师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钦佩,所以斗胆投稿,希望能得到老师批评指正。
这一下,就等于是在答辩前,提前将自己的一部分观点,以一种非常谦逊和专业的姿态,送到了两位评委面前。
而对于那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陈捷的办法更绝。
他从林薇那里得知,这位老教授一生最敬佩的学者,就是刚刚在陈捷组织的论坛上大放异彩的罗文博院士。
于是,陈捷给罗老秘书,打了一个电话;
“李秘书,您好,我是燕大法学院的陈捷。”
“哦,陈捷同学啊,罗老还时常念叨你呢,说你组织的那个论坛,水平很高。”电话那头的李秘书语气很客气。
“不敢当,都是罗老和各位前辈提携。”陈捷谦虚了一句,随即转入正题,“李秘书,是这样的,我最近在写毕业论文,遇到了一些困惑,想向罗老请教一个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太打扰他老人家?”
“你说说看,我转达一下。”
“我的论文,是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其中涉及到法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我个人认为,华国法治的合法性,根植于人民的政治认同,这与西方主流规范主义法学,有所不同。”
“但我的这个观点,在学院里引起了一些争议,有老师认为我这是政治学,不是法学。”
“所以,我想请教罗老,法学研究,到底应不应该,能不能,与政治现实相结合?我们青年学子,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是应该坚守象牙塔的纯粹,还是应该直面华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
陈捷没有问自己的论文对不对,而是将问题上升到了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上升到了青年学子的治学道路选择。
这已经不是一个私人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问题。
像罗老这样一生致力于将法学理论与华国实践相结合的大家,听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会感同身受,也一定会做出回应。
果不其然,两天后,法学院内部论坛上,一篇由罗文博院士办公室授权发布的短文,被置顶到了首页。
标题是——《致燕大法学青年学子的一封信》。
信中,罗老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治学经历,他强调,法学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真正的法学大家,必须“植根于华国大地,解决华国问题”。
他痛心疾首地批评了当前学术界一些人“言必称希腊,唯西方马首是瞻”的错误倾向,鼓励青年学子要有勇气,有担当,敢于提出华国自己的理论,构建华国自己的话语体系。
信的最后,罗老特别提到:
“听说最近有同学因为论文选题过于关注现实,而受到了一些非议,我倒认为,这恰恰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的学术研究,如果脱离了国家发展脉搏,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那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这封信,虽然没有点任何人的名,但在法学院内部,却无异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所有人都知道,罗老这是在为那个叫陈捷的学生,公开站台!
一时间,整个法学院议论纷纷。
而始作俑者陈捷,却仿佛没事人一样,依旧每天泡在图书馆,完善着自己的论文,对外界的波澜,不闻不问。
所有的铺垫,都已完成。
接下来,就等着答辩会那天的最后决战。
……
毕业论文答辩日,如期而至。
法学院一间庄严肃穆的会议室里,答辩委员会的五位教授,悉数到场。
院长钱裕民,亲自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这件事也惊动他了,为了确保自己推荐到中央的好苗子不在毕业论文上被人恶意刁难,他不得不来亲自坐镇。
钱卫东坐在钱裕民的下首,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罗老的那封信,他自然也看到了,虽然没有点名,但他感觉自己的脸,像是被人隔空打了一巴掌,火辣辣的。
他心中对陈捷,更多了几分恼怒。
他觉得这个学生,不走正道,竟然用这种盘外招来向自己施压。
好,你不是会借势吗?
今天,我就要在答辩场上,在所有老师面前,用最严谨的学术,把你驳得体无完肤,让你知道,学术终究是靠实力说话的!
陈捷穿着一身笔挺白衬衫,神色从容地走上答辩台。
他先是向各位评委鞠了一躬,然后便开始了论文陈述。
陈捷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一种极其凝练、充满概括力的语言,在短短十五分钟内,将自己论文核心思想清晰地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他的陈述,既有宏大理论框架,又有生动现实案例,其间还穿插着对中西方法理思想的解读,听得在场的几位教授,都暗暗点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