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 第23章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很快,整个办公室就只剩下了陈捷一个人。

    他没有走。

    对于新人来说,考验,才刚刚开始。

    陈捷打开电脑,开始将今天学到的公文格式规定,逐条进行梳理,并结合自己上一世的经验,做成了一份详尽的思维导图。

    晚上八点,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林南东一脸疲惫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份盒饭。

    他看到陈捷还在,明显愣了一下:

    “你怎么还没走?”

    “报告林处,我想再多看一会儿资料,熟悉一下业务。”陈捷站起身,恭敬地回答。

    林南东看着他,又看了看他电脑屏幕上那个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思维导图,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

    “行吧,别太晚。”林南东丢下一句话,便走到自己位置上,开始吃起了盒饭,吃完,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文件,继续工作。

    陈捷看出来了,这位林处长,也是一个工作狂。

    而他要做的,就是比他更能熬。

    在体制内,尤其是核心部门,态度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而肯加班,能吃苦,就是新人展现态度的最好方式。

    这一夜,陈捷一直待到了十一点,在确认林南东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后,他才主动起身告辞:

    “林处,我先回去了,您也早点休息。”

    “嗯。”林南东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陈捷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他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就是看资料,学习。

    从公文格式,到领导讲话稿的遣词造句,再到内部刊物的行文风格。

    他像一个饥渴的学徒,疯狂地汲取着这个顶级写作班子的一切精髓。

    林南东始终没有给他安排任何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冷眼旁观。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依旧对他视而不见。

    但陈捷能感觉到,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完全无视,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

    转机,在第二周的周三下午到来。

    林南东被周主任叫去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回来时,脸色异常凝重。

    他将一份文件重重地拍在桌上,对着办公室里的人喊道:

    “都停一下手里的活儿,紧急任务!”

    “部里要得急,明天上午九点之前,要拿出一份关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汇报材料初稿,五千字左右。”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细微的哀嚎。

    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要拿出一份五千字的初稿,而且是如此重要的主题,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张,你负责政策梳理。”

    “小王,你负责案例分析。”

    “李姐,你负责文字润色。”

    林南东迅速地分配着任务,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压力山大。

    就在这时,陈捷站了起来。

    “林处,”他走到林南东面前,语气温和,“能不能……也给我一个任务?或许,我可以尝试着,帮您搭一个稿子的初步框架?”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看向陈捷。

    一个刚来一周的实习生,竟然敢主动请缨,参与这么紧急、这么重要的稿件?

    而且一开口,就是要搭框架?

    要知道,在一篇大稿子里,搭框架是最核心、最考验水平的工作。

    框架搭好了,其他人往里面填肉就行。

    框架要是歪了,整篇文章都得推倒重来。

    林南东也愣住了,他皱着眉头看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你?你会写这个?”

    “我……可以试试。”陈捷没有说大话,只是谦虚地说道,“我在学校的时候,对基层治理问题做过一些粗浅研究,或许能提供一点不成熟的思路。”

    林南东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钟。

    他现在压力巨大,人手已经用到极限。

    这个实习生,虽然是个生瓜蛋子,但燕大高材生,脑子应该不笨。

    让他试试,就算写得不好,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万一……万一能有点可取之处呢?

    “行!”林南东像是下定了决心,“那你就在旁边听着,我们先碰一下思路,然后你负责把我们的讨论,整理成一个详细的大纲,记住,只是大纲!”

    “是,谢谢林处!”陈捷心中一喜。

    这是林南东给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机会。

    抓住了,他就能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

    抓不住,他就会被彻底打回原形,继续当一个端茶倒水的透明人。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文稿二处的核心笔杆子们,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头脑风暴。

    “我认为,开头必须先引述首长关于社会治理的最新指示精神,这是定调子。”

    “主体部分,要分成三块,第一,是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和成绩,第二,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权责不清、资源不足,第三,是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要实,不能空,我建议提三条: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技术赋能,完善保障机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路的火花不断碰撞。

    陈捷坐在一旁,没有插话,只是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但他记录的,不仅仅是这些人的发言。

    他的大脑,在以一种超高速的方式运转着。

    陈捷将这些碎片化观点,与自己脑海中,来自未来几十年后,关于基层治理的成熟理论体系,进行着迅速的融合、重构、提炼。

    一个小时后,讨论结束。

    林南东看着自己白板上乱七八糟的关键词,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对陈捷说道:

    “听明白了吗?去吧,把我们刚才说的,整理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大纲,尽快给我。”

    “好的,林处。”陈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将整个文章的结构,从标题,到引言,到每一个分论点,再到结尾,完整地演练了一遍。

    半个小时后,他睁开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

    陈捷拿过一张稿纸,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半个小时后,一份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标题惊艳的详细提纲,摆在了林南东的面前。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三治融合——关于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林南东只看了一眼标题,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