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王伦的新政,像一块砸进死水潭的大石头,在梁山泊激起了层层浪花。只是这浪花,多半是喽啰们怨声载道的唾沫星子,以及几位头领消化不良的嗝儿。首先是“业绩点”制度。想法是美好的,让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但执行起来,王伦才深刻理解了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喽啰里面有个叫李老六的,是个积年的老油子,平日里偷奸耍滑、磨洋工是一把好手。新政一出,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带着几个跟他一样滑头的弟兄,专挑那些看起来家底薄、护卫弱的小商队下手,每次“出勤”都“圆满”完成,抢回来的东西不多,但胜在稳定,功绩点积少成多,第一个月结算,他的名字居然赫然排在奖励名单的中游!
反倒是杜迁手下几个实心眼的憨货,憋着劲儿想干票大的,盯上了一支看起来油水足的商队,结果碰上了硬茬子,对方请了镖师,不仅没抢到东西,还折了两个弟兄,灰头土脸地回来,功绩点扣成负数,还得倒贴伙食费。
杜迁气得哇哇叫,提着朴刀就要去找李老六“理论理论”,被王伦好说歹说拦下了。
“寨主!你看看!这他娘叫什么事!老实人吃亏,滑头鬼得意!俺老杜咽不下这口气!”杜迁黑脸上涨得通红,唾沫星子差点喷王伦一脸。
王伦也是哭笑不得,他想起以前大学里小组作业,好像也是这么个情况。他揉着太阳穴,对杜迁和闻讯赶来的朱贵、宋万解释道:“此乃制度漏洞,需打补丁……呃,需完善之。”
他赶紧召集人手,给“业绩点”制度打上了第一个补丁——引入“任务难度系数”和“风险评估”。打劫武装商队和抢掠乡下老财,获得的功绩点基础值完全不同,并且需要提前报备,由朱贵的情报网初步评估风险。同时,对于李老六那种“刷单”行为,增加了“单次收益下限”和“团队协作评分”,避免有人出工不出力,纯靠次数堆积分。
李老六等人的小聪明瞬间没了用武之地,看着新规直嘬牙花子,暗骂寨主这读书人肚子里弯弯绕真多。而杜迁手下的憨货们,虽然上次失败了,但因为他们挑战的是高难度目标,王伦特地给了个“勇于尝试奖”,扣的功绩点减半,算是安抚。
这一番操作,看得杜迁、宋万眼花缭乱,朱贵却是暗暗点头,觉得寨主这法子,虽然繁琐,但确实越来越像个样子了。
其次就是“标准化流程”和“思想教育课”了。
王伦试图把打造兵器和修补船只的流程标准化,分工协作,提升效率。想法很好,但执行起来,那帮习惯了抡圆了膀子瞎敲打的铁匠和木匠们叫苦不迭。一会儿是尺寸不对,一会儿是工序乱了,原本一天能胡乱敲出三把朴刀,现在严格按照“流程”来,两天才出两把,还因为某个环节的生疏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寨主啊,不是俺们不用心,是这规矩……它绑手啊!”老铁匠苦着脸抱怨。
王伦看着那几把歪瓜裂枣的“标准化”朴刀,也是无语。他意识到,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技术和习惯的转变。他只好暂时放宽要求,允许在保证核心步骤的前提下,有些许灵活变通,同时承诺,等大家熟练了,效率自然会上去。
最让杜迁和宋万头大的,是那劳什子“思想教育课”。
王伦本意是增强凝聚力,灌输点“忠义”、“团结”、“山寨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之类的核心价值观。但他忘了,底下坐着的是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听着之乎者就能立刻睡着的糙汉子。
第一次开讲,王伦站在临时搭的台子上,咳嗽一声,刚开了个头:“夫梁山泊者,我等安身立命之所也……”
下面立刻鼾声四起,尤其是宋万,脑袋一点一点,口水都快流到胸口了。
杜迁强撑着没睡,但眼神发直,明显神游天外。
王伦讲得口干舌燥,感觉自己像个傻X。他不得不改变策略,摒弃文言,用大白话,甚至夹杂着从原主记忆里搜刮来的市井俚语。
“……就是说,咱们梁山好了,大家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谁要是敢来抢咱们的饭碗,咱们就拧成一股绳,揍他娘的!”
“好!”这下反响热烈了,尤其是提到“吃香的喝辣的”和“揍他娘的”时,喽啰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杜迁和宋万也来了精神,觉得寨主这话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虽然这“思想教育课”的画风变得有点奇怪,但总比听天书强。
山寨就在这种磕磕绊绊、鸡飞狗跳中,缓慢而又坚定地发生着变化。抱怨声依旧有,但看着库房里渐渐多起来的粮食和铜钱,看着考核优秀者真能拿到实惠,大多数人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些“新规矩”。至少,校场上操练的身影认真了许多,水洼里修补船只的进度快了一些,朱贵山下的酒店,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四面八方的消息。
王伦站在聚义厅前,看着这略显混乱却充满生机的景象,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初步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虽然粗糙,但方向没错。
然而,一股新的、更深的焦虑开始在他心中蔓延。
管理能提升效率,制度能规范行为,但梁山要真正壮大,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缺人才啊!
他现在手下,杜迁、宋万,冲锋陷阵算把好手,但指望他们独当一面、运筹帷幄?怕是能把家底都赔光。朱贵倒是精明,但主要负责情报和接待,格局和能力也有上限。
他自己呢?一个半吊子大学生,靠着点现代管理的皮毛和先知先觉,糊弄一下现在这个草台班子还行。等到将来,面对真正的官军围剿,或者与其他强大的山寨势力冲突,需要的是能练兵、能打仗、能出谋划策的真正人才!
林冲倒是马上要来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军事训练和个人武艺绝对是顶尖的。可人家是奔着避难来的,心里还揣着对高俅的滔天恨意,能不能真心实意为梁山出力,还是个大问号。而且,一个林冲也不够啊!
武松、鲁智深、吴用、公孙胜……那些在原著里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今在哪里?他又该怎么去招揽?
难道要学刘备三顾茅庐?可他王伦现在只是个名声不显的山贼头子,哪个贤才脑子进水了会往梁山这贼窝里跑?就算知道他们在哪儿,他敢下山去请吗?怕不是刚露面就被官府当功劳给拿了。
贴招聘启事?梁山泊诚聘各类军事、管理、技术人才,待遇从优,五险一金……哦,没有金,包吃住?
王伦自己被这想法逗笑了,随即又是一阵无力。
空有“先知”,却无力改变。他知道哪里有人才,却不知道如何将他们“下载”到自己的梁山。
“朱贵兄弟,”他找到正在核对账目的朱贵,状似随意地问道,“近日山下,可曾听闻有什么不得志的好汉,或者犯了事的好手流落江湖?”
朱贵放下账本,想了想,摇摇头:“回寨主,多是些寻常流民,或是些本事稀疏的江湖艺人,真正称得上‘好汉’的,未曾听闻。”他顿了顿,补充道,“寨主求贤若渴,属下明白。只是……我梁山如今名声不显,恐难吸引真正的大才。”
王伦叹了口气,摆摆手让朱贵继续忙去了。
道理他都懂,可这人才困境,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勒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改革初见成效的喜悦,也被这股焦虑冲淡了不少。
他踱步到窗边,看着远处水泊茫茫,群山隐隐。
人才啊人才,你们到底在哪儿?我又该如何把你们忽悠……啊不,是请上梁山呢?
王伦挠着头,感觉刚解决了一个旧头疼,又迎来了一个新头疼。这梁山CEO,可真是不好当啊!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创作的第三章,聚焦于王伦对人才的渴望以及他试图通过柴进扩大声望的纠结与尝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