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顾言之被擢升为国债司主事的旨意,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朝堂内外漾开层层涟漪。有人诧异于皇帝竟会启用一个闲散多年的通政司参议,有人暗中揣测这是否意味着摄政王与皇帝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更有人冷眼旁观,等着看这毫无根基的顾言之如何在这烫手的位置上栽跟头。
旨意下达的次日,顾言之便早早到了临时拨给国债司使用的、位于户部衙署旁的一处独立院落。院落略显陈旧,但还算整洁。
顾言之谢绝了张明远派来帮忙整理文书的小吏,只带着一名从通政司跟来的老书吏,亲自打扫尘灰,整理卷宗,将写有“国债司”三个大字的牌匾端端正正地挂上门楣。
“大人,这账簿核算之法,与户部旧例颇有不同,您看……”老书吏捧着张明远派人送来的钱粮支取流程细则,面露难色。
顾言之接过细则,仔细翻阅。条款繁琐,审批层级众多,虽意在严防贪墨,却也极易导致效率低下,延误工程。
“陛下设立国债司,意在专事专办,破除旧弊。”顾言之放下细则,目光沉静,“此流程虽全,却失于僵化。待我见过李侍郎、王御史后,再行商议修改。眼下,先将江南水患相关卷宗,尤其是历年水利工程开支、物料采买价格,整理出来,我要详阅。”
顾言之没有急于烧那三把火,而是选择了最笨,也最扎实的方法——摸清底数。
与此同时,皇商苏万三的府邸,这几日也是门庭若市。
得了“民间监理”这个半官半民的身份,苏万三在商界的地位水涨船高,前来道贺、打探消息的同行络绎不绝。
“苏老,您这回可是简在帝心了!这监理之职,权柄不小吧?”一位相熟的绸缎商奉承道。
苏万三抚着微胖的肚子,呵呵一笑,圆滑地应付:“哪里哪里,不过是替朝廷、替陛下分忧,看着点钱别被糟蹋了罢了。这差事,不好做啊。”他话锋一转,“不过,陛下圣明,设立这监理,又找了顾大人那样的清官主事,看来是真心要办成这件事。我等商人,能有此报效朝廷、惠及乡梓的机会,也是荣幸。”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皇帝和新任主事,也点明了自己的责任与风险,更隐隐透露出对这项新政的谨慎看好。
送走一波波客人,苏万三回到书房,脸上的笑容淡去,对管家吩咐道:“去,把咱们家近几年在江南采买建材、雇佣人手的底账,都找出来。再派人去打听清楚,那位方大同方老哥,喜好什么,脾气如何,务必恭敬些,明日我亲自去驿馆拜访。”
苏万三很清楚,他这个监理能否坐得稳,不仅在于皇帝的支持,更在于能否与顾言之、方大同这些人精诚合作,真正把事情办好。信誉,是他苏家立身的根本。
而在驿馆中,方大同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方大同这辈子打过交道的最大官员,不过是县里的工房书吏,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面见天子,还被授予了官身(虽是临时)?
方大同看着驿馆官员送来的、质地粗糙但代表身份的青色监理服,粗糙的手掌在上面摩挲了许久,却不敢穿上。
“方老哥,不必紧张。”顾言之在处理完衙署初建的事务后,竟抽空亲自来到了驿馆看望他,“陛下用人,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老哥于水利一道的见解,连陛下都称赞不已。”
方大同见到顾言之,更是局促,连忙就要行礼,被顾言之扶住。“顾、顾大人……小老儿就是个粗人,只怕……只怕误了朝廷的大事。”
顾言之温和地笑了笑,与他一同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老哥过谦了。朝廷不缺官,缺的是像老哥这样懂行的人。我来,是想请教老哥,若依你看,治理江南水患,当务之急是什么?何处工程最急,何处又可暂缓?这银钱,该如何花在刀刃上?”
谈起专业,方大同眼神立刻专注起来,拘谨也少了几分。
方大同拿出自己带来的、画得密密麻麻的河道草图,指着上面几处标记:“大人请看,这几处,是历年决堤最多的地方,堤坝薄脆,根基不稳,必须优先加固,银子不能省。而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可先行疏浚,花费反倒不多,但见效快……还有这物料,青石固然好,但运输昂贵,若就近取用合格的夯土混合糯米汁,层层夯实,效果也不差,能省下不少钱……”
顾言之认真听着,不时发问,两人在院中一谈便是半个时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这一幕,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迅速报入了摄政王府。
萧云墨坐在书房内,听着属下禀报顾言之近日动向——谢绝户部援助,亲自整理卷宗,拜访方大同,与苏万三约谈……他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汁落在雪白的宣纸上,缓缓晕开。
“知道了,下去吧。”萧云墨声音平淡。
书房内重归寂静。
萧云墨看着那团墨迹,目光幽深。顾言之的所作所为,与萧云墨预想的并无二致。此人确有才干,也懂得收敛锋芒,务实做事。
用顾言之,至少在明面上,挑不出错处,甚至可称得上是为国举贤。
但正因如此,萧云墨心中那丝疑虑更重。陛下……沈清弦,为何能如此精准地选中顾言之?是真的独具慧眼,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沈清弦对方大同这等微末匠人的破格任用,对苏万三这等商贾的委以监督之权,这一系列打破常规的举动,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思和目的?
萧云墨想起那日在御书房,沈清弦提及动用内帑、完善国债监管时那冷静而笃定的眼神,那绝不是一个深宫帝王能有的见识。
先帝遗策?这个借口,初听尚可,细思之下,破绽越来越多。
萧云墨放下笔,起身走到窗边。秋夜凉风拂面,带来庭院中草木的清新气息。
萧云墨必须承认,这位年轻的陛下,正以一种他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式,搅动着朝局,也……扰乱了他原本清晰的谋划。
萧云墨原本以为,自己需要辅佐的,或许是一个平庸、甚至需要他时时扶持的君主。
他可以按部就班地巩固权势,在合适的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或者……更多。
可现在,沈清弦展现出的能力、魄力,以及那种迥异于常理的思维方式,让萧云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控感。
他看不透她。
这种看不透,让萧云墨心生警惕,也让萧云墨……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究欲。
萧云墨回到书案前,重新铺开一张纸,沉吟片刻,提笔写下:“顾参议勤勉任事,闻已厘清旧卷十之七八,甚慰。然国债事大,千头万绪,若有难处,可随时至王府商议。苏、方二人,乃陛下亲点,需善加抚慰,使其尽展所长。”
这封信,语气温和,充满勉励与支持,符合他摄政王的身份,也足以安抚顾言之,并向外界表明他对此事的支持态度。
但只有萧云墨自己知道,写下这封信时,他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沈清弦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眸。
萧云墨想知道,在这双眼睛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又将会把这大周朝,引向何方。
墨迹干透,他唤来亲信,将信送出。
夜色渐浓,摄政王府的书房灯火,久久未熄。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