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很快,杨大爷就回来了,盼娣也闭口不谈自己的过往了,缠着对方接着讲故事。"又过了两年,还是一个夏天,那年夏天热的邪乎,石头都晒裂了。
玉黍刚出苗,有个一拃多高,被晒得叶子皱巴成了个卷儿,眼看就要旱死了。
能有多热?就这么说吧,苍蝇蚊子都热死了。
人也受不了啊,到了夜里就在院子里铺个凉席,睡在院子里。
那天晚上,我爹娘带着我在院里的杨树下面睡觉,一个二虎头悄无声息的跳了进来。
我娘迷迷糊糊间就觉得有什么东西呴呴响,还以为是我被口水呛到了,赶紧起来看。
手一摸,躺在旁边的孩子没了,顿时就是一激灵。
转头一看,月亮光下,那个二虎头叼着我正往墙根走呢。
那畜牲听到我娘的动静,回头一看,就是这一耽误的功夫,我娘疯了一般的扑了上来。
二虎头这东西性子多疑,一看我娘疯了一般的哭喊着扑了上来,一时间还真弄不清这小个子女人有多厉害,叼着我来回试探着,想要摆脱我娘的纠缠。
夜深人静的时候,别说我爹了,家家户户睡在院子里人都听到了我娘那凄厉的声音。
我爹也醒了,一看我娘张开双臂跟赶家里养着的鸡那般拦着叼着我的二虎头,当时心里就凉了半截儿。
大杨树下倚着个扁担,他抄起扁担怒吼着就冲了上来。
二虎头见我爹比我娘还不怕死,叼着我就往后退,一直退到了过道。
到了这里它连闪转腾挪的地方都没了,我娘啥也不顾的,也不知道怕,扑上去就拽着我的腿。
二虎头拽了一下没拽动,此时我爹抄起扁担就砸,二虎头被打疼了。
丢下我猛地原地跃起,后腿在墙上蹬了一下借力,从过道天井里一跃而出,消失不见了。
我娘死死抱着我,说啥都不敢松了,我爹可不迷糊,赶紧给我检查了一下。
一看,脖子里两道大伤口,赶紧拿纱布给我缠了,连夜把我送去了县城。
那时候西医还不如现在这么流行,也不流行缝针之类的手段,更没有现在这些消炎药片儿。
当时夏天热,没两天呢,我的伤口发炎了,高烧不退。
为了救我,那可是费了大劲了。不仅我爹攒的那些家当卖了个一干二净,我爷我奶更是把家里的田和房子都卖了,这才勉强保住我的一条小命。
我这都算运气好的,二虎头在这附近没少祸害人。就我知道的,最少有五六个孩子和我一样的遭遇,附近这几个县都有二虎头伤人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没有我幸运,不是死了就是哑了。
二虎头这畜牲也是聪明,专掐脖子,几个孩子都是脖子里受伤。
夜里孩子闹腾着不睡觉,大人只要一提二虎头,小孩儿们吓得直哆嗦,哭都不敢哭,那是真害怕啊。"
杨大爷的讲述让路平安不由得想起了传说中的驴头狼,那玩意儿也是祸害村民养的家畜,袭击老人和孩子。
"杨大爷,后面你还见过二虎头么?他长啥样?真的如传说一样,长得怪模怪样?"
"你有些不信是吧?很多人都不信。
后面还见过几次二虎头,第二次和那畜牲遭遇,也是我记事后再见到二虎头。
那年我有个……大概十二三岁吧。
我爹辛辛苦苦干了十来年,又把房子和家里的地买回来了,还买了两头牛,一头大牤牛,一头母牛。
那时候我爷已经去世了,我奶裹着小脚,家里的两头牛平时都是我去放。
那年刚入夏,就麦子将将开始黄了的时候,有一天我去放牛,因为贪玩所以回来的晚了点儿。
说晚也没多晚,太阳才刚刚下山,天才刚刚擦黑,我就到村口了。
因为怕回去晚了挨训,我就拿着个棍子一直赶,一直赶,赶的牛铃铛当啷当啷的乱响。
没想到都到村口了,两头牛却不肯走了。
我心里有点急了,还以为两头牛是想去村边儿的水坑边儿喝水呢,当即就骂它们:
'走走走,想喝水家里没有么?滚,快往家滚。'
两头牛哞哞直叫,像是要跟我吵架。
那时候小,不懂事儿,手里的棍子啪的就打过去了。
小孩子拿的棍子能有多结实?无非就是荆条子,杨树枝子这些又直又长的棍子,一下子就抽断了。
就这两头牛也不走,在村口的路上傻站着,哞哞叫。
正当我不知道该咋办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二虎头背着一头半大的猪,一步一步,'噗妥'~'噗妥'~的走了出来。
这次我是真看清了,它长着一张类似于狼的脸,头却是类似于老虎的头。
大小就和小牛犊子差不多大,腿很粗很长,还有些内八字。
身上的大部分都是黄褐色的,背上靠后以及屁股上有一些黑花的条形纹。
它的尾巴和豹子不同,豹子的尾巴长,而且粗,这东西的尾巴没那么长,相对也细上不少,和它那体型一比,显得有点儿怪。
嘿呀,这东西真有劲儿,那只半大猪怎么也得有个七八十斤吧。
它咬着那猪的喉咙,猪的身子甩在背上,就那么背着慢悠悠的走着,就好像去菜场买了点儿肉回家了一般。
我吓得赶紧躲在了大牤牛的身后,我家那大牤牛真是它娘的个废物,见那二虎头走近,领着那母牛就往村里跑,把我扔那儿了。
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跟着牛猛跑。好在那二虎头当时叼着猪呢,懒得搭理我,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啥事儿呢。
一直到现在,我都感觉我再没跑那么快过了。
风声在我耳朵边呼呼的刮着,就连看四周的东西都有些模糊了。当时只知道怕,都还没反应过来呢,我就跑到家钻床底下了。
哈哈哈哈哈,我奶还好奇呢,说这马上吃饭了,小兔崽子把牛撵回来了,人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直到我妈站在街门口喊我吃饭,我才从床底下钻了出来。
后来我爹回来我把这事儿一讲,我爹原本就不想养那个牤牛了,觉得它不会下崽儿。
第二天就和我大爷把那大牤牛牵到集上卖了,买了一头驴回来。"
"后面还见过么?"
杨大爷放下酒盅,笑着说:"见过是见过,只不过没那么怕了。
后面我爹为了让我防身,买了两把镜面匣子回来,让我学着打枪。
遇见二虎头了,我二话不说先放一枪,它们也就退走了。
那年头乱啊,家家户户只要条件可以,都买枪。
特别是国党军退到太行山区打游击后,有些兵痞甚至逼着家里条件不错的买他们的枪。
价格么,呵呵,贵的吓死人,跟明抢没啥区别。
再后来咱们八路军过来了,他们很困难,缺武器,缺子弹,缺吃缺穿啥都缺,就找我借枪。
我看他们人不错,不管到了哪儿,都是秋毫无犯,还帮着老人扫院子,担水,帮着老百姓种地,农忙时帮着老百姓抢收庄稼,确实是如他们所说,是老百姓的军队,就把枪给了他们,还借给他们二十块大洋。
唉,那个干部和我说好了,还给我打了欠条,说是到抗战胜利了就还我,到底那两把枪也没回来。"
两把枪没送回来的原因不用想,肯定是随着游击队遗失在战场上了,那个借枪的干部也没能活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秦素素开口了:"杨大爷,您听说过我三爷爷么?他叫秦怀仁,别人都叫他秦不难,秦半仙儿。"
"秦半仙儿?他都死了好几年了。你姓秦,是他孙女?
哦哦哦,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嫁到外地的鬼丫头。
我的娘诶,你家出了那么大的事儿,给你发电报你也不回,都说你可能死在外面了。"
秦素素反应始终慢半拍,顿了一下,这才露出伤感之意,好似在演戏一般。
"我脑子出了点儿问题,一直也没能回来看一看。我家如今还有人活着吗?"
"唉~~"
说起秦家,杨大爷只剩下叹气了。
过去管的不那么严的时候,经常有人找秦半仙儿看祖坟。该说不说,秦半仙儿虽然年龄不算大,就比杨大爷大不了多少,但成名很早,就连杨大爷他爷去世的时候还是请的秦半仙儿。
哪知秦家也不知是不是遭了报应,短短几年,先后死了个差不多。秦素素一个堂弟在部队当兵,躲过了一劫,现在也再没回来过了。
秦素素虽然已经从路平安口中得知了自己家的消息,心里有了思想准备,只不过当她没忍住问了问,从杨大爷口中得知了确切的消息,还是难掩悲伤。
众人在秦素素的哭声中散了场,盼娣带着秦素素去楼上睡了,一直到半夜,路平安还能听见不时的抽泣声。
第二天一大早,几人早早起床,收拾了一下,吃了早饭,急急忙忙的朝着秦家窑赶去。
驴车一直在峡谷中穿行,走到快中午头了,赶车的杨大爷抬手一指:"看那儿,那里就是秦家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