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 第84章 街上的,确是东蛮人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韩川接过那几张纸,入手的分量很轻,却让他觉得无比沉重。

    一股强烈的讽刺感涌上心头。

    这是他成为皇帝以来,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奏章,竟然还是通过这种方式。

    何其可悲!

    何其可笑!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越看,眉心便皱得越紧。

    “……镇北王劳苦功高,镇守国门二十载,绝无反心,请陛下明察!”

    “……王进拥兵自重,早有不臣之心,当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臣以为,此事尚有疑点,不可妄下定论,当徐徐图之……”

    截然相反的论调,看似忠奸分明,可韩川那来自后世的灵魂,却一眼看穿了文字背后隐藏的刀光剑影。

    他将其中一份写满了溢美之词、力证王进清白的奏章抽了出来,指尖在“国之柱石”四个字上轻轻一点,眼中寒光一闪。

    “赵德,你看,这些人嘴上喊着为王进鸣冤,实则句句都是在将他往火坑里推,好一个‘捧杀’之计!”

    赵德的头垂得更低了,一脸敬畏道:“陛下圣明,老奴这几日也悄悄出宫打探过,朝中不少真正忠于先帝、心念王将军好的老臣,反而都三缄其口,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似乎在各自查证。”

    “小动作?”韩川冷哼一声,将那几张薄纸重重拍在桌上,“查证?等他们查清楚,王进一族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怒火在他胸中翻腾,却又化为深深的无力感。

    他现在,只是一个坐在龙椅上的囚徒,连发怒的资格,都显得那么苍白。

    他将那几张誊抄的奏章推回到赵德面前,声音恢复了冰冷:“继续去查,把那些暗地里有小动作的人,都给朕一一记下来!”

    “遵旨。”

    韩川靠在椅背上,眼中闪过与年龄不符的疲惫与迷茫。

    “朕不明白,这般尔虞我诈,将国之栋梁当成棋子,你来我往,于国何益?于民何益?”

    这个问题,是在问赵德,又是在问自己。

    赵德的身体微微一颤,低着头,不敢言语。

    有些话,陛下能问,他却一个字都不能答。

    因为那答案,是赤裸裸的“权”与“利”,是足以让无数人粉身碎骨的禁忌。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烛火爆开一朵小小的灯花,发出“噼啪”一声轻响。

    “明日,传西苑司马周林、孙敬二人,来见朕。”

    韩川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沉寂。

    赵德一愣。

    周林和孙敬?

    前几日不是来过了?

    陛下又召见他们做什么?

    他心中疑窦丛生,却不敢多问,只能躬身应下:“是。”

    “还有。”

    韩川想起了什么,身体微微前倾,一双眼睛在昏暗的烛光下亮得惊人,“给朕拟一份名册。禁军八营,从统领到都尉,所有将领的详细情况,包括他们的出身、背景、平日与何人往来,分属哪一个阵营……朕,要一清二楚。”

    赵德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赤裸裸的渗透和调查!

    禁军是京城防务的重中之重,更是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之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他迟疑了片刻,喉结滚动了一下。

    “陛下,此事……”

    “嗯?”韩川只是轻轻地从鼻腔里哼出一个单音,却带着千钧的压力。

    赵德瞬间惊出一身冷汗,立刻将所有劝谏的话都咽了回去,深深地把头埋下:“老奴遵旨!”

    “记住,要做得隐秘些,不要惊动任何人。”韩川警告道。

    “老奴……明白。”

    赵德的声音有些发虚,点头的动作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已经被韩川这一连串的命令砸得有些发懵。

    韩川重新靠回椅背,他闭上眼,沉默了片刻,才再次开口,声音轻飘飘的。

    “之前让你查的那件事,如何了?”

    赵德定了定神,连忙回禀:“回陛下,那件事……有些难查,牵扯甚广,但请陛下放心,老奴已寻到些许蛛丝马迹,定能给陛下一个交代。”

    “好。”

    韩川只说了一个字,便再无下文。

    他挥了挥手,示意赵德可以退下了。

    赵德如蒙大赦,悄无声息地倒退着离开了书房。

    空旷的殿宇内,只剩下韩川一人。

    他缓缓起身,走到床榻边,脱下外袍,躺了上去。

    东境,抚远驿。

    大雨滂沱。

    奉旨前来调查镇北王一案的几位朝臣,便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困在了这方寸之地。

    驿馆之外,人声鼎沸,嘈杂的声浪竟盖过了雷鸣雨声,穿透墙壁,钻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那些是东蛮人!错不了!”

    一名礼部官员扒着窗缝,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

    东蛮是跟东梁国接壤的一个小国家,国家虽小,但却是要塞重地,所以大梁一直想要吞并,可因为东蛮地势险要,王进一直没能吞并的了。

    至于大梁国的戍边将士,他们的职责是守护疆土,东蛮国军队从没进入大梁边境,大梁的戍边将士也是爱莫能助啊。

    “抚远关的守军是干什么吃的?竟让如此多的东蛮乱民涌入我大梁境内!若是其中混有奸细……”

    兵部的一名侍郎面色凝重,手已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此事必必须立刻上报朝廷!”

    “上报?雨大路滑,信使何时能到京城?我看,当务之急是立刻调兵,将这些乱民驱逐出境!”

    驿馆大堂内,几位大人吵作一团,唾沫横飞。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手握真理,每个人都想压服对方。

    “都给老夫闭嘴!”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炸响,辅国公尤庸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

    整个大堂瞬间鸦雀无声。

    尤庸,三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虽已年过花甲,但那双浑浊的老眼中迸发出的精光,依旧让在场所有人噤若寒蝉。

    就在这时,一名身披蓑衣、满身泥水的斥候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雨水顺着他的衣角滴滴答答淌了一地。

    “公爷,各位大人,查明了!”斥候的声音嘶哑而急促,“街上的,确是东蛮人!”

    “轰”的一声,刚刚安静下来的大堂再次炸开了锅。

    众人群情激愤,几名武将出身的官员更是直接拔出了半截佩刀,杀气腾腾。

    “且慢!”

    那斥候猛地伸手,拦在众人身前,他一把扯下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张被风霜雕刻得棱角分明的年轻脸庞,眼神锐利如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