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相国在上 > 186【圣眷】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十月下旬,扬州东关码头。

    一艘三桅楼船在三艘漕船的护卫下徐徐抵近,船头一面大旗迎风猎猎,上书“钦差总理督运赃罚银两大臣”,另一面旗帜上面则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码头之上高官齐聚,漕军总兵伍长龄、江苏按察使石道安、扬州知府谭明光、两淮盐运司同知黄冲皆在,而站在一群中年男人之间的薛淮自然显得格外惹眼。

    官船停岸,身穿一袭绯色孔雀补子官服的范东阳现出身形。

    薛淮心中暗伏,这位范总宪果然是简在帝心的重臣,仅仅大半年没见,他就跨过那道最难的门槛,从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升为正三品左副都御史。

    莫看这两个官职仅有一字之差,在都察院内部可谓质的飞跃。

    首先三品官阶是朝廷大员的门槛,三品以下只能称作中级官员,而且左副都御史作为都察院主官的副手,可列席九卿议政,可直接纠劾六部侍郎级别及以上高官,可直接参与重大案件的三法司会审,范东阳从左佥升为左副意味着他正式进入大燕的权力中枢,跻身庙堂诸公的行列。

    唯有踏上这层跳板,他将来才有希望更进一步谋求尚书之位,百余年来不知有多少胸怀抱负的官员卡在四品到三品这道坎上。

    范东阳走下官船,沉稳的视线扫过前来迎接的一众官员,在薛淮面上稍作停留,两人目光交错心领神会。

    一套略显繁琐的见礼仪式之后,众人相继登上马车前往盐运司衙门。

    小半个时辰之后,在早已准备妥当的盐院正堂,范东阳以钦差身份当众宣读他此行南下带来的一迭圣旨。

    第一道圣旨便是经由大理寺复核、天子朱笔御批,批准薛淮和石道安关于原两淮盐运使许观澜、副使陈伦和娄师宗等十四名盐运司官吏的死刑请奏,另外扬州府官吏刘让、郑宣和罗通等人,以及刘傅、郑博彦、白修等二十七名罪大恶极之豪族中人,尽皆就地处以极刑。

    其余作奸犯科但罪不至死之人,由薛淮和石道安依据大燕律分别处以流放、徒刑、杖笞、罚银、革除功名等等。

    天子特地在圣旨中点明,许观澜等人不必押送京师,在核验案情之后直接就地正法,由范东阳、薛淮和石道安监刑。

    由此可见天子对两淮盐案何其震怒,根本不给一众案犯多活几个月的希望。

    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范东阳开始宣读第二份圣旨:“两淮都转盐运司同知黄冲,秉性廉明,勤恪夙著。前察盐政积弊,协薛淮查办贪蠹,举劾无私,肃清纲纪。朕嘉尔忠勤,特擢为两淮都转盐运使,总理盐务、管束盐仓。尔其益励清操,课税疏销,毋负委任。钦哉!”

    黄冲心中感慨万千,虽说他已经从云安公主那边得知自己将要升官的消息,但此刻亲耳听到圣旨的内容,内心的情绪依旧沸腾不止。

    回首过往,他在盐院忍辱负重多年,一边承受着许观澜等人的排挤打压一边暗中搜集证据,个中艰辛难以尽述,如今终于等到苦尽甘来之日,如何能不激动?

    “微臣黄冲,叩谢皇上恩典!”

    黄冲大礼谢恩,感佩之情发自肺腑。

    范东阳将圣旨交到他手中,微笑道:“黄运使,陛下命我转告你,先前你洁身自好、不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表现值得赞赏,望你往后能够秉持本心,让两淮盐运司成为大燕十一盐司的标杆和表率。”

    黄冲诚惶诚恐道:“臣谨记,定不负陛下之期望。”

    范东阳点点头,随即从内侍手中接过第三道圣旨,抬眼看向薛淮。

    这封圣旨的内容比较多,大意是许观澜等一众案犯伏法、范东阳押解赃银返京之日,薛淮身上的钦差职务便会取消,但是仍旧保留他之前的两淮盐政监察大使一职,至于本职扬州同知不会变化。

    天子之所以让薛淮继续监察盐政,便是因为他和黄冲联名上奏的《两淮清盐疏》得到内阁五位大学士的一致认可,接下来两淮盐运司会作为试点,推行薛淮提出的治盐五策,此事由他和黄冲共同负责。

    这个结果早在薛淮的意料之中,他神色沉静地领旨谢恩。

    “诸位大人。”

    范东阳环视众人,朗声道:“此番两淮盐案能够顺利查办,皆赖诸位尽心尽力,陛下于宫阙深悉尔等辛劳。”

    听者莫不心动,大案已经破获,他们为朝廷挽回极大的损失,光是那些赃银就能让干涸的国库充盈起来,眼下自然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范东阳展开最后一道圣旨,徐徐道:“两淮盐课,实系国本。尔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范东阳,奉谕总理督运赃罚银两,当严核案牍,厘清真相。扬州同知薛淮、漕军总兵伍长龄、江苏按察使石道安、扬州知府谭明光等,勘积弊、涤污浊之功,朕已洞鉴。俟本案结,吏部稽九卿堂簿,论功叙录,或擢职以彰干才,或赐绮帛以酬忠勤,朕不吝爵赏!惟望诸卿持心似水,守节如松。静候天恩,毋负朕望!”

    “臣领旨,谢恩!”

    众人整齐行礼,心中那块石头终于平稳落地。

    天子并未直接封赏他们,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毕竟朝廷直到现在都是单方面收到两淮之地的奏报,必然要派专人实地稽核这桩案子的详情,避免闹出天大的笑话。

    范东阳身为天子的股肱之臣,此行除了将赃银重铸押解回京、处理那些查抄得来的产业和珍宝,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核查案情,确保薛淮等人没有弄虚作假。

    等一切尘埃落定,范东阳顺利将银子带回京城,朝廷便会正式启动对有功之臣的封赏程序。

    所有旨意传达完毕,堂内的气氛变得轻松且热烈。

    面对伍长龄等人要为他接风洗尘的盛情邀请,范东阳没有推辞,只是这一路车马劳顿,自然需要沐浴更衣歇息片刻。

    寒暄一阵之后,众人相继行礼告辞,范东阳却将薛淮留了下来。

    二人步入偏厅,暖阳透过高窗洒入,映照着厅内浅淡的熏香烟气。

    范东阳威严的脸上浮现一丝温和,他抬手虚引道:“景澈,坐。”

    薛淮依言落座,不卑不亢。

    范东阳端起手边茶盏,浅浅呷了一口茶,这才抬眼看着薛淮,微笑道:“景澈,此番临行前陛下在文德殿偏殿召见我,特意提到了你。”

    薛淮神色一凛,微微坐直身体:“总宪请讲。”

    范东阳放下茶盏,目光灼灼地看着薛淮道:“陛下言道,薛淮以弱冠之年初临扬州,便能在盘根错节的盐铁重地行此霹雳手段肃清积弊,更难得的是善后处置条理分明,既能涤荡污浊,又能保民生不乱财税通畅。其忠,其能,其见识,远超同侪,实为朝廷不可多得之股肱良材。”

    “陛下圣恩隆眷,臣惶恐万分。”

    薛淮离座深揖,面上浮现恰到好处的激动。

    范东阳示意他坐下,语气变得更为恳切:“陛下还说,扬州盐案既是你砥砺锋芒、一展抱负之机遇,亦是陛下亲眼看着你成长的试金石。你的所作所为,陛下深慰于心,不仅是对你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你这份为国为民的赤诚与胆魄的激赏!”

    他就差把简在帝心四个字说出来,薛淮自然能够领会。

    薛淮如今听过很多类似的嘉勉赞赏之言,但从范东阳这位刚刚跻身权力核心的重臣口中说出,分量截然不同。

    对方选择私下传达圣谕,这肯定是天子的安排,用来彻底笼络薛淮这个年轻忠臣的心。

    一念及此,薛淮恳切地说道:“陛下知遇之恩天高地厚,微臣唯有鞠躬尽瘁方能报万一!”

    “景澈不必如此激动。”

    范东阳抬手,面上神情愈发显得和善,温言道:“陛下还说了,你不必过于着急,在此任上将盐政新策推行扎实,确保两淮税源安稳稳固,亦要好生磨砺地方政务,积累经验。”

    薛淮目光明亮,正色道:“臣谨遵陛下教诲,定当穷尽心力推行新策,稳固两淮,不负陛下殷殷嘱托。”

    既然天子需要他表忠心,薛淮自然不会怯场。

    范东阳满意地笑了,微微颔首道:“好!陛下对你信任有加,你只管放手去做,以实绩回报君恩即可。”

    两人又聊了聊京中近况及故人消息,气氛越来越融洽。

    眼见时候不早,范东阳晚上还要参加接风宴,薛淮便准备起身告辞。

    他已经知晓天子的心思,短时间内他依旧会留在扬州,这并非天子忽视他的功劳,相反是希望他能够稳固根基,避免频繁调动升迁,毕竟他过于年轻,走得太快容易摔跟头。

    简而言之,天子未来会大用他。

    直到此时此刻,薛淮终于成为天子心里排上号的可用之才,而非仅仅是薛明章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

    “哦,对了,景澈。”

    范东阳喊住薛淮,压低声音道:“陛下在看完你呈上的第二封奏章之后,曾御笔批下十二个字。”

    薛淮恭敬地等着下文。

    范东阳望着此子年轻俊逸的面庞,心底涌现几分羡慕,郑重地说道:“颇有乃父之风,更见新锐之思。”

    薛淮一怔,随即挺直脊背,所有情绪化作一声更加低沉、也更加有力的回应:“臣骨承薛门清节,志在澄流天下。此身愿为陛下手中冰毫,点破浊世沉疴!”

    字字句句叩在范东阳心上。

    片刻之后,望着薛淮沉稳离去的背影,范东阳不禁想起大半年前在京城贡院,那时的薛淮还稍显稚嫩,如今却已显露三分峥嵘气势,最关键的是他那句话换做旁人来说,多半显得谄媚低劣,可他却能说得如此有风骨。

    范东阳甚至能想象到,等他回京向天子转述薛淮此言,陛下心中会何等欣慰与满意。

    他咂咂嘴,由衷感叹道:“说得好啊,不愧是探花郎!”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