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97章 让藩王的野心在海外土地上燃烧!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马车碾过京都的石板路,发出规律的颠簸声。

    朱高炽靠在车壁上,听着窗外渐远的喧嚣——那是佐渡金山方向传来的号子声,混杂着长崎港的船鸣,像一首属于资源与财富的交响曲。

    他侧头看向对面的朱棣与朱棡,两人虽仍不说话,却没了来时的针锋相对,眼底都带着几分对未来的盘算。

    “都看过了?”朱高炽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朱棣“嗯”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没想到这些商人真能折腾,石见的银矿、佐渡的金山,比我预想的还要兴旺。”

    他想起刚到倭国时,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如今却成了大明的聚宝盆,心里难免有些复杂。

    朱棡则更关注实际:“光是今年,这些资源区给朝廷的税银就够造五十艘战船了。若能把美洲的矿脉也这般开发……”他没说下去,眼里的兴奋却藏不住。

    马车驶入燕王宫时,暮色已浓。

    朱高炽在正殿坐下,屏退了左右,只留他们兄弟二人。

    “巡视了这一路,你们该明白,倭国这点家底,跟美洲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手指在案几上敲着,“但想去美洲,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事。”

    朱棣往前倾了倾身子:“炽儿你说的是,远洋航行,船得够结实,水师得能打仗,不然没等靠岸,就得被风浪掀翻,或是被海盗抢了。”

    “不止这些。”朱高炽摇头,“船要精造,得请江南最好的造船匠,用最硬的木料,船舱得能装下足够的粮草淡水,还得有防渗漏的法子。水师训练也得改,不能只练近海作战,得学看星象、辨洋流,懂远海的风向规律。”

    他看向朱棡:“三叔在山西时就善用工匠,这事你得多费心。挖金矿银矿的、冶炼钢铁的、甚至懂医术的,都得提前备好——美洲的土人可不会给你们送医送药,真到了那边,什么都得靠自己。”

    朱棡点头应下,眉头却皱了起来:“可这些工匠大多在江南,咱们在倭国,怎么调得动?”

    “我会给皇爷爷递折子,让工部配合你们。”朱高炽语气笃定,“就说为了开拓海外疆土,需要抽调工匠支援,皇爷爷不会驳回。”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有一条,这两三年,你们得安分些。”

    朱棣与朱棡对视一眼,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朱棡先开了口:“老四,之前是三哥冲动了,为了点地盘跟你吵,是我格局小了。”

    朱棣难得没反驳,反而摆了摆手:“过去的事就别提了。比起美洲,这倭国的土地、矿脉,谁想要谁拿去,我朱棣还不稀罕。”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一股豪气——当年的意气风发,似乎又回来了,只是这次的目标,是万里之外的新大陆。

    “好!”朱棡拍了拍桌子,“既然老四也这么想,那咱们就分工。你在畿内有船坞,负责造大船;我在西国招了些熟悉海战的倭人,让他们跟晋军混编,专门练水师。工匠的事我来对接,粮草你多筹备些,如何?”

    “可以。”朱棣点头,“我那还有些从江南招来的老水手,让他们教辨认洋流星象,应该管用。”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迅速敲定了分工。

    从造船的木料采购,到水师的训练计划,甚至连如何跟江南商人合作筹措资金,都细细商议起来。之前的嫌隙仿佛从未存在过,毕竟在“美洲”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倭国的得失实在不值一提。

    朱高炽看着他们兄弟俩越聊越投机,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起身道:“你们慢慢议,我去看看母亲。”

    朱棣与朱棡连忙起身相送,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重新坐下。

    朱棡忽然笑道:“老四,说起来,这小子虽总跟你作对,眼光倒是比咱们长远得多。”

    朱棣哼了一声,语气却软了:“他是比我狠,也比我会算。不过……这次他说得对。”

    后院的静养轩里,徐妙云正坐在灯下缝补衣物。

    见朱高炽进来,她连忙放下针线:“巡视完了?累坏了吧?我让厨房给你留了汤。”

    “不累,娘。”朱高炽挨着她坐下,拿起那件半成的小袄,“这是给谁做的?”

    “给雄英的,倭国的冬天冷,得穿厚实点。”徐妙云摸了摸他的额头,“看你这额头,又冒虚汗了,是不是又没好好休息?”

    “哪能啊。”朱高炽笑着躲开,“我现在身子骨结实着呢,生擒蒙古大汗都不在话下。”

    “又提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徐妙云嗔怪地拍了他一下,眼里却满是骄傲,“娘不管你立多少功,只盼你平平安安的。对了,你父王和三叔没再吵架吧?”

    “没了,他们正商量着去美洲的事呢。”朱高炽把兄弟俩的分工说了说,徐妙云听得直点头:“这样才好,都是亲兄弟,哪能总闹别扭。”

    母子俩说着话,窗外的月光渐渐爬高。

    徐妙云絮絮叨叨地说着倭国的生活琐事,从院子里新开的花,到朱棣最近迷上了倭人的茶道,语气里满是寻常人家的温馨。

    朱高炽静静听着,偶尔应一声,心里的疲惫渐渐消散——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唯有在母亲身边,他才能卸下所有防备。

    正殿里的灯火却亮到了深夜。

    朱棣与朱棡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兴奋,偶尔还会为了水师训练的细节争几句,却再没提过倭国的地盘划分。

    案几上摊着海图,上面用朱砂画着从倭国往东的航线,虽然只是模糊的线条,却仿佛已通向那片充满希望的新大陆。

    “得让工匠赶紧造出能抗风暴的船,最好能载三百人那种。”

    “水师得练弓箭和火铳,听说美洲的土人用长矛,咱们得占优势。”

    “还有粮草,得提前在沿途的岛屿建补给点,不然走一半就得断粮。”

    夜色渐深,燕王宫的灯火却像一颗火种,在倭国的土地上跳动着。

    朱高炽站在静养轩的廊下,望着正殿的方向,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朱棣与朱棡的目光,已经越过了倭国的山川,投向了更遥远的海洋。

    那些关于封地划分的争执、资源分配的计较,都已被对未知大陆的憧憬所取代,他们的心思里,开始填满远洋的航线、未开发的矿脉、等待征服的土地。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将藩王们过剩的野心与精力,从对中原权力的觊觎中引开,导向那片等待开拓的蛮荒之地。

    让他们在美洲的沃土上施展拳脚,用刀剑与智谋去建立功勋,去掠夺资源,去传播大明的声威。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宗室在本土争权夺利引发内耗,又能借他们之手,将大明的版图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

    让藩王的野心在海外的土地上燃烧,化作开拓的烈焰;让大明的旗帜插向更远的地方,从东海的岛屿到美洲的海岸,每一寸新增的疆土,都是帝国实力的延伸。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后续的布局还长,航线的勘定、水师的强化、资源的储备,乃至将来如何制衡海外藩王、如何将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运回本土,都需一步步落子。

    但眼下这一步,无疑走得极妙——那两个最不安分的初代藩王,已经主动走进了他布下的棋局。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