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秀很惊讶,偏头看向专注开车的陈家志,“不会吧,去年6月行情很好啊,我记得6月初菜心和空心菜每斤都卖到2.5和2元了,6月末时精品菜心更是卖到了3块5!”“为什么卖这么贵还记得吗?”
“有两场暴雨吧。”
“记得很清楚嘛,去年5月25日下了暴雨,在那之前空心菜只有5毛,普通菜心也只有8毛,暴雨过后菜价才暴涨上去的,随后6月18日又下了场暴雨,菜心才冲上了3块。
今年应该也有龙舟水,但前后跨度有二三十天,现在囤货风险很高。”
“但今年端午节提前了呀!”李秀说道:“易哥和老辈子、老郭他们都是这么说的,我也问了蒋琳,她们囤冬瓜好像也是这种想法。”
蒋琳就是张启仁的媳妇,两人是夫妻档。
陈家志沉吟道:“端午节提前了,并不代表龙舟雨提前了,而且,如果都这么想,菜就都撞在一起了,这行情能不能起来很难说。”
“那要不要和易哥他们说一下,我听薛军说,敖德海在6月初也计划了挺多菜。”
经陈家志这么一提,李秀也有些松动了,如果只是敖德海和易定干也就罢了,关键市场上也有这么想的人~
“没事,赌一赌也无妨。”
“万一菜要不好卖咋办?”
“卖肯定能卖出去,现在花城发展太快了,感觉每天都有工地和工厂开工,菜是不愁卖的,最多价钱稍微差点。”
也就是时代好,不然陈家志早就纠正易定干和敖德海的行为了。
在当下以及未来十来年,蔬菜市场的下限都比较高,是最适合赌鬼的版本。
就算失败了,花点小代价,让易定干和敖德海长长教训也好。
“何况我们还有冷库呢,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价格低可以入库囤着。”
“我就是想着有冷库,才想着早点囤一些冬瓜。”
“没必要,要是囤了冬瓜,半个月后行情没起来,冬瓜更便宜不说,菜心还没法入库,那就亏大了,再说冷库一运行,光电费就不低。
冬瓜和叶菜也不能一起囤,两者冷库保鲜的温度不一样。”
李秀惊讶道:“还有这个讲究吗?”
“当然有。”陈家志说:“叶菜冷库保鲜0~5℃最为合适,冬瓜好像是10~15℃,所以我的计划是菜场的冷库只储藏叶菜类。
江南市场也在建大型冷库,等建好了,需要囤货时,可以在市场租冷库用,对外采购的青菜也能在市场打冷~”
一边开车,陈家志也时不时给李秀普及一些常识。
无论是种菜,还是卖菜,现在的李秀都像是一张小白纸。
更年轻,更漂亮,身段更诱人,但没有陈家志那近30年的专业种菜经验。
过往李秀在农村积累的那些种地经验,完全应付不了当下局面。
她就像后世刚出社会的学生一样,懵懂,但又被陈家志直接带上了一个大项目,让她很不适应~
只是从坐完月子过后,李秀就一直在默默学习。
有时去地里干活,有时去拍照记录各种有意义的瞬间,有时跟着坐办公室看书学习管理,有时跟着去市场卖菜~
她想做什么,陈家志就让她去做什么,行政、财务等各方面其实都有尝试~
不过在管理上确实有点跟不上,陈家志节奏太快了,今天是一个想法,明天又是新的想法。
一件事还没等她适应,就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但李秀也从来不会添麻烦,拿不准的,有争议的,一切都听陈家志的。
陈家志也适应她这种风格,事实上,前世也是这样,种菜卖菜上都是他拿主意。
一路闲聊,李秀也记下了如何囤菜,以及为何当下不适合囤菜。
一句话:盲目跟风要不得。
到家时,时间也快到了十点。
让李秀先回家休息,陈家志则去了菜场巡田。
最近的风气有些激进,都在想博行情,不是不可以博,只是别总跟着风潮跑,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独步江湖。
这两天他也强调了稍微克制一点。
但以他对易定干的了解,没梭哈就算是克制了。
所以他要来巡田,看他梭哈到什么程度了。
把车在院子里停好,陈家志便戴着草帽,蹬着自行车出门。
几天的间歇性雨水过后,又恢复了晴朗,空气里带着丝丝闷热。
300亩青椒经过一个半月的采摘,也不似年少时的风华绝代,多了些中年人的不修边幅,看着没那么清爽,植株上不时能看到枯萎的枝条和果实。
按正常管理,今天天晴,该安排人修剪。
然而,陈家志从北片三组一路向西,在北片一组时,才看到敖德良在组织人打理青椒田,除了修剪,还有人在喷药。
如果说北片二组和三组是油腻中年男,北片一组则突出了中年男人的成熟稳重,着装得体,风度翩翩,自有一番魅力~
陈家志停了下来,欣赏着这片风光。
敖德良也注意到了他,走了出来,戴着草帽,穿着老旧的短袖短裤,递烟的胳膊和露出的小腿都晒成了古铜色。
“老板,有什么问题吗?”
“抽我的。”陈家志习惯性的掏烟,又说:“没问题,管理得美如画,不像旁边两个糙汉子~”
敖德良点着了烟,说:“青椒产量在走下坡路了,永锋和黄日新都想着赶紧种一茬叶菜,都在准备着小拱棚需要的竹片,龙舟水要来了嘛。”
“那你呢?”
“我就想着下一茬的叶菜行情没人一定说得准,反而现在青椒的价格依然可以,那就该尽力管好,尽量采摘久一点,多摘一点,先把能赚到的钱放进包里~”
陈家志比了个大拇指,“靠谱!”
这才是最踏实的做法,而且从东乡开始,敖德良就保持了一贯的风格,菜地打理的一丝不苟,朴素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精致的心。
北片一组也是江心菜场的门面,从城里或者镇里来菜场,入眼的第一片菜田就是北片一组。
不仅实用,看着也舒服。
过了北片一组,转过弯,就到了南片一组。
一个个敞开着的小拱棚下全是绿油油的青菜,一行行,一列列,它们相互依偎,却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既不会过于拥挤,也不会显得过于稀疏,形成了一片绿色海洋。
一个个穿着汗衫,戴着草帽的菜农或站,或坐,或躬腰于田间地头忙碌。
间苗、施肥、除草、浇水、打药……一切都井然有序。
也聚集了菜场里最多的有生力量。
陈家志逐一打量,观察着每片菜地蔬菜的大小。
主要是菜心。
入眼所望,除了有一片是大骨青空心菜外,其余全都是菜心。
陈家志去年留种的丝瓜和苦瓜,易定干调整到了下一茬。
荷兰豆是月初下架拉秧,整地花了几天时间,陈家志记得第一批播种的菜心是5月7日。
算算时间,到今天过了15天,每天播种20亩左右,刚好播完~
然而,菜地里一片绿啊!
哪有才播种的地块?
甚至没有一块菜田看得到土地的颜色,都是绿油油的。
陈家志心里讶然了一瞬,又并不感到意外,这才是易定干。
他无视了从菜田中走出来的易定干和李明坤两人,骑车继续往前。
半大的苗,半大的苗,半大的苗,正在间苗,正在间苗,栽苗~
他还在南片看到了北片戚永锋和黄日新的人。
踏马的,是说人都跑南片来了,原来活都集中在一堆了!
陈家志在菜场东南角的南片三组停下,组长郑中走了出来。
“老板,巡田啊?”
“我问你,你这组最迟播种的菜心是哪一天?”
“15号。”
陈家志略一思索,“也就是说当天至少播种了30亩地了?”
“差不多吧。”郑中说道:“易场长这样安排的,说是去年行情好,今年也很可能有大行情,所以要赌一下。”
“不仅在赌,赌得还不小~”
聊这两句的功夫,易定干也走了过来,他还是保持了工作场合称职务的习惯,开口就是陈总。
陈家志调侃道:“易场长,看来你这是信心十足的想搞一波大的啊,不来巡田,我还不知道,你这快梭哈了!”
易定干讪笑道:“略作了些调整,种菜嘛,讲究的就是随机应变。
我感觉很有机会,前几天都是雨,龙舟水也快到了,只要扛过去了,就是一波大赚。
各项准备我也都做好了,再加上小拱棚,只要不被大面积淹,扛过去应该没问题~”
‘龙舟水’时段是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最多,最为集中的时段,常常出现连续几天的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天气。
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
去年在5月25日和6月18日前后,出现了两次强降雨。
其实这时候大部分外来菜农对龙舟水并没有什么概念。
但江心菜场不一样。
陈家志去年6月,六亩八分地,靠着‘龙舟水’行情,一个月卖了6万多元,大获成功。
易、李、郭、戚、敖等几人都印象深刻。
所以今年想复刻一次。
陈家志也没过于苛责,敖德良这样精致稳妥的员工他固然喜欢。
但本质上陈家志也是菜农中的赌徒,只是后来被社会调教成了稳重模样。
既然把权力下放了,易定干选择赌行情也并不算什么大事。
“对了,穴盘育苗在继续弄没有?”
“有!”易定干沉声道:“菜心穴盘苗现在也很充足,就是要快点腾地出来移栽了。
菜心计划最早采收时间是5.31日,所以我想清理一批青椒~”
“这不行!”陈家志断然否决。
“没人知道龙舟雨落在哪几天,万一来得很晚呢,青椒能保收入下限。
育的穴盘苗大了,就直接割了卖菜苗,再播种下一批,反正要随时保证有能移栽的苗子。”
青椒保前半段收入,穴盘苗能赶后半段的行情。
无论龙舟水什么时候来,都有收入保证,最怕的就是它不来。
但花城的龙舟水有上千年历史,而且,全球变暖背景下,花城的龙舟水应该是一年比一年强才对,没理由今年会缺席。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