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428章不会善罢甘休【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伏州城头的晚风带着沙砾,李承乾倚着垛口,手里把玩着一枚西域样式的铜铃,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他不用回头,便知是慕容顺。

    这位如今的伏州刺史,西平郡王,刚陪着他巡视完新筑的城防。

    “殿下还在看这落日?”

    慕容顺递过一壶马奶酒,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想当初在长安,我为了求娶公主,差点把命搭在你手里,那时候哪能想到,今日会一起站在伏州的城楼上,一起看落日。”

    李承乾接过酒壶,仰头饮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引得他轻笑:“你倒记得清楚。当时你很跳啊,我可是真的想宰了你。现在想想,倒有几分少年意气。”

    “殿下说笑了,您如今连十六都没有,可不还是少年人吗?

    慕容顺闻言,满脸苦涩,旋即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叹息道:

    “当初为了求亲,我是真拼命了。我在隋朝当了那么多年人质。本该是我的太子之位,却被弟弟抢了去。我心怎么能甘?

    而求娶大唐公主,是我当时唯一的出路。只有借助大唐的力量,我才能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说到这里,忽又想起了一事,苦笑连连:“可谁料,您一出现就断了我的全部念想,还放话要‘阉我九族’。”

    说到‘阉九族’三个字,慕容顺故意打了个寒颤,语气里满是调侃:

    “那阵子我天天做噩梦,生怕你真派锦衣卫来‘动手’,每日寝食难安,连喝马奶酒都觉得没滋味。后来才明白,你不是针对我,是打心底里不赞同和亲。”

    李承乾放下酒壶,目光望向远处连绵的山脉,语气骤然沉了下来:“不错,我从不赞同和亲。”

    他指尖叩了叩城砖,一字一句道,

    “大唐的安稳,不该靠女子的嫁衣换来。大唐的疆土,不该靠割地求和来保全。大唐的尊严,更不该靠赔款示弱来维系。这便是我一直的想法。”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

    慕容顺脸上的笑意渐渐褪去,他沉默片刻,轻声道:“殿下的心思,我如今懂了。”

    “你征服草原,接连拿下吐蕃、西突厥、甚至高昌,不是为了让边疆安稳,是将这些国家纳入大唐的版图,让普天之下,皆为唐人。让百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

    “可吐谷浑、吐蕃这些高原之地,部落繁杂,民心未稳,殿下打算如何规划?”

    “分而治之,恩威并施。”

    李承乾语气坚定:“吐谷浑这边,你继续领导,但要推行大唐的律法,开设学堂,让部落子弟学汉字、知礼仪。”

    “吐蕃那边,我已派使者去谈判,允许他们保留部落习俗,但必须承认自己是唐人,按时纳税。”

    “另外,我会在这些地方设都护府,派唐军驻守,既能震慑叛乱,也能保护百姓。”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要修驿道,通商路。让吐谷浑的马、吐蕃的盐、西突厥的皮毛,都能运到长安。”

    “让大唐的丝绸、茶叶、农具,能送到边疆,送到西域。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才会真心归顺大唐。”

    慕容顺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殿下想得长远,这样一来,边疆必能长治久安。”

    说完,突然话锋一转:“哦对了,犬子慕容智今日还缠着我,说想跟殿下学骑马射箭,这孩子性子野,倒是有几分习武的天赋。”

    提到慕容智,李承乾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那孩子我见过,眼神清亮,做事有股韧劲,是块好料子。”

    他转头看向慕容顺,认真道:“等他再长大些,你把他送到长安的军事学院吧。那里有最好的教官,能教他兵法谋略、行军布阵,将来既能帮你治理吐谷浑,也能为大唐效力。”

    慕容顺眼睛一亮,连忙躬身道谢:“多谢殿下!若智儿能进军事学院,将来必成大器!”

    李承乾摆摆手,重新望向落日。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伏州城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传来归牧的牛羊叫声。

    他举起酒壶,对着夕阳一饮而尽:“但愿多年后,这里没有战乱,只有百姓的欢声笑语。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唐。”

    “太子殿下,陛下的圣旨到了!”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下一刻,裴行俭急匆匆地走了过来,禀报道:

    “前来宣旨的是皇后宫中的高要,目前已经是无舌的副手了。”

    “嗯,走去看看吧。”

    李承乾平静地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眼慕容顺,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我可能要离开了,好好干。

    而慕容顺也什么话都没有说,露出一脸‘你放心’的表情,站直了身体。

    大概过了一刻钟,李承乾便带着裴行俭来到了军帐。

    但他却没有直接进帐,而是从正在烤胡饼的王海宾那里,拿了两个胡饼,一个放嘴里咬了一口,随后才径直走进了军帐。

    “太子殿下!”

    高要见到李承乾,连忙行礼。

    李承乾却摆手打断了他:“自己人就不用多礼了,直接宣旨吧!”

    “诺!”

    高要面露喜色的应诺一声,特别是李承乾说他是‘自己人’的时候,激动得差点就要跪地感恩。

    好在手中有圣旨,让他恢复了一些理智。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立刻展开圣旨道:

    “陛下有旨——!太子李承乾兵不卸甲,即刻奔赴辽东,完成朕未尽之事宜!”

    他尖细的嗓音划破整个军帐,李承乾手里捏着那块烤得焦香的胡饼,愣了一下,旋即递给身边缺了耳朵的小卒。

    “太子殿下,接旨吧?”

    高要恭敬地递上圣旨,但下意识瞥了眼那名小卒,心想太子这边的战争也才刚结束不久。

    此时去辽东,能赢吗?

    而且连太子的亲兵都有受伤的,可见战争的激烈。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着急接旨,先把另一个胡饼塞进小卒手里,拍了拍他的肩:“好好养伤,等我从辽东回来,给你带辽东的松子。”

    说完这话,他才转身走到高要面前,一把拿过圣旨。

    “臣,李承乾接旨。”

    如果是平常人,这种操作已经是大不敬了,但李承乾是什么人,谁会在乎他的失礼?

    “除了这道旨意,陛下还有什么话带给孤的?”李承乾追问道。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且听不出情绪,但高要却连忙接口道:“回太子殿下,陛下还说,让您不必回长安,直接带麾下精锐走驿道,辽东那边怕是等不及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不由得戏谑道:“是辽东将士等不及了,还是我那位父皇等不及了?是怕我在这边站稳脚跟吗?”

    “呃。这个….”

    高要嘴角一抽,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时,又听李承乾冷不防地转移话题道:“长安的死囚,都归了?”

    “嗨,殿下您还惦记着这事?”

    高要咧嘴一笑,语气里多了几分热络:“全归了!连晚了一刻的马二宝都回来了,陛下当场免了所有人的罪,百姓喊得山呼海啸呢!”

    李承乾闻言,嘴角终于勾出点浅淡的笑意,脸上的戏谑也收敛了一些。

    只见高要环顾左右,压低声音道:“太子殿下,皇后有几句话,让奴婢转告您!”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什么话?”

    “回太子殿下。皇后让奴婢告诉您,陛下回长安了,您做的那些事,她已经向陛下说了,解释了。陛下听后,并没有做任何表态,只是说了‘我知道了’,几个字。”

    “但皇后又说,她了解陛下,恐怕李恪兄弟之事,他不会善罢甘休。”

    “另外,她还让奴婢告诉您,如果辽东之战,能打慢点,尽量打慢点”

    高要小心翼翼地复述着长孙皇后的话,额头上已经冷汗涔涔。

    毕竟这三句话,实在太过骇人。

    若不是他早就被认定是皇后的心腹,太子眼中的自己人,他可不敢说出这三句话。

    只见李承乾先是一愣,而后哑然一笑:“高内侍所言,孤知道了。请回去转告孤母后。千山万水,不阻思母情,血浓于水,孤会好自为之的。”

    “是,奴婢一定一字不漏的转告皇后。”高要躬身说道。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高内侍辛苦了。”

    说完,便对裴行俭道:“去安排一下高内侍。”

    “诺!”

    裴行俭当即应诺一声,然后便带着高要离开了。

    而目送他们离开的李承乾,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

    却听他呢喃道:“李二啊李二,你还是很聪明的,知道什么时候该翻脸。”

    说着,拿起圣旨看了一眼,便随手扔在了桌案上:“不会善罢甘休吗?不过是担心我杀了李恪兄弟,会不会杀你罢了!现在让我去打辽东,是打算榨干我的剩余价值吗?”

    “等我把你的敌人都消灭干净了,再秋后算账?”

    “有意思,真有意思。”

    话音落下,当即就朝门外传令:“来人,传孤令,让狼牙卫,火枪卫,黑甲卫,铁浮屠,即刻准备出征辽东。其余各军,暂时驻守各地,听候李绩将军调遣。”

    “另外,再传李靖将军过来!”

    “谨遵太子教令——!”

    门外应了一声,立刻就响起一阵离去的脚步声。

    辽东,安市城内。

    杨万春处理好战争重建工作,便一脸疲惫的回到了城主府。

    此时此刻,副将金顺迎了上来,笑道:“将军,大对卢派人来了,给我们送了不少粮食和兵器,说后续还有王上对我们的嘉奖。嘉奖我们击退唐军的英勇。”

    “呵。”

    杨万春冷笑一声,随即满脸不屑地道:“他还真把自己当忠臣了?我们守卫安市城,可不是为了什么嘉奖的!我们是守卫我们的家园。”

    “可是,他送来的那些东西,我们总不能不要吧?”

    “谁说不要,除了兵器,都分发给城里的百姓!”

    “是!”

    金顺应了一声,又想起一事,追问道:“那李世民给的那些绸缎,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大对卢那边好像也知道了。我恐怕他日后会以‘通敌罪’针对我们!”

    闻言,杨万春眉头一皱,忽地想起去年冬天,城中断粮时百姓们用破麻絮裹身的模样。

    “都分了。”

    杨万春坐到凳子上,声音终于有了几分暖意:“老弱妇孺先得,剩下的裁成布条,给伤兵裹上。”

    “将军,那可是.”

    “不过是些俗物罢了,咱也不稀罕他李世民的东西!”

    杨万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金顺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多言,连忙就去传令了。

    当指令传下去时。

    城门口的哭声渐渐变成了细碎的笑语。断胳膊的老兵摸着绸缎,咧开缺了牙的嘴:“俺活了五十岁,头回见这么软和的料子,死后裹着它,也不算亏了。”

    “呸!”

    旁边的民夫拍了他一下:“大唐都撤了,往后好日子还长着呢!等开春了,咱去城外种庄稼,年底就能吃上白米饭!”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激起满场附和。

    “就是!唐军打了大半年,连咱城墙根都没摸着,最后还不是灰溜溜走了?”

    “听说他们皇帝都病得快不行了,太子又杀了一堆功臣儿子,这大唐啊,怕是要乱了!”

    “我就说嘛,咱安市城是块硬骨头,谁来啃都得崩了牙!”

    几个年轻士兵更是凑在一起,对着唐军撤退的方向指指点点,语气里满是嘲讽。

    “你看他们跑得多快,连丢在营地里的破锅都没带走!”

    “还有那些火炮,轰隆隆的听着怪吓人的,结果打了大半年,还不是白费力气?”

    “我听哨探说,他们粮草都快吃完了,再不走,就得饿肚子打仗!自不量力的东西!”

    杨万春这时也来到了城楼上,听着下方的狂言妄语,却没有制止。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田野,想起孙代音离去时的背影,忽然轻笑一声。

    金顺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将军,您说大唐还会再来吗?”

    “来?”

    杨万春摇摇头,指着城下欢腾的百姓:“他们内部都乱成那样了,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来打咱们?再说,经此一役,他们该知道,咱高句丽不是好欺负的。”

    “也是。”

    金顺会心一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