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下午2点14分。一条直达济南北城的黄土公路上。
这条黄土公路是津济公路的终点站,同时也是从城北方向进入济南的必经之路。
可以看到。
这条黄土公路车流如织,人流似雨。
车流与人流分成两个方向,你来我往,井然有序,最终汇聚成一幅出城进城的喧嚣热闹画面。
轰隆隆!
大地轻微震动,汽油发动机的声音由远而近,一列气势惊人的军卡车队出现在地平线的尽头。
城楼下方。
大大打开的城门外。
数十名身穿灰蓝军服的站岗执勤士兵纷纷睁大眼睛,惊愕地眺望着大路尽头那列军卡车队。
不过一会,由27辆解放军卡和12辆北汽吉普所组成的车队宛如一条巨蛇,缓缓抵达城门口。
“喂喂喂!”
“你们是哪部分的?”
“进城干什么?”
“没有调令和通行证,我可不敢放行。”
一名身穿灰蓝军装的上尉军官大步向前,走到第一辆卡车的车头位置,他踮着脚尖望着坐在副驾位的赵青虎,大声嚷嚷询问。
上尉军官的语气非常客气,他看见驾驶员是个上尉,副驾又坐着个少校,后方车中肯定有大人物,说不定里面就坐着第三路军的某位师长旅长。
“哪部分的?”
“老子是二十九…”
手握方向盘的钱大钧刚想开口报番号,然而话说到一半,钱大钧及时收住嘴巴。
钱大钧猛然想起,他们已经不是二十九军的人了,在别人的地盘上,番号可不能瞎报。
“二十九?”
上尉军官听见个二十九,误以为这列车队是29师的人,上尉军官立马扯开喉咙,大声说道:“这里是济南城,韩长官立过规矩,哪怕你们是曹师长的人,没有调令和通行证,一律不得进城。”
“谁说老子没有调令?”
钱大钧嗖的一下便摸出一张四四方方的公函,然后就将手伸出窗外,示意上尉军官赶紧拿去看。
接过钱大钧递来的调令,上尉军官低头一瞧,顿时有些懵逼,公函上印着翼察绥靖公署六个大字,
上尉军官只有小学文化,但他知道翼察绥靖公署指的是河北与察哈尔,而非华夏民国山东行政公署。
这也就是说。
眼前这支部队压根不是韩长官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29师,而是河北宋哲沅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
“等等!”
“国军革命军第29军?”
上尉军官目光一凝,再度低头查看这张调令。
果不其然,公函中间还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第四中队。
睁大眼睛仔细确认一遍,公函上写的确实是29军大刀队第四中队,上尉军官立即将调令还给钱大钧,并对其敬了个军礼,随后就招呼兄弟们放行。
昨天他收到通知,司令部准许这支从北平而来的大刀中队进入济南,任何人不得刁难。
半分钟后。
车队顺利通过北城门,进入济南北城区。
由于大家都不是山东人,没人知道山东行政公署坐落在城内哪个位置,车队一路走走停停,最后还是在一位街头巡警的指引下,这才抵达目的地。
山东和翼察两省不同,翼察绥靖公署属于军政合一机构,军政都在一起办公,职权比较混乱,山东的军政是分开的,行政方面由行政公署负责,军务方面由第三路军总司令部负责。
虽说韩复榘身兼两职,山东最高军政长官都是他,但韩复榘并未采取军政合一的治理方法。
在山东地界,军队是一套班子,行政又是另一套班子,大家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当然。
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只是表面。
在民国时期,军不干政几乎不可能。
这年头,军权远远大于政权,地方驻军不给地方政府面子是常有的事,枪杆子就是硬道理。
…
济南珍珠泉大院。
此地是山东行政公署与第三路军总司令部的官衙所在地,双方都在这里办公,各占一半地盘。
珍珠泉大院在济南非常有名。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
珍珠泉大院兴建于明朝,属于王府,从最开始的明朝德王府,再到后来的清朝巡抚衙门,以及现在的民国山东行政公署,这地方等同三朝元老。
下午2点39分,经过层层通报。
李言在第三路军上校副官长兼行政公署秘书室主任张国选的带领下,踏进珍珠泉大院,来到院内五凤楼,五凤楼是韩复渠的日常办公地。
珍珠泉大院属于典型的中式山水园林建筑,五凤楼坐落在一片碧绿的湖泊旁边,周围景色分外优美,五凤楼比起那些西式别墅显得更为奢华。
金丝楠木当柱子!
什么别墅用得起这样的木材?
李言估计这些金丝楠木柱应该是明朝时期的,这里曾经是王府,用点金丝楠木倒也不奇怪。
明清两朝金丝楠木属于皇家专属,但一些地位尊贵的王爷得到允许后,同样可以使用。
五凤楼内部的堂屋中。
李言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旁边是一个茶桌与另一张太师椅,整个堂屋的布置大同小异,左右两方外加正上方都是一张茶桌搭配两张太师。
当然,客座与主座还是有些区别,正上方那两张太师椅的后方还摆着一张造型精美的条案。
可以看到,条案上面放着笔筒、时钟、花瓶等装饰物,条案后面是一座木质墙壁,上面挂着一幅古代山水画,画的两边则是一副对联。
就在李言欣赏那幅山水画时,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张国选端着一个茶盘走了进来,茶盘上放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张国选轻轻将茶杯放在李言身侧的茶桌上,抬手示意,微笑开口说道:“李先生,请!”
“张副官客气了!”李言笑着寒暄一句,他正好有些口渴,端起茶杯不紧不慢的喝了两口。
茶水味道不错。
茶叶好不好李言品不出来,但茶杯中的茶水确实非常好喝,一口下去竟唇齿留香,韵味悠长。
李言喝茶时张国选也入了座,他坐在李言左方的太师椅上,两人相隔一张半米宽的茶桌。
看着喝茶的李言,张国选心绪如潮,远没有表面这么平静,诸多和李言有关的信息瞬间涌上心头。
海外华人!
背后存在一个实力强大的海外组织。
卖给宋哲沅一万支步枪、六百挺轻重机枪、五十门野战炮、两千万发子弹、一百辆军卡。
本来能卖500万银元的武器弹药,就因为29军需要对抗日寇,李言大手一挥,完全不按市价来,宋哲沅只花了350万银元便买到一批足以武装一个步兵师的武器弹药,这未免也太过大方。
难怪韩长官对此人如此重视,任何一位地方军阀,面对李言的投奔,谁能说出拒绝二字?
从辛亥革命,再到当下的民国二十六年,华夏大地上的军阀换了一茬又一茬,阎老西自民国元年开始担任山西都督,二十多年过去,阎老西像个不倒翁似的稳居山西,多次战败都能翻身。
阎老西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靠着太原兵工厂这个武器供应厂。
损失再多的部队,只要太原还在,兵工厂还在,过个两年晋绥军立马就能恢复元气。
韩长官坐拥齐鲁大地,统辖第三路军,麾下拥有五个步兵师、一个手枪旅、三个炮兵团。
但这点兵力比起川军、桂军、晋绥军、粤军、湘军、滇军等主流军阀,鲁军实在有些排不上号,就连宋哲沅的29军都要比鲁军强大不少。
韩长官和宋哲沅同为西北军十三太保,现在宋哲沅麾下的29军已经高达10万人,而韩长官麾下的第三路军却只有7万人,差距着实不小。
先前韩长官听闻宋哲沅从李言手里买了一个师的装备,并且价格还十分低廉,韩长官要说心里不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本来韩长官准备联系李言,看看能不能做点生意,鲁军也需要武器弹药,谁曾想还没开始联系。
好家伙!
李言居然自投罗网。
急匆匆的投奔韩长官而来。
面对这种好事,找谁说理去。
李言能卖给宋哲沅一个师的装备,现在你准备投奔韩长官,那么卖给鲁军两个师的装备,价格方面也和29军看齐,这应该很合理吧?
两个师的装备需要近千万大洋,鲁军如果拔出肠子刮出血,咬紧银牙,再怎么也能凑出来。
有了两个师的装备。
韩长官便能名正言顺的自称拥兵十万。
当下的鲁军虽说对外宣称十万兵马,但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7万人,剩下3万人全是各县那些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地方保安团。
喝着茶的李言并不知道张国选心里在琢磨什么,他若知道,必会举双手赞成。
买买买!
给我多多的买。
反正后面也是我李某人的。
至于有没有蝴蝶效应,李言不信韩复渠多了几万兵马,就能硬气的和日寇的甲种师团硬碰硬。
李言认为,人的性格很难改变。
多出几万兵马,说不定韩复渠反而更加怯战,部队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他能不心疼?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