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开局自爆穿越身份 > 第143章 那你别管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六千万发子弹的消息。

    让战帅他们震撼了好一会儿,纷纷嚷着现在就想看看子弹。

    对于革命军来说,他们实在太穷苦了。

    就拿整个抗战的后八年时间来统计。

    革命军总计消耗了子弹约有三到四千万发。

    因为初期没有工业能力,子弹全靠缴获,反动派政府发放,亦或是去捡,去黑市购买。

    反动派政府和革命军合作的前期,也就前三年。

    每年能够获得两,三百万发的子弹发放。

    因为革命军作战英勇,战果颇丰,像卫将军等,有着民族大义的反动派军队的将领,还会偷偷给革命军多发放一些。

    可革命军真正能够领到的子弹,也不过九百万发,炮弹一万发左右,手榴弹十来万发。

    几百万,十几万,几万,听着似乎很不少。

    但反动派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子弹年消耗是一点八亿发。

    到三九年后,光头因为忌惮革命军实力提升,停止了弹药发放。

    而这个时期,我革命军主要的弹药获取方式。

    一是缴获,二是自己生产,三是去捡,四是购买。

    武器弹药缴获,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入不敷出。

    因为你必须快速歼灭敌人,才能缴获足够多的弹药。

    否则,时间拖久了,别人子弹就打光了。

    就算歼灭了敌人也是入不敷出,很多时候都是处在亏麻了的状态。

    在生产弹药方面。

    子弹生产的难度,往往比制造炮弹,手榴弹更高。

    三九年时期,某大行根据地,年产手榴弹能达到三十万枚。

    抗战后期,年产手榴弹能够达到六百万枚。

    然而三九年时期,子弹生产的数量,不超过十万发。

    很多子弹不是生产,而是复装。

    也就是捡子弹壳回去,重新填装药,底火,弹头。

    在四一年后,我们才解决无烟火药的问题,后续慢慢的解决了弹壳问题。

    子弹的产量才提升起来。

    但整个抗战时期,革命军的子弹生产量,总共才七八百万发。

    当时革命军缺少工业设备,原材料,技术人才。

    这些子弹,真就全靠手搓,纯纯的绿皮科技。

    让人苦笑无奈的是。

    革命军前期自己生产的子弹,不如捡的多。

    没错,是捡的。

    如何捡?

    在反动派政府军队正面溃败的战场上捡。

    鬼子离开,去守县城,城市之后。

    革命军会偷偷摸到以前的反动派驻地,阵地。

    亦或是在大战爆发的区域捡破烂。

    反动派军队很多时候基本是不战而溃。

    遗弃了大量的弹药,子弹,炮弹。甚至连迫击炮,火炮都能捡到。

    这种离谱的事情,还不是段子,是普遍存在于抗战根据地后方的事情。

    革命军从很多遗弃的弹药库,仓库,捡到了大量的好东西。

    捡弹药这事儿,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战帅的部队,某幺幺五师开始干的。

    他们当时捡的子弹和炮弹,比自己库存都还多。

    真就离谱给离谱他妈开门,离谱到家了。

    当然捡武器装备这事儿,不是可再生资源。

    毕竟物资不会像游戏那样刷新。

    另外获取弹药的方式,也很离谱。

    买。

    虽说买办政府奉行造不如买。

    但革命军在前期艰难时候,缺乏弹药也只能买。

    这也多亏了国内外的一些想赚钱的聪明蛋儿。

    倒卖武器弹药,不仅仅是反动派官兵干的事情,鬼子军队,及其下的伪军都干这事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就会见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鬼子封锁区白天大扫荡。

    晚上就有伪军和一些鬼子代理人在黑市卖武器弹药。

    外出扫荡,自己偷偷藏点子弹,就说打出去了,这很正常吧?

    不小心掉了一挺机枪,步枪,这也没毛病吧?你们蝗菌自己也给革命军送武器装备的啊。

    什么你说在黑市发现了?那肯定是革命军干的!

    当时黑市行情非常混乱。

    革命军在这个时期,反倒是成了市场调解员。

    机枪三四万一挺,子弹四毛一发,了解一下?

    为了买枪械子弹,抗战后期,革命军内部都卷了起来。

    甚至相互抬价截胡,在总部打小报告,就是为了有武器弹药打仗。

    到了后期,眼看鬼子要完蛋了,某汪大汉奸,直接让亲戚和革命军谈大单军火生意。

    鬼子自己也是疯狂倒卖。

    这又是一些离谱的事件了。

    后世时间线的革命军,一步步走来,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天上掉馅饼一样的非正常的后世国家支援。

    是真的将所有人震惊的头皮发麻。

    大家看到一箱箱子弹摆在眼前,都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现在后世国家支援的子弹,正是革命军自己,曾经一点点完成的奠基。

    如今让革命军少走几十年弯路,这也没毛病。

    “那个蜂窝子有五百门?迫击炮有两千门?”

    “十万发那个火箭弹,十万发迫击炮炮弹?”

    听着丁伟继续报菜名,战帅他们脑子都有些宕机了。

    抗战时期,因为我们国力弱,工业能力弱。

    没能力制造身管火炮,也就是山炮,野战炮,榴弹炮,加农炮等重炮。

    75毫米这种小水管,放在欧美,那就是团营一级的入门炮,低端炮。

    可放在反动派政府这里,竟然被称之为,重炮!

    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反动派政府军队的身管火炮只有五百门。

    这五百门火炮,对应的是两百万正规军。

    华夏泱泱大国,出现这种离谱的事情,怕是现代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后世普通人,只知道正面战场打得很艰难,牺牲很大,很壮烈。

    似乎除了艰难,壮烈,就没法描述解释其他事情了。

    但为什么艰难,为什么壮烈,那你别问。

    要知道咱鞑清洋务运动之后,直到大清灭亡,那可是制造了四千多门各种类型的身管火炮,甚至还能造巡洋舰。

    哪怕很多都是碳素钢的低质量火炮,甚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可那也是在提升数量,发展重工业,军工行业。

    北洋军阀时期,直奉战场上,还出现过海陆空协同作战,炮兵装备比例远远超过反动派政府军队。

    等服务于帝国主义的反动派买办政府一上台,反而开了历史倒车,造不出来身管火炮了。

    不仅造不出炮,还嫌弃鞑清的碳素钢炮,嫌弃北洋军阀购买的一战淘汰货。

    对抗鬼子时,反动派政府军队真正主要的重火力,是制造难度较低的迫击炮。

    因为眼高手低,觉得迫击炮这种营一级的火力武器,配不上高贵的反动派军队,他们该向欧美国家靠齐,然后就出现了缺少炮兵编制的德械水壶师。

    更恐怖的是,一个泱泱大国,在抗战前,迫击炮的年产量只有几十门,因为反动派政府的逆天操作,还将生产人员给辞退,生产线给砍了。

    在打革命军的时候发现火力不够,光头这才想着提高迫击炮产量,提升到每年生产两百多门,炮弹十来万发(炮弹能够激发率只有60%)。

    在抗战时期,被鬼子打急了,年产量提升到了七百门。

    看着似乎不错。

    可迫击炮是制作最简单,科技含量最低的火炮。

    哪怕是小作坊手搓,拥有半壁江山的反动派政府,也不至于一天才生产两门。

    从反动派政府成立,到抗战结束。

    反动派政府拥有的迫击炮数量,总的也不过一万门出头左右。

    抗战时期仅仅是生产了七千多门。

    其他几十年时间,就没想着多生产点用以国防力量,就特么离谱……

    看着就不像是一个四万万人的泱泱大国该有的国防装备。

    到抗战结束,反动派政府军队达到了峰值五百万人。

    然而身管火炮,通过进口,仿制,缴获,也只有两千门不到。

    同等比较鬼子,别人一年生产九千门,从三七年持续到四四年都是这个产量。

    而到了五三年时期,革命军政府年产各类型火炮1.1万门。

    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光头掌控的反动派政府,真的是正经的政府吗?真对得起正面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壮烈军人吗?

    现在丁伟先头部队支援过来的迫击炮有两千门。

    相当于五百万反动派军队之中,迫击炮数量的五分之一。

    如果算上李云龙部,刘,贺总指挥四个军的迫击炮数量。

    怕是超过五千门,达到反动派军队的一半迫击炮数量了。

    就这十万人不到,火力能够堪比光头两百五十万军队。

    这还不包括蜂窝子107,以及接近五千支的四零火火箭发射器。

    战帅这第一军,号称全军最强火力的迫击炮连,只有八门迫击炮。

    炮弹是刚刚缴获不久的六百发。

    最近反围剿,还用了不少。

    现在估计还有个两百发炮弹。

    如今听到丁伟带来了的炮弹有二十万发以上。

    战帅他们听了之后是什么表情?

    谁能相信,革命军能够有这种恐怖数量的弹药量?

    这是何等离谱?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