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1935年1月,黔北遵义寒气刺骨。城中一栋二层小楼里,灯火彻夜未熄。古月披着褪色的军大衣,指尖烟卷明灭不定。他的目光扫过与会者疲惫的面容,声音在狭小的会议室里沉沉回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问题不在战士们身上,而是指挥方针出了偏差。”博咕欲言又止,最终在众人凝重的注视中垂下眼帘。张闻天起身时椅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完全赞同古月同志的意见。赤军已到存亡关头,必须纠正错误路线。”
三个昼夜的激烈争论,决定了这支队伍的未来走向。当会议确认古月在党和赤军中的领导地位时,窗外正飘着绵绵细雨。苏林与古月并肩立在窗边,望着雨丝浸润的青瓦:“往后的路,只怕更难走。”古月将烟蒂按灭在窗台上:“再难,也比坐以待毙强。”
五月的大渡河奔腾咆哮。赤一军团先头部队抵达岸边时,只见对岸碉堡密布,所有渡船皆被敌军控制。参谋长向林中虎报告时眉头紧锁:“水流太急,强渡恐怕……”林中虎举起望远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传令下去,就是泅渡也要过去。”
在临时指挥部里,古月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泸定桥的位置:“这里是唯一生路。”军父沉吟道:“守军拆除了大半桥板。”古月直起身子:“派赤四团去。告诉他们,这是关系全军存亡的一战。”
五月二十九日,铁索寒光凛冽。二十二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攀索前行,湍急的河水在脚下翻涌。不断有人中弹坠入激流,幸存者却依旧向前。突击队长率先跃上对岸桥头,嘶吼声穿透硝烟:“为了华夏前进!”当赤旗终于在彼岸升起,许多历经百战的老兵都抬手抹了把脸。
六月,赤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欢庆的锣声未歇,战略分歧已然显现。张国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北上?那是自投罗网!成都平原物产丰饶,正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去处。”古月耐心劝解:“国同志,北上是为了抗日。如今民族危亡系于一线,我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
这场争论尚未平息,《八一宣言》已通过秘密渠道传遍大江南北。燕京校园里,学生们借着路灯传阅油印小报:“共和说得对!当前首要就是团结抗日!”魔都寓所中,周树人在日记里写下:“见《八一宣言》,言辞恳切。若能促成一致对外,实乃民族大幸。”
消息传到金陵,校长将文件重重拍在案上:“那边人这是要收买人心!”
九月,军队抵达甘南天险腊子口。四团再度受命攻坚,团长在战前动员时声音沙哑:“突破这里,北上抗日的路就通了!”鏖战终日,当最后一个火力点被拔除,夕阳正好映照在战士们沾满硝烟的脸上。
与此同时,张国率部南下。分别时,师爷与他的手紧紧交握:“望早日重逢。”张国默然转身,走进南行的队伍。
十月,陕北吴起镇的黄土坡上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战士们相拥而泣,古月站在土梁上望着这支九死一生的队伍,眼中有光闪烁。徐海东快步走来:“陕北军队欢迎中央军队!”古月紧握他的手:“感谢同志们保留了革命火种。”
简单的会师晚会上,篝火映红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这一年零两天的远征,跨越两万五千里,终于在此刻暂告段落。
十二月九日,北平街头寒风如刀。数千学生高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横幅冲破军警封锁。水龙冲不散激昂的人潮,“华夏人民团结起来”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这场救亡运动很快燎原般席卷全国。
在陕北瓦窑堡的窑洞里,中共中央会议正在进行。古月指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当前首要任务。”而在金陵,《何梅协定》的签署引发朝野震动。就连国民党内部也传出质疑:“委座此举意欲何为?”
那个深秋的雨夜,李宇轩站在办公室窗前。远雷滚过天际,雨点敲打玻璃的声音让他想起齐鲁旧事。多年前与校长并肩北伐的岁月历历在目,而今却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大转移中分道扬镳。
“少东家,非是宇轩违命,我不惧死。”他轻声自语,“只是我生于这片土地啊。”
窗外,雨点终于敲响了玻璃。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