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努力、奋斗!”李木槿给自己打气,站起来,开始打扫战场,将外间的木门关好,正厅的屋子扫干净簸箕归还原位,简单擦洗了一遍身子,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将脏衣服放在洗衣盆里。
“衣服就明天找个时间洗。”
李木槿实在干不动了,已经完全被榨干。
她低头左右闻了闻:“用水擦了,身上应该没什么味道吧?”
她不嫌弃自己。
可担心熏着两个娇贵的小东西了。
“嗯,没有,我觉得没有!”
上床。
睡觉。
一觉睡到大天亮。
她睁眼,被亮光刺激得眯起了眼睛,下意识摸向旁边,摸了个空。
“嗯?!!!”
她心里一跳,赶忙撑起身子看过去:平平和安安睡觉的地方一个人也没有。
人呢?!
肯定不会是自己下的床。
那就是,有人进来抱走了。
娘进来了!
她赶忙看向外间,大门紧闭,从外面看完全看不出来想象不出来里面挖得一片狼藉。
除非,王氏进去看了。
但,李木槿觉得她不会。
因为,她迷信。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庆幸:“还好,我将屏风架藏到了床底下。”
外间太脏了,屏风架无处安放。
这毕竟是六十两的大活儿,该有的职业素养还是要有的。
也没磨蹭。
穿上衣服出了房门。
她抬头看天,现在大概是辰时二刻(七点半),她睡了有两个时辰左右。
正堂。
王氏和李当归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正在喂他们吃米粥。
平平和安安六个月了,除了喝奶,可以尝试喂些辅食了。
李当归:“起来了。”
王氏笑骂:“你这娘当得可真心大,两个孩子饿得哇哇哭,你睡得喷香,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还在打噗汗!”
李木槿尴尬的咧嘴。
她打呼了?
果然是太累了。
要知道,她睡觉是不打呼的。
这话没法接……也得接:“是、是我昨晚上熬夜做绣活儿,睡得有些晚,一时睡得太死了,我下次注意。”
王氏一愣:“不是有半年时间吗?怎么这么急?”
李木槿:“观音像费时,我想着多做点儿。”
“这样啊。”
王氏建议:“那要不,最近让平平安安晚上和我们睡?”
李木槿一想也行。
这样,她就不用分心了……不,不行。
这两个小家伙,半夜总要醒,爹娘他们肯定也要跟着醒,容易暴露自己……
“算了。”
她摇头:“我以后早些睡就是。”
王氏:“也行,你自己看着办。”
吃过早饭。
李木槿想着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主动揽下了洗衣服的活儿。
正往大门外走。
王氏不解的声音响起:“这簸箕上面怎么这么多泥土?我记得,昨天不是这样的呀?”
赵氏疑惑:“哪儿呢?”
“还真是……也许,是公爹拿去干了什么吧。”
李当归已经去地里了。
王氏:“估计是,这老头子,真是的……”
李木槿缩了缩脖子,加快步伐逃离了院子。
爹,让你替我背黑锅,对不住了,我也不想的嘿~
……
接下来。
李木槿生活十分规律且忙碌。
每隔一日去镇上买粮食四百八十斤;每天白天补觉、带娃加刺绣,有空去山里把今日情报的东西拿到手,晚上挖地窖。
就这样。
时间来到了八月半。
这个月她总共得了四个绿色情报、一个蓝色情报:四个绿色情报分别是:黄芪十株、三七六株、野兔子一窝六只、傻狍子一只;蓝色情报是一个从麋鹿头上换下来的鹿茸。
最值钱的就是鹿茸。
鹿茸有治疗心血管疾病、促进伤口愈合、治疗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补肾壮阳等功效。
一斤鹿茸药铺收购价为二十五两银子。
李木槿捡到的鹿茸,足足有两斤六两重,能值六十五两银子。
不过。
她没卖。
这东西是好东西。
金疮药里面就是加了鹿茸。
留着,日后要是谁受了伤,是能救命的。
她特意去买了一个盒子,小心装了起来,和装人参的盒子放在一起。
至于其他的。
黄芪、三七都不多,留在家里晒干等多了一起买。
野兔子和野袍子家里做来吃了。
她每天劳动强度大,一定得多吃肉,补够油水。
……
丑时(凌晨一点钟)。
李木槿倒掉最后一车泥土,返回卧室,站在外面,看着里面的大坑,成就感满满:“没想到,一个月就挖好了。”
八米长、四米宽、三米高的地窖,她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
“最困难的一步完成。”
她喃喃自语:“接下来,就是封顶了。”
这个地窖足够大,她技术不是很好,就直接在地上挖了一个长方形大坑出来,这直接铺上地板,地板不够长,而且,中间容易塌。
必须要封顶。
封顶怎么封?
很简单。
和修房子一样。
砌砖。
前几天,她已经去烧砖坊订购了一千块青砖,送到镇上宅子里。
之后,她找个时间用大黄运回来。
现代砌砖常用的水泥的配方她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用糯米来砌砖,坚固得不要不要的。
……
翌日。
李木槿吃过早饭,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
李厚朴回来了。
李当归也没去地里。
一家人嗑着南瓜籽聊天。
李当归看着屋外的雨,露出了笑:“今年是个丰年。”
“是啊~”
王氏深以为然:“今年的雨水足,又下的恰到好处,地里需要雨的时候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没雨,上一季稻子产量就高,这一季,我看要更高。”
李厚朴:“要是年年都这样就好了。”
“……”
大家都很高兴。
李木槿面上跟着笑,心里暗暗叹气:丰年?不过是黑暗前的狂欢罢了。
要不是有系统,她怎么也不可能相信,这么风调雨顺的地方会出现大旱。
一开始。
她有想过,一家提前搬离这个地方,躲开干旱。
可认真考虑之后,不现实。
一,她无法解释自己怎么知道有三年大旱,根本无法说服家里人;二,鱼复县大旱,其他地方就是好的吗?这根本无法保证。
所以,还不如呆在熟悉的地方,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随机应变。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