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冷宫签到十年,我成了开国女帝 > 第十五章 疫区显圣,军心初附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朔方城的冬夜,风像裹着冰碴子的刀子,刮过青石街道,发出呜呜的怪响。栗晓燕暂居的小院里,炭盆烧得噼啪作响,总算驱散了些许寒意。惠儿喝了孙医官开的驱寒汤药,沉沉睡去,脸上恢复了几分血色。

    栗晓燕却没有睡意。她坐在窗边,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仔细研究着孙医官留下的几份军中医药记录。北疆的医疗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简陋,除了瘴疠(疟疾),风寒、外伤感染、以及各种因恶劣环境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才是军中非战斗减员的主因。黄花蒿药固然重要,但若能解决这些更普遍的问题,她在北疆军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她正沉浸在对几种常见草药配伍的推演中,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接着是侍卫低声的通报:“世子到。”

    萧煜披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肩头还落着未化的雪屑。他脱下厚重的披风,露出里面墨色的劲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这么晚,打扰栗先生了。”他在栗晓燕对面坐下,自己动手倒了杯热茶,一饮而尽,驱散着体内的寒气。

    “无妨。”栗晓燕放下手中的记录,“世子深夜前来,是有要事?”

    萧煜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那些医药记录上,语气带着几分沉重:“刚接到军报,西线的一个哨卡爆发了疫病,不是瘴疠,像是某种急症,上吐下泻,已经倒下了几十个弟兄,军医束手无策。孙医官年纪大了,不堪长途跋涉,我明日要亲自带人过去看看。”

    栗晓燕心中一动。机会!这正是她展现价值的大好时机!

    “是什么样的症状?具体描述一下。”她立刻追问,语气专业而冷静。

    萧煜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但还是详细描述了军报上的情况:发病急,高热,剧烈呕吐腹泻,脱水严重,传染性似乎很强。

    栗晓燕一边听,一边快速在脑中检索着系统数据库里的信息。结合症状和北疆的环境(可能是水源污染或食物中毒引发的急性肠胃炎或霍乱?),她迅速有了几个初步的判断和应对思路。

    “世子,我或许有办法。”栗晓燕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萧煜,“让我随你一起去。”

    萧煜愣住了:“你去?西线路途艰险,而且疫区危险……”

    “正因危险,才更需尽快控制。”栗晓燕打断他,“我的医术或许不及孙医官经验丰富,但我对一些奇症杂症,有些独特的见解。多一个人,多一分希望。况且,我对防治疫病扩散,也有些想法。”

    她的话语清晰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萧煜凝视着她,似乎在权衡。眼前这个女人,从宫中绝境挣脱,如今又主动请缨深入疫区,她的胆识和背后可能隐藏的能力,一次次超出他的预料。

    “好!”萧煜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当即拍板,“你准备一下,明日拂晓出发。需要带什么药材或器具,列出单子,我让人立刻去备齐。”

    “是。”栗晓燕也不废话,立刻铺纸研墨,写下了一长串药材名称,其中大部分是北疆常见的清热解毒、止泻固脱的草药,但有几味比较生僻,是她根据现代医学知识推断可能有效的。她还特别注明需要大量干净的布匹、石灰以及一口大锅。

    萧煜接过单子,看了一眼,虽然有些药材他不认识,但见栗晓燕条理分明,便不再多问,立刻吩咐手下连夜准备。

    第二天天未亮,一支二十人的精干小队,护送着萧煜和栗晓燕,冒着凛冽的寒风,向西线疾驰而去。栗晓燕依旧作亲兵打扮,但这次,她背上多了一个沉重的药箱。

    越往西走,环境越发荒凉。戈壁滩一望无际,枯草在风中瑟瑟发抖。沿途几乎看不到人烟,只有废弃的烽火台和残破的土墙,诉说着这里的荒凉与曾经的战事。

    两天后,队伍抵达了那个爆发疫病的哨卡。还没靠近,就闻到一股混杂着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恶臭。哨卡用简陋的木栅栏围着,里面搭着几个帐篷,死气沉沉。看到世子亲至,驻守的哨长连滚爬爬地迎出来,脸色蜡黄,眼窝深陷,显然也染了病,只是症状较轻。

    “世子!您怎么亲自来了!这里危险!”哨长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萧煜脸色铁青,看了一眼栅栏内横七竖八躺着的士兵,问道:“情况怎么样?军医呢?”

    “军医……军医也倒下了!”哨长绝望地说,“已经死了五个弟兄了,剩下的也都……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栗晓燕不等萧煜吩咐,已经戴上事先准备好的、用多层棉布缝制的简易口罩(她让惠儿连夜赶制的),快步走进栅栏内。萧煜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士兵们蜷缩在单薄的被褥里,面色灰败,嘴唇干裂,身下是污秽不堪的排泄物,呕吐物溅得到处都是。呻吟声、哭泣声微弱而绝望。卫生条件极差,疫情显然已经失控。

    栗晓燕强忍着生理上的不适,蹲下身,开始检查病人的情况。她仔细观察他们的舌苔、眼窝凹陷程度、皮肤弹性,询问症状细节。结合观察,她基本确定,这极大概率是水源污染引发的霍乱或严重的细菌性痢疾!

    “立刻按我说的做!”栗晓燕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第一,将所有病人按症状轻重分开隔离!症状最重的集中到那边空地上,搭起新帐篷!第二,立刻焚烧所有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的衣物!第三,派人去上游检查水源,所有人,包括没生病的,一律只喝烧开的水!第四,准备大量淡盐水,给所有病人,尤其是脱水严重的,想办法灌下去!能喝多少喝多少!”

    她一连串的命令清晰明确,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让原本慌乱无措的士兵们下意识地听从。萧煜也立刻下令,让手下亲兵协助执行。

    栗晓燕则打开药箱,取出药材。她将带来的草药按比例配伍,有的煎成汤药,给症状较轻的病人服用;有的研成粉末,让腹泻严重的病人冲服。对于那几个已经严重脱水、濒临死亡的士兵,她更是亲自上前,不顾污秽,用自制的简易漏斗(用干净的竹管和布制成)一点点给他们灌入温热的淡盐水和浓药汁。

    她的动作麻利而专注,仿佛完全忘记了周围的恶臭和危险。萧煜站在一旁,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看着她那双在污秽中依然稳定操作的手,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这个女人,再一次让他感到意外。

    接下来的几天,栗晓燕几乎不眠不休。她穿梭在病患之间,观察病情变化,调整药方。她强制要求所有接触病患的人必须戴口罩,勤洗手(用她特制的草药皂荚水)。她甚至指挥士兵用生石灰在营地周围洒出隔离带。

    她的方法起初遭到了一些老兵油子的私下嘀咕,觉得这女人净整些没用的花架子。但很快,效果显现了。病人的呕吐腹泻症状开始得到控制,脱水情况逐渐缓解,最重要的是,疫情没有再继续扩散!那几个濒死的士兵,竟然也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当第一个重症士兵能够虚弱地坐起来,喝下一碗稀粥时,整个哨卡的气氛都变了。士兵们看向栗晓燕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变成了由衷的感激和敬畏。

    “栗先生……不,栗神医!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们弟兄的命!”哨长带着痊愈的士兵,齐刷刷地跪在栗晓燕面前,声音哽咽。

    栗晓燕疲惫地摆了摆手,脸上却露出了抵达北疆后的第一个真心的笑容。这种凭借自身知识和能力,实实在在挽救生命的感觉,与在宫中勾心斗角的感受截然不同,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萧煜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中震动不已。他原本带栗晓燕来,更多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没想到,她真的能力挽狂澜!这份医术,这份临危不乱的魄力,以及对军心的凝聚作用,价值远超他的预期!

    返程的路上,气氛轻松了许多。萧煜主动策马与栗晓燕并行,语气也温和了不少:“这次,多亏你了。回去后,我会向父王禀明你的功劳。军中医官一职,虚位以待。”

    栗晓燕却摇了摇头:“世子,我志不在此。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但我更想做的,是防患于未然。”

    她看向萧煜,目光灼灼:“此次疫病,根源在于卫生条件和饮用水源。北疆苦寒,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将士们的生存环境,类似的悲剧还会重演。我有些想法,关于如何建立更完善的营区卫生条例,如何寻找和净化水源,甚至……如何利用北疆特有的药材,制作一些能预防常见病的药囊、药汤,分发下去。”

    萧煜认真地听着,眼神越来越亮。栗晓燕的想法,不仅切中要害,而且极具前瞻性。这已经超出了单纯医术的范畴,涉及到了军队的后勤管理和长期战斗力维持!

    “好!回去之后,你详细写个章程出来,需要什么,尽管开口!”萧煜毫不犹豫地支持。

    回到朔方城,栗晓燕救治西线哨卡的事迹已经像风一样传开了。“栗神医”的名号不胫而走。军中将士再见到她时,眼神里充满了尊敬,甚至连那些原本对她这个“外来户”心存疑虑的将领,态度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栗晓燕没有沉浸在赞誉中,她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她结合现代公共卫生知识和北疆实际情况,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北疆军卫生防疫条陈》,从个人卫生、营区环境、水源管理、到疫情预警和隔离措施,都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同时,她开始指导军中的药师和工匠,批量制作预防风寒、腹泻的药囊和消毒用的药水。

    萧煜将她的条陈呈报给了镇北王。不久,镇北王亲自下令,在全军推行栗晓燕制定的卫生条例,并拨出专款,支持她开展防疫药材的制备。

    栗晓燕终于在北疆真正站稳了脚跟。她不再仅仅是一个依靠萧煜庇护的逃亡皇后,而是凭借自身价值,赢得了尊重和不可或缺的地位。她开始拥有自己的小小团队(几个对她心悦诚服的军医和药师),有了独立运作的空间(一座专门用于药材加工的小院)。

    生存率的光标,在她脑海中,稳稳地提升到了8.5%。

    站在朔方城高大的城墙上,望着北方苍茫的群山和广袤的草原,栗晓燕知道,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宫廷的阴谋诡计已成过往,在这片充满蛮荒与生机的土地上,她将用知识和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力量。

    而遥远的南方,宇文擎的阴影依旧存在。但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拥有足够的力量,回去,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