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飞来的儿子 > 第67章 幕后黑手的初步浮现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清晨六点,城市还在沉睡,街道上只有零星的清洁车缓缓驶过,洒水声在寂静中轻轻回荡。楼宇之间,一扇窗透出微弱却坚定的光——是亚瑟书房的灯。

    他坐在书桌前,背脊挺直,像一根绷紧的弦。电脑屏幕泛着冷白的光,映在他略显憔悴的脸庞上,眼底有青黑,但眼神锐利如刀。数据流在终端窗口不断滚动,绿色字符如同暗夜中的密码洪流,无声地揭示着某种被刻意掩埋的真相。昨夜小亚明熬到凌晨三点,终于将最后一段加密信息解码完成,原始日志刚刚导入分析系统,自动比对程序正在运行。

    亚瑟的目光停在屏幕上那三笔异常转账的终点账户名上:“北辰资本”。

    四个字,像一枚钉子扎进他的记忆深处。

    他没有立刻动作,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在确认这是否是一场巧合。可他知道,这不是。商业世界里,哪有什么偶然?尤其是涉及百亿级项目的资金流向,每一分钱都有它的轨迹和意图。

    三年前的那一幕,骤然浮现眼前。

    并购案听证会上,北辰资本代表陈立远穿着剪裁精良的深灰西装,站在投影幕布前,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这个市场不需要犹豫的人。亚瑟先生,你挡了我的路,迟早要出局。”他说这话时,目光直视亚瑟,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可那双眼睛,冷得像冬夜结冰的湖面。

    当时会议室一片沉默,股东们神色各异,有人皱眉,有人低头记录。亚瑟没反驳,只点了点头。项目最终被截胡,对方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注资交割,而原本卡壳的资金链竟一夜之间畅通无阻。业内传言四起,说是有“背景”撑腰,可查无可查,最后只能归为“资本运作能力强”。

    亚瑟那时选择了退让。不是怕,而是判断局势未明,硬碰只会两败俱伤。他以为那是竞争的终点,如今看来,那不过是风暴前的第一道雷声。

    他伸手点了根烟,火光在昏暗中闪了一下,随即被掐灭在玻璃烟灰缸里——他从不在书房久留烟味,尤其不愿让艾迪闻到。但他需要这一瞬的清醒,来压住心头翻涌的情绪。

    鼠标轻点,他调出了三年前的档案压缩包。层层权限验证后,一份PDF缓缓加载出来:《FZ-917项目尽调报告》,附件包含股权结构图、资金审批流程、关键人物访谈记录。他一页页往下翻,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北辰资本当时的实际控制人确实是陈立远,公开履历写着“已于2021年正式退出企业管理,转为顾问身份”。可就在最近三个月,这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离岸基金突然活跃起来,频繁进行跨境资金划转,操作时间多集中在深夜或节假日,刻意避开监管高峰。

    更让他瞳孔微缩的是,这些资金流动路径,与华侨托投资基金挪用案中的洗钱模式高度重合——同样的跳板公司、相同的结算银行、甚至连中间代理人的名字都出现了两次交叉。

    这不是模仿,这是同一个人的手笔。

    他还记得线人三天前发来的那段加密通讯。经过语音反向降噪处理后,一句短短的话浮出水面:“亚瑟快动了,先把他名声打烂。”

    声音被变调处理过,机械感明显,但语序节奏、关键词前置的习惯,让他几乎瞬间锁定目标。陈立远说话从来不喜欢铺垫,总是直击要害;而且他惯用“打烂”这种粗粝词汇形容舆论战,而不是“削弱”或“影响”。

    亚瑟闭上眼,脑海中勾勒出对方的策略脉络:第一步,通过匿名爆料引导媒体发酵,抹黑他的操守与能力;第二步,切断上下游合作方的信任链条,制造孤立效应;第三步,在他陷入被动时突然出手,低价收购核心资产,完成市场清洗。

    整套计划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表面看是财务危机,实则是精心策划的心理战与生态围剿。

    他打开新文档,开始整理证据链。左侧是资金流向图,用不同颜色标注跳转节点;中间是通讯时间线,精确到分钟级别的时间戳串联起可疑行为;右侧则是历史交集对照表,列出他与陈立远在过去十年间的所有接触场景——会议、谈判、饭局、媒体对谈……

    三条线,最终汇聚在一个坐标点上:2024年3月,北辰资本重启运营的当天,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证监会稽查局,指控亚瑟团队涉嫌内幕交易。紧接着,两家财经自媒体同步发布深度报道,标题耸动,《昔日行业标杆,是否已成资本蛀虫?》

    节点吻合,动机清晰,行动轨迹完整。

    虽然目前仍缺乏直接证据证明陈立远下达了指令,但整个逻辑闭环已经成型。法律意义上或许尚不足以立案,但在实战层面,这已是足够发起反击的信号弹。

    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规律的“嗒、嗒”声。这习惯从小就有,每当他在思考关键决策时,身体总会自发做出这个动作。母亲曾说,这是脑子在“踩油门”。

    门外传来细微响动,木地板轻微吱呀了一声。是艾迪起床了。

    她走路一向轻,像是怕惊扰什么。走廊尽头的卫生间亮起灯,水流声响起,接着是厨房水壶烧开的鸣笛。几分钟后,脚步声再次靠近,门缝下投进一道暖光。

    一杯温热的豆浆被轻轻放在书桌角落,杯底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便条纸。亚瑟展开一看,上面是熟悉的字迹:“别熬太狠。你不是铁做的。”

    他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却没有笑。他知道她是故意不说破,不想让他觉得被监视或打扰。但她一直都知道他在做什么,也知道他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手机震动了一下,显示时间为七点十分。他拿起笔,在笔记本空白页写下三行字:

    幕后黑手——陈立远。

    动机:报复 + 市场清洗。

    手段:金融操控 + 舆论压制。

    字迹工整,毫无颤抖。写完后,他合上本子,拨通私人律师周正的电话。

    “今天下午三点,我需要见面。”

    “好,老地方?”

    “不,换个安全屋。带齐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材料准备清单。”

    “涉及什么级别?”

    “重大商业阴谋,可能牵连境外资金与媒体共谋。”

    “……明白了。不能电话说?”

    “不能。当面谈。”

    挂断电话,他将打印好的资料逐份装入黑色防水文件夹,封面贴有防伪标签,内层加装RFID屏蔽层。输入六位数密码,将文件夹锁进书房保险柜底层抽屉。动作稳健,没有一丝迟疑。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不再是一个被动防御的企业管理者,而是一名进入战备状态的指挥官。每一个步骤都可能被监听、被追踪、被预判。所以他必须更快、更准、更隐蔽。

    上午十点零七分,邮箱提示音响起。

    一封来自未知地址的匿名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顶部,标题是:“FZ-917-Δ账户补充信息”,发件人显示为乱码字符。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大小仅1.2MB。

    亚瑟戴上降噪耳机,连接物理隔离的备用设备,反复检查网络环境安全后,才按下播放键。

    里面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语速极快,带着职业性的冷静:“……账户跳转通过马绍尔群岛壳公司‘Oceanic Trust Ltd’中转,最终进入北辰旗下‘星海二期’基金。操作指令来自编号L9终端,权限等级为最高级。签字人为陈立远本人,电子签名经双重认证通过,时间戳为UTC+8,4月3日凌晨1:17。”

    录音只有四十七秒,背景安静得近乎真空,没有任何环境杂音,说明录制地点极为私密,极可能是内部监控录音或会议备份泄露。亚瑟反复听了三遍,确认语音逻辑严密,术语准确,不像是伪造或拼接。

    更重要的是,L9终端——那是北辰总部核心决策室的专属操作台,仅限实际控制人及董事会特别授权人员使用。普通高管连靠近都需要登记。

    他迅速将内容复制到加密文档,标记关键词,设置访问权限为“仅限本人生物识别解锁”。随后将音频另存为三份,分别上传至位于瑞士、新加坡和冰岛的独立云端服务器,启用端到端加密传输协议。

    做完这一切,他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角。

    楼下街道一如往常:快递员蹲在门口填写单据,邻居牵着金毛犬慢悠悠走过,便利店老板正擦拭招牌。阳光斜照在柏油路上,反射出细碎光芒。一切平静得像一幅画。

    可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变了。

    这场博弈,早已超出商业竞争的范畴。它关乎尊严、生存,以及那些因信任他而卷入其中的人们的未来。

    中午十二点十八分,艾迪端着餐盘进来,红烧排骨配清炒芥蓝,还有一碗刚煲好的莲藕汤。她把饭菜放下,没说话,只是顺手把筷子递过来。

    亚瑟摇头,“没胃口。”

    “你一早上没吃东西。”

    “我不饿。”

    “你在查谁?”

    他抬眼看向她。

    阳光从侧窗洒进来,落在她的发梢和肩头,整个人像是镀了一层柔光。她穿着素色棉麻衬衫,袖口挽到手肘,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脸上没有妆容,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她不是那种会尖叫或崩溃的女人。她是那个在他最艰难时期默默接手家庭事务、安抚孩子情绪、甚至替他挡住媒体围堵的人。

    “一个老对手。”他说。

    “以前有过节?”

    “不止一点。”

    “现在他对你动手了?”

    亚瑟点头,声音低沉:“不只是钱的事。他在毁我的信用,切断我的合作渠道。如果我不反击,接下来就是全面崩盘。”

    艾迪坐下,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目光始终没有回避。“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走法律程序,收集证据,申请资产冻结和调查令。同时联系监管机构,提交初步材料。”

    “他们会信吗?”

    “不一定。但我有时间线,有资金路径,还有内部消息佐证。只要流程合规,他们就必须受理。”

    “如果他们压下来呢?”

    这次,亚瑟沉默了几秒。

    然后他说:“那就公开。”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窗外风吹动窗帘,桌上的豆浆早已凉透,杯壁凝出一圈淡淡的水渍。

    艾迪没眨眼,也没退缩。她只是轻轻说了句:“你需要我做什么?”

    “不用你做什么。”

    “别骗我。”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小亚明熬夜帮你跑数据,亚菲偷偷查报道源头,连司机都知道最近要换路线。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扛?我们早就被卷进去了。”

    亚瑟喉咙动了一下,像是吞下了某种沉重的东西。

    “我不是要插手你的调查。”她说,“但你可以让我帮你挡外面的事。应酬我可以推,发布会我可以代你出席,媒体关系我也能帮你盯。你在前面打仗,总得有人守住后方吧?”

    他依旧没说话。

    “你说不能让我卷进来。”她继续说,“可孩子呢?他们已经在了。我们早就不是旁观者。”

    这句话落下,书房一下子安静了。连空调的嗡鸣都似乎消失了。

    亚瑟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节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白。他想起昨晚洗澡时镜子里的脸——胡子拉碴,眼下乌青,眼神却依然不肯熄灭。他也想起早上助学项目的孩子递给他的一封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叔叔,我长大也要查坏人,把他们都抓起来。”

    原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变了。不再是被动防御的状态,而是清楚地知道敌人是谁,目标在哪,该怎么打。

    “下午我要见律师。”他说,“之后可能会启动一轮对外回应。”

    “你需要发声平台?”

    “如果有可靠的媒体渠道,最好。”

    “我来安排。”

    “可能会有风险。”

    “我知道。”

    她站起来,顺手收走空碗。走到门口时停下,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只管往前走,家里的事,交给我。”

    门关上后,亚瑟坐了很久。阳光慢慢移过地板,从书桌边缘爬上了墙面。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本全新的硬皮笔记本,封面没有任何标识。

    翻开第一页,他写下一行字:

    从今天起,不再被动应对。

    笔锋有力,墨迹深沉。

    他重新打开电脑,调出资金图谱,开始标注下一步要追踪的关键节点:塞浦路斯开户资料、马绍尔群岛壳公司注册信息、星海二期基金的股东名单、L9终端的操作日志备份路径……一个个标红,按优先级排序,建立追踪任务组。

    两点五十分,他起身换衬衫,系领带。镜子里的男人脸色依旧疲倦,但眼神沉稳,下颌线条绷紧,透出一股久违的决意。

    他拿起公文包,仔细检查了一遍文件是否齐全,保险柜钥匙贴身收好。

    刚拉开书房门,看见艾迪站在走廊,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她走过来,把袋子放进他公文包的夹层。

    “这是什么?”

    “我整理的。”她说,“几个认识多年、能信的记者和主编联系方式。都在娱乐和财经口,平时采访过我几次,没乱写过东西。”

    “你不该掺和这些。”

    “我已经掺和了。”她看着他,“而且,我不想看你一个人背所有压力。”

    亚瑟没再推辞。他拉上拉链,点点头。

    “等你回来。”她说。

    他出门下楼,司机已经在车旁等候。车子启动,缓缓驶出小区。后视镜里,艾迪的身影慢慢变小,最后消失在拐角。

    车内很安静。亚瑟靠在座椅上,手放在公文包上,能感觉到夹层里那张纸的存在。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但他终于看清了对手的脸。

    车子转入主路,阳光斜照进车窗,落在他的侧脸上。他闭了会儿眼,又睁开,目光落在前方。

    公文包里的纸条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人反复折过又展开。

    就像一颗悄然点燃的引信,正朝着风暴中心,稳步前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