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飞来的儿子 > 第55章 亚瑟承诺的坚定决心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亚瑟坐在驾驶座上,手指还搭在方向盘边缘,指节微微泛白。窗外的银灰色轿车早已驶远,尾灯在暮色里缩成两个暗红的点,最终消失在街角。他没有发动车子,也没有看后视镜一眼。夜风从半开的车窗灌进来,带着初秋特有的凉意,拂过他的脖颈,却没能吹散心头那团沉甸甸的滞涩。

    他从西装内袋掏出那张纸条,边缘已被体温浸得微潮。三个词静静躺在泛黄的便签纸上:华侨信托、离岸代持、马尼拉中转。字迹潦草,像是匆忙间写就,却像一把钥匙,轻轻撬开了某个被刻意封存的角落。他指尖摩挲着“马尼拉”三个字,仿佛能触到那个雨季夜晚潮湿的空气——三年前,他在菲律宾的一家小旅馆里见过一张类似的文件,当时对方只说了一句:“钱走一圈回来,名字就不一样了。”

    火苗从打火机跃出,舔上纸角。橙红的光映在他瞳孔深处,一闪一颤。纸页卷曲、焦黑,边缘如蝶翼般剥落,灰烬飘落时轻得几乎听不见声音。最后那一小团残渣落在金属烟灰缸底部,像一颗冷却的心脏。他盯着它看了几秒,抬手用拇指轻轻一拂,灰烬散开,无声无息。

    他打开副驾储物格,取出一部黑色备用手机。屏幕亮起,冷光刺破车内昏暗,时间显示下午三点十七分。信号满格,电量89%,一切正常。可他知道,这台设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电话拨通,响了两声便被接起。

    “发布会准备一下。”他说,声音平稳得像在交代日常事务,“主题是‘关于艾迪新剧投资的郑重声明’,两小时后。”

    对方沉默了一瞬。“场地要临时协调,媒体名单也得重新通知……这么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不用。”他打断,“只你我之间安排。”

    挂断后,他将手机放回原处,动作缓慢而克制。然后才缓缓启动车辆,引擎低吼一声,像是压抑已久的回应。车子驶出小路,穿过半个城区。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影掠过车身,斑驳陆离,如同记忆的碎片。红灯亮起时,他望着前方空荡的十字路口,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冬天——她站在大学礼堂后台,穿着不合身的戏服,对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念完最后一句台词,转身对他笑:“总有一天,我会让全世界听见我说话。”

    那时他还不是什么集团掌舵人,只是个穷学生,在校刊写影评,偶然看到她的演出录像,便一路追到排练室门口。她说他听懂了她的沉默。

    车子拐进私人车道,停稳。家中寂静无声,客厅灯没开,连佣人都不知去了何处。他脱下外套搭在臂弯,径直走向书房。推门时,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艾迪正坐在书桌前,低头翻看一叠剧本草稿。台灯的暖光照在她侧脸,勾勒出熟悉的轮廓。她已年过四十,眼角有了细纹,可眼神依旧锋利如初,像未出鞘的剑。听到动静,她抬头看他一眼,眉头微皱。

    “你怎么这个时间回来了?不是说今晚不回来?”

    “临时有事。”他说着,走到书架前站定。

    她放下笔,起身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他的脸。“你脸色不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他说,“就是些工作上的杂音。”

    “我不信。”她的声音轻了些,却更沉,“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你什么时候真觉得‘没什么’?每次你说这话,后面都跟着大事。”

    亚瑟没回头。他的视线落在书架最上层的一本书上——深蓝色封面,烫金标题,《静默之河》,是她第一本诗集。出版那年她还没成名,销量不过三千册,他在签售会上排了两个小时队,只为让她亲笔写下一句赠言:“给那个听懂我沉默的人。”

    后来这本书被无数人引用、解读,成了文艺青年口中的“灵魂共鸣”。可只有他知道,那天她说这句话时,眼里有泪光。

    “这戏是你等了十年的梦。”他终于开口,声音低缓,却字字清晰,“我记得你说过,如果有一天能把它拍出来,就算只演一场,你也认了。”

    艾迪没说话。她知道他说的是哪一部——《蚀光》,改编自她早年创作的话剧,讲述一位女导演在时代洪流中坚持艺术理想的故事。十年前立项失败,五年前重启搁浅,如今第三次启动,却被传出资金链断裂、股东撤资、技术预付款去向不明……

    “我答应过会把它拍出来。”他转过身看着她,目光坚定,“不管谁反对。”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窗外天色渐暗,暮云低垂,压得整座城市喘不过气。艾迪慢慢点头,嘴角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像是释然,又像是确认。

    “那你说话算数。”

    这句话落下后,空气像是松了一寸。亚瑟点点头,转身走向衣柜。他拿出一套深色西装换上,动作一丝不苟:衬衫扣到最上面一颗,袖扣拧紧,领带打好,指尖抚平每一寸褶皱。镜子里的男人神情肃穆,眼神沉静,仿佛即将奔赴战场而非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几点?”艾迪问。

    “五点半。”

    “我去吗?”

    “不用。”他说,“你待在这儿就好。”

    他拎起外套准备出门,走到门口又停下,背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今晚可能真的回不来。”

    艾迪站在原地,没再追问。她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像多年前那个雨夜里,他告诉她“别怕,我在”时的回应。

    发布会设在公司楼下临时搭建的场地。几张桌子拼在一起,背景板印着剧名《蚀光》和主创名单,灯光打得明亮,却照不透人心底的疑云。记者陆续到场,有人低声议论,有人举着相机对准入口,镜头如枪口般森然。

    亚瑟出现时,全场安静下来。他没拿稿子,也没看任何人,直接走上台。皮鞋踩在木地板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每一步都像踏在心跳之上。

    “我在此郑重承诺,”他说,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空间,“艾迪主演的新剧《蚀光》,所有投资将全额、准时、完整到位。任何关于资金不足、项目停摆的说法,均为不实传言。”

    台下有人举起话筒:“有股东提出撤资,这是真的吗?”

    “目前没有任何股东正式提交撤资申请。”他回答,语气平静,“所有出资协议仍在有效期内。”

    “但有消息说,技术预付款存在异常支出,您怎么解释?”

    “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符合合同约定,并经过合规流程审批。”他说,“如果有疑问,欢迎通过正式渠道查询财务披露文件。”

    “可外界都在传,这笔钱根本没进剧组账户。”

    亚瑟看向提问的人,目光如刃。“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这部剧的资金链没有断裂。”他顿了顿,声音沉下一寸,“即使未来出现不可控因素,我也将以个人名义补足缺口。”

    现场一片骚动。闪光灯密集亮起,像风暴前的雷光。

    “您一个人扛得住吗?”另一个记者追问,“万一数额远超预期呢?”

    “那就由我一人承担后果。”他的声音没有提高,却压住了所有杂音,“但项目,不会停。”

    没有人再提问。

    他走下台,绕过人群,穿过侧门进入地下车库。电梯门关上前,他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想追上来,但他没有回头。金属门合拢,隔绝了喧嚣。

    车停在原地,引擎未启动。他靠在座椅上,双手仍握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街灯一盏盏亮起,映在挡风玻璃上,像一条条横线划过眼前,仿佛命运的刻痕。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忽远忽近,像是某种隐喻。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一条短信:

    “资料已收到,请确认接收方式。”

    他盯着那行字,没有回复。三分钟后,他手动删除了整条对话记录,关掉手机,放进抽屉里的屏蔽盒中——那是特制的法拉第笼,能阻断一切信号。

    他重新启动车辆,调转方向驶向城东。车行二十分钟,拐进一栋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他停好车,步行至安全通道,乘电梯直达顶层。指纹解锁,门开,办公室灯还亮着。

    助理看到他进来有些惊讶,问是否要安排会议记录。

    “不用。”他说,“把最新一期的预算表打印一份给我。”

    助理离开后,他在办公桌前坐下。墙上挂着一幅画,是他多年前写的一首诗的手迹放大装裱而成。诗句早已被人淡忘,但那天他说的话还有人记得——“有些事,开始就不许退。”

    纸张送来后,他一页页翻看。第三方合作方名单列在附录第三页。他用笔圈出三个名字:光影纪元、恒远文化、星桥制作。

    笔尖顿了一下,在“星桥制作”旁边画了个小三角。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助理探头说艾迪刚打了电话来,问他还好吗。

    他说知道了,让她回去休息。

    助理走后,他合上文件夹,打开电脑新建文档。输入标题时,手指停顿了一瞬。

    屏幕上出现四个字:资金溯源。

    光标闪了两下,他开始打字。第一行写的是:“七百万技术预付款,审批时间与合同签署间隔不足十二小时,存在非正常操作窗口。”

    写完这一句,他停下,调出邮件系统。收件人栏空着,主题栏也空白。他在正文里敲了一串数字字母组合:7M3X-K9P2-R1N8

    那是加密密钥的片段,只有特定程序才能还原。

    还没发送,就删掉了。

    他退出邮箱,关闭电脑,把文件夹锁进抽屉。起身时顺手拉下了百叶窗的绳索,叶片缓缓合拢,将城市的灯火一寸寸割裂。

    整层楼只剩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夜景,远处高楼灯火连成一片,像一片永不熄灭的星海。某一栋楼顶的广告牌正在切换画面,蓝光一闪而过,照在他脸上,映出一道冷峻的轮廓。

    他转身拿起外套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录音笔。这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重要谈话不再依赖记忆。

    按下录音键,他说了一句:“今天公开承诺项目不停。调查继续,路径不变。”

    松开按键,设备发出轻微的停止声。

    他把录音笔放进口袋,拧动门把手。

    走廊尽头的安全出口指示灯突然闪烁了一下,绿光明灭不定,像某种警示。

    他脚步未停,身影没入黑暗之中。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