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周一一早,林卫国就提前到了单位。他先把办公桌擦了一遍,热水瓶打满,这才坐下,拿出笔记本,重新梳理陈处长交代的摸底调查任务。
这事看似简单,就是收集各科室对后勤科副科长人选的意见,实则是个烫手山芋。
说谁好,容易得罪另一个;说得含糊,又显得敷衍。
他必须格外谨慎。
吴科长端着茶杯走过来,看见林卫国已经在忙,点点头:“卫国,来得早啊。摸底的事,有头绪了?”
“科长,我正在理思路。”林卫国起身回道,“我打算先从各科室的普通同志那里了解些基本情况,最后再征求几位科长的意见,您看这样是否稳妥?”
吴科长呷了口茶:“嗯,稳妥点好。注意方式,多听少说,记录要客观。”
“明白。”
上午,林卫国先去了离得最近的调度科。
他没直接找科长,而是找了两个平时工作上接触较多、性格也比较直爽的老科员。
“张工,李工,忙着呢?处里让我了解一下大家对后勤科工作的一些看法,方便聊聊吗?”林卫国态度谦和,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
老张放下图纸,看了看他:“是为副科长人选的事吧?”
林卫国笑笑,没承认也没否认:“就是常规了解,方便以后工作配合。”
【这小子,倒是滑头。】老张心声嘀咕一句,但嘴上还是说了:“后勤科嘛,老张人实在,就是有时候太古板,条条框框卡得死。小李年轻,脑子活,但有时候有点飘,不够扎实。”
旁边老李也插话:“要我说,关键得能办实事,别光耍嘴皮子。”
林卫国认真记下,不时点头,但不做任何评价。
一上午,他跑了三个科室,接触了七八个人。
收获了一些零散信息,但大多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评价,核心的东西没人会轻易对一个小科员讲的。
中午在食堂,林卫国刻意坐在角落,耳朵却留意着周围的议论。
“听说了吗?综合科那小林,在搞后勤科副科的摸底。”
“他?资历太浅了吧,这种事轮得到他?”
“谁知道呢,陈处长点的将…”
“我看悬,这差事不好干,容易里外不是人。”
林卫国低头默默吃饭,心里清楚,自己现在就是风口上的那只小船,稍有不慎就可能翻。
不过陈处交代的事又不能本办。
下午,林卫国硬着头皮去了后勤科。
他没找老张,也没找那位李科员,而是找了一个还有两年退休、平时与世无争的老大姐王姐。
“王姐,打扰您一下,处里想了解下咱们科内部对下一步工作的一些想法。”林卫国换了个模糊的说法。
王姐摘下老花镜,看了看林卫国,叹口气:“卫国啊,按理说我不该多嘴。不过看你年轻人踏实,就跟你说两句。老张呢,管仓库是一把好手,笔笔账目清楚,但开拓精神差了点。”
“小李呢,有想法,跟上面关系也处得不错,就是有时候不太顾及老同志的感受,底下人有点怨言。”
顿了顿,王姐声音低了些:“要我说啊,这位置,最好来个能平衡各方关系的。后勤这摊子,杂,人心不稳可不行。”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林卫国把正在记的笔记本合上,真诚谢道:“谢谢王姐指点,我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国都是这样不显山不露水地进行着摸底。
他严格遵守着只记录、不表态、不传话的原则,记录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但回到办公室,跟吴科长汇报时,也只提炼一些共性的、相对中性的看法。
陈处长期间碰到他一次,只问了句“进展如何”,听林卫国说“还在按计划了解情况”,便点点头没再多问。
这天下午,林卫国终于决定开始约谈各科室科长。
这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生产计划科的王科长打着官腔:“后勤保障是基础嘛,人选问题,处里决定,我们都支持。”说了等于没说。
技术科的孙科长更直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没意见。”直接把皮球踢了回来。
安全科的刘科长倒是多说了两句,但重点放在后勤科需要加强安全物资管理上,对人选问题含糊其辞。
一圈谈下来,林卫国身心俱疲。
这些老科长,一个个都是人精,想从他们嘴里掏出点实质性倾向,难。
林卫国整理着厚厚一沓谈话记录,准备形成最终报告。
正揉着发酸的手腕,吴科长走了过来,递给他一个牛皮纸信封。
“卫国,你的入党申请,组织部那边批复了。通知你明天下午去参加预备党员谈话。”
林卫国精神一振,接过信封:“谢谢科长!”
打开一看,果然是正式通知,地点在局机关党委办公室。
第二天下午,林卫国特意换了一身干净的铁路制服,提前十五分钟来到党委办公室门外等候。
和他一起等候的还有另外两个其他处室的年轻人,互相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气氛有些严肃。
轮到林卫国时,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
办公室里坐着三位同志,中间那位年纪稍长,面容严肃,旁边一位是记录员,另一位……
“陈处长?”林卫国愣了一下,没想到陈处长会亲自在场。
陈处长坐在一侧,对他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
中间那位年长的同志开口,声音沉稳:“林卫国同志,你好。我们是受机关党委委托,与你进行入党前的谈话。请你谈谈对党的认识,以及你为什么要加入。”
林卫国压下心中的些许紧张,将自己这段时间认真思考和学习的心得,结合自身家庭背景、工作实践,坦诚地说了出来。
他没有空喊口号,而是具体讲了自己在工作中看到党员同志如何冲锋在前、如何克己奉公,讲了自己希望能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下,为铁路事业多做贡献的真实想法。
谈话持续了将近半小时。
几位同志又问了些问题,包括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林卫国都结合实际情况,谨慎而诚恳地做了回答。
最后,中间那位同志看了看陈处长,陈处长开口道:“林卫国同志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基本具备了党员条件。我个人同意他加入党组织。”
年长的同志合上笔记本,面容缓和了些:“林卫国同志,你的谈话情况我们会如实向党支部汇报。最终结果,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希望你继续保持优点,克服不足,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是,我一定牢记!”林卫国起身,郑重表态。
从党委办公室出来,林卫国感觉后背出了一层细汗,但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他知道,如果想在从政这条道上走远,入党是必须第一步,而且无疑是关键的第一步。
回到运输处,还没进办公室,就在走廊被小刘拉住。
“林哥,怎么样?入党谈话顺利吗?”小刘挤眉弄眼。
林卫国笑了笑:“就是正常谈话,等组织通知吧。”
没再多说,林卫国推开综合科的门。
吴科长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带着询问。
林卫国微微点了点头。
吴科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低下头继续看文件。
林卫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起那份关于后勤科副科长的摸底报告,继续修改润色。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纸上,也落在他微微握紧的笔杆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