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 第72章 技术讨论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看着李科长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赵四轻轻吐出一口气。种子,已经播下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它能否在现实的土壤中发芽。

    事情的发展比赵四预想的要快。

    当天下午,厂办就通知召开紧急技术讨论会。参会的不止厂领导和技术科骨干,连负责设备采购和质量检验的科室负责人也被叫来了。

    会议上,赵四详细汇报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与会领导们传阅着那份并不算厚的报告,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看完报告,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极其凝重。

    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第一个发言,语气沉重:“赵明同志报告中反映的轴承问题,确实存在,而且相当严重!”

    “去年仅因轴承问题导致的非计划停机,就损失了上千个工时!严重影响生产任务!”

    质量检验科科长接着道:“我们抽检入库轴承时,也发现批次间质量波动很大,有些指标擦着合格线过,寿命确实没保证。”

    “但以前,唉,有的用就不错了,也不敢卡太死。”

    总工程师推着眼镜,目光锐利地盯着报告上的技术建议部分:“电渣重熔…结晶器控制…这些改进方向,理论上完全正确!直指当前国产轴承钢质量的要害!但是——”

    他话锋一转:“这些改进,涉及冶炼核心工艺,需要鞍钢、上五厂他们那边动大手术!投入巨大,风险也高!他们愿不愿意干?能不能干成?都是未知数!”

    厂长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最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赵四身上。

    “赵明同志这份报告,写得非常好!问题看得透,建议提得实!体现了一名优秀技术骨干的责任心和远见!”厂长首先定了调子。

    “这说明,我们的技术人员,没有只埋头拉车,也在抬头看路,想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慎重:“但是,总工说得对,这事关重大,超出了我们一重厂的范围。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这样,”厂长做出决策,“第一,技术科成立一个轴承材料应用与需求研究小组,由赵明同志牵头,李科长负责协调,进一步深化这份报告,补充更详实的数据支撑,特别是针对我厂不同主机设备的轴承工况和失效模式,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提出更具体、分阶段的需求目标!”

    “第二,由厂办牵头,准备一份公函,将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我们的初步建议,以技术交流函的形式,抄送鞍山钢铁公司、上海第五钢铁厂等主要供应商,先探探口风,听听他们的意见和专业看法。”

    “第三,下次部里召开行业会议时,我将亲自向部领导汇报这个想法,争取由部里出面,组织一次小范围的、由主要用户和钢厂参加的技术协调会,共同商讨提升关键基础件材料质量的可行路径!”

    厂长的决策层次清晰,既肯定了赵四的工作,又没有盲目冒进,充分考虑到了现实的复杂性。

    “赵明同志,你看这样安排如何?”厂长看向赵四。

    “厂长考虑得非常周全,我完全同意。”赵四立刻表态,“我们小组一定尽快完善报告,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好!”厂长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散会!”

    消息很快在技术科传开。王永革瞪大了眼睛,用力拍着赵四的肩膀:“四哥!你要搞轴承钢了?还要跟鞍钢的大佬们对话?太牛了!”

    陈继业也推着眼镜,认真道:“从材料源头抓质量,是治本之策。赵工,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赵四笑了笑:“活儿还多着呢。永革,你负责收集整理近几年全厂所有设备的轴承更换记录和报废原因;继业,你协助我分析那些失效轴承的金相照片和检测报告。咱们得把基础打扎实了,说话才有分量。”

    “没问题!”

    “好的。”

    厂部的公函发出去没多久,回音就陆续来了。

    鞍钢、上钢五厂、大钢…几家主要的轴承钢供应单位反应不一。

    有的客气地表示收到函件会认真研究,有的则直接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惊讶和几分不以为然,觉得一重厂一个用户单位,手伸得未免有点长。

    但部里对此事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重视。

    或许是因为轴承问题确实是当前机械行业的普遍痛点,又或许是赵四那份报告写得实在扎实、切中要害。

    没过两周,部里就下发通知,决定由一重厂牵头,召集一次小范围的“重点工程用轴承钢质量提升技术研讨会”,地点就定在一重厂招待所会议室。

    会议当天,不大的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除了东道主一重厂的技术骨干,鞍钢、上钢五厂、大钢都派来了技术处的资深工程师,部里也来了两位分管材料和机械的处长坐镇。

    气氛严肃中带着几分微妙的好奇与审视。

    李科长和赵四作为主要汇报人,坐在前排。王永革和陈继业也作为课题组成员列席旁听,神情紧张又兴奋。

    会议开始,部里的领导先讲了话,强调了提升关键基础件质量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要求与会单位坦诚交流,务求实效。

    接着,李科长代表一重厂做了总体情况介绍,重点汇报了近两年因轴承早期失效导致的生产损失和设备可靠性问题,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听得几家钢厂的工程师们面色凝重,不时低头记录。

    然后,重头戏来了。赵四站起身,走到挂图前,开始详细阐述他那份报告的技术核心。

    他从用户的角度,结合大量失效分析实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国产轴承钢存在的几大共性质量问题:氧含量波动大、DS类点状夹杂物超标、碳化物带状偏析严重、淬透性带宽不足…

    每一个问题,他都配上了清晰的金相照片、能谱分析图、疲劳寿命曲线对比,证据确凿,逻辑严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