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 第71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陈捷立刻站起身,手脚麻利地将自己桌上的书本,往旁边挪了挪,为秦振阳腾出了一大片空间。

    “主任,您快请坐,能跟您坐在一起学习,是我的荣幸。”陈捷的语气,谦恭却不谄媚,动作麻利,却不慌乱。

    秦振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那份欣赏,又加深了几分。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远超年龄的沉稳与大气,宠辱不惊,进退有度,确实是块难得的好苗子。

    秦振阳坐下后,并没有立刻看书,而是像一个普通长辈一样,跟陈捷拉起了家常。

    “小陈啊,来研究室,快半年了吧?”

    “报告主任,到今天,正好五个月零十二天。”陈捷回答得精准而迅速。

    秦振阳笑了:

    “记得这么清楚?怎么样,工作还习惯吗?”

    “非常习惯,也感觉非常充实。”陈捷诚恳地回答,“研究室的学习氛围特别好,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嗯,我们这里的同志,理论功底都还算扎实。”秦振阳点了点头,随即,他像是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桓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我很好奇,你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怎么好像对这些枯燥的故纸堆,特别感兴趣?我看你,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这里。”

    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探究陈捷内心最深处的动机。

    陈捷的回答,将直接决定这位大佬对他最终的评价。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似乎是在组织语言,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年轻人特有的、真诚的困惑与思考:

    “主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我不是不喜欢玩,也不是刻意要表现得自己多爱学习。”

    “我只是……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

    “好奇?”秦振阳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是的,好奇。”陈捷点了点头,“我出生在西北小山村,小时候的记忆里,天是黄的,地是干的,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后来,我一路读书,从村里,到县里,再到京城,我亲眼看着路变宽了,楼变高了,人们的口袋也变鼓了,这个国家,就像变魔术一样,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就一直在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陈捷眼神清澈而坦荡:

    “所以,当我来到资料馆,看到这些尘封文件时,我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答案。”

    “我在这里,看到了为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戈壁滩里隐姓埋名几十年的科学家,我看到了为了包产到户,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的十八位农民,我还看到了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在谈判桌上,与西方国家唇枪舌剑,寸土不让的外交官……”

    “我看到了无数的成功与辉煌,也看到了无数曲折与失误,我还看到了无数的争论、博弈、妥协与坚持。”

    “这些文件,对我来说,不是冷漠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们国家一路走来的创业史。”

    “读这些故事,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参与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陈捷的声音,渐渐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他拿起桌上那本《毛选》,轻轻地抚摸着封面:

    “读懂了这段艰辛历程,再回过头去看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就感觉它们都活了过来,都有了温度。”

    “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感觉自己,对那八个字,有了一点点粗浅的、发自内心的理解。”

    “哪八个字?”秦振阳下意识地追问道。

    陈捷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一字一句地说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这八个字,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以一种如此真诚、如此厚重的方式说出时,秦振阳的表情,再次恍惚了一下。

    这八个字,他听过无数遍,也讲过无数遍。

    但从未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让他有如此巨大的触动。

    他从这个年轻人的话语里,听到的不是空洞政治口号,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与历史共情,与国家共命运的,深刻的思想自觉和情感认同。

    秦振阳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他看着眼前的陈捷,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看到了那一代人,为了理想与信仰,一往无前的身影。

    良久,秦振阳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小陈,你在处里工作,感受如何?跟同志们,相处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的转变,是如此自然,却又代表着一种根本性态度变化。

    他不再是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在考察一个下属。

    而是在以一个长辈身份,在关心一个自己真正看好的后辈。

    “报告主任,一切都非常好。”陈捷实事求是地回答,“研究室工作氛围特别好,非常锻炼人,林处长和处里的各位老师,对我都特别照顾,经常指导我。”

    “那就好。”秦振阳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来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资料整理和会议纪要,会不会觉得有些屈才?觉得这些工作,太琐碎,太大材小用了?”

    陈捷立刻摇头,脸上露出真诚笑容:

    “主任,您言重了,我一点都不觉得屈才,反而觉得收获巨大。”

    “哦?说来听听。”

    “就拿做会议纪要来说吧。”陈捷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地说道,“一开始,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记录工作,但慢慢地,我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

    “特别是参加一些跨部门研讨会,比如上次的医改和经济改革,我坐在角落里,听着来自不同部委的领导老师们,从各自专业和立场出发,进行观点交锋与碰撞。”

    “我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政策在出台前,内部存在着多么复杂、多么激烈的博弈,发改委的同志,考虑的是宏观经济效率,卫生部同志,考虑的是社会公平,财政部同志,则紧紧地盯着国家的钱袋子。”

    “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又都有局限。”

    “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反而能跳出具体利益纷争,以一个更客观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他们各自的诉求是什么?分歧根源在哪里?弥合分歧、达成共识的关键又是什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