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 第60章 老工业基地的精神死亡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奉天第一机床厂,简称奉一机,曾经是亚洲最大机床生产企业,是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骄傲。

    这里生产的机床,曾装备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工厂。

    但如今,这个昔日的巨人,却步履蹒跚,举步维艰。

    车子在锈迹斑斑的厂门口停下。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头发花白,但腰板挺得笔直的老人,快步迎了上来。

    他就是奉一机的车间主任,也是厂里劳动模范,李诚实。

    “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厂指导工作!”李诚实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与郑学斌和林南东一一握过。

    他的手,粗糙得像砂纸,却异常有力。

    走进厂区,一股巨大的、历史的苍凉感,扑面而来。

    巨大厂房里,光线昏暗,只有几台老旧机床,还在有气无力地运转着,发出单调轰鸣。

    大部分设备,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灰尘,静静地停在原地,像一具具钢铁尸体。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眼神中带着一种麻木和茫然。

    看到有京城来的领导,他们只是漠然地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去。

    “李主任,现在厂里开工情况怎么样?”郑学斌皱着眉头问道。

    “哎,别提了。”李诚实叹了口气,脸上满是苦涩,“现在全厂一万多职工,真正在岗的,不到两千人,剩下的,基本都处于半下岗状态,一个月就拿几百块钱的基本生活费。”

    “订单呢?没有新订单吗?”吴辉忍不住问道。

    李诚实苦笑一声:

    “我们这些老设备,生产出来的都是傻大黑粗的普通机床,精度差,效率低,跟南方那些民营企业,还有德国、日本进口的高端数控机床,根本没法比,人家谁还买我们的东西?”

    “那为什么不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郑学斌质问。

    “技改?领导啊,您说的轻巧。”李诚实指着空旷厂房,“技改要钱啊,买一台德国进口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要几千万,我们现在连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哪有钱搞技改?”

    “而且,就算买了新设备,我们这些老工人,谁会操作?那都是电脑编程,要大学生才玩得转。”

    郑学斌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在他看来,这个企业,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

    设备落后,思想僵化,人员臃肿,完全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已经失去了抢救价值。

    唯一出路就是破产清算,把这片宝贵土地腾出来,搞房地产,或者发展新产业。

    林南东则在和几个老工人聊天。

    “老师傅,家里几口人啊?现在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一家三口,就指着我这几百块钱,孩子上学都快交不起学费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哀声叹息。

    “厂里以前不是有子弟学校和医院吗?”

    “早黄了,都承包给私人了,上学、看病,样样都要钱,贵得要死。”

    林南东听着,心情越来越沉重。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亏损企业,而是一个维系着上万个家庭生计,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社会综合体。

    如果这个厂子倒了,那不仅仅是几台机器被当成废铁卖掉,而是上万个家庭的希望,将彻底破灭。

    陈捷则一个人,悄悄地走到了车间一个角落。

    这里,有一个小小荣誉室。

    墙上,挂满了各种泛黄的奖状、锦旗,以及一些黑白老照片。

    照片上,是建厂初期,工人们在冰天雪地里,靠着人拉肩扛,建设厂房的场景。

    是五六十年代,工人们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几天几夜不合眼的场景。

    是七八十年代,奉一机产品获得国家金奖,工人们意气风发,站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场景。

    陈捷看着这些照片,仿佛能听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震耳欲聋的号子声。

    一个苍老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小同志,也是京城来的领导吧?”

    陈捷回过头,看到李诚实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李主任,我不是领导,就是个跟班学习的。”陈捷谦虚地说道。

    李诚实笑了笑,目光落在墙上的照片上,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眷恋和自豪:

    “你看这些照片,那时候,我们奉一机的工人,走到全国哪里,都是挺着胸膛的。”

    “能进奉一机,比考上大学还光荣,姑娘们都抢着嫁。”

    “那时候,我们是真拿工厂当家,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心里就憋着一股劲,要为国家造出最好的机床,不能让苏联专家小瞧了我们。”

    李诚实的声音,有些沙哑。

    “可现在……”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但那份失落与不甘,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沉重。

    陈捷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

    “李主任,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给厂里一笔钱,换上新设备,您觉得,厂子还有救吗?”

    李诚实浑浊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

    “救不了了。”

    “为什么?”

    “人心散了。”李诚实一字一句地说道,“以前,我们是工厂主人,现在,我们是等着被淘汰的包袱。”

    “以前,干部跟我们一起在车间里摸爬滚打,现在,领导们坐在办公室里,琢磨着怎么把厂子卖个好价钱。”

    “以前,我们相信,只要好好干,国家就不会亏待我们,现在,我们只希望,下岗的时候,能多给两个月的补偿金。”

    李诚实说完,便转身,佝偻着背,向车间外走去。

    那背影,写满了英雄迟暮的悲凉。

    陈捷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李诚实说的是对的。

    一个企业的衰败,最可怕的,不是设备落后,而是精神死亡。

    当人心散了,当那份作为共和国长子的骄傲与信仰,被冰冷市场法则击得粉碎时,再多投资,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离开奉一机,调研组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郑学斌一言不发,脸色阴沉。

    在他看来,这次调研,更加坚定了他之前的判断——对于这种已经失去造血功能的僵尸企业,唯一出路,就是果断地、彻底地进行外科手术式切除,长痛不如短痛。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