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凤凰展翅 > 7. 苏云指路去常州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晨露在紫苏叶上滚动时,苏云正蹲在医馆前的药圃里翻土,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鼻间萦绕着草药的清苦气息。赵玥披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站在廊下看着他,目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 —— 这几日相处,她早已褪去初见时的戒备,只觉得这位老郎中的温和,像极了小时候教她读书的太傅。

    “苏郎中,” 赵玥轻声开口,声音比来时清亮了许多,“阿竹说,今天就能出发去青石谷了?”

    苏云直起身,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目光落在她身上,却摇了摇头:“姑娘,青石谷暂时去不得。”

    赵玥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快步走到他面前:“为何?是金兵又增兵了吗?”

    “比增兵更棘手。” 苏云放下手中的锄头,引着她走进堂屋,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纸 —— 那是他前几日托山下货郎带上来的消息,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你看,” 他指着其中一行,“镇江的金兵不仅加强了巡逻,还在通往青石谷的必经之路设了三道关卡,每一道都要严查过往行人,尤其是年轻女子。”

    赵玥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衣角:“他们是在找我?”

    “十有八九。” 苏云叹了口气,“你在建康杀了金兵,又从他们手里夺了马,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青石谷离镇江太近,岳将军的军营虽然在那里,可你这一路过去,怕是还没见到岳将军,就先落入金兵手里了。”

    赵玥沉默了。她想起张宪他们为了掩护她引开金兵,想起自己在山路晕倒时的无助,若是再因为贸然前往青石谷而被俘,不仅报不了仇,父皇留下的遗诏和兵符也会落入敌人手中,那她之前所有的坚持都将付诸东流。

    “那我该去哪里?” 赵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自离开建康后,她的目标一直是找到岳将军,如今这条路被堵死,她竟有些不知该何去何从。

    苏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缓缓开口:“或许,你可以去常州。”

    “常州?” 赵玥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那里有宋军的残部吗?”

    “宋军残部不多,但有个叫周峰的义士。” 苏云转过身,眼神变得郑重起来,“此人原是常州的巡检,建康城破后,他没有投降,也没有逃跑,而是带着几百个不愿做亡国奴的百姓,在常州城外的天宁寺拉起了一支义军。他们熟悉地形,又深得百姓支持,这些日子一直在偷偷袭击金兵的粮道,让金兵头疼不已。”

    赵玥心中一动:“您认识这位周峰义士?”

    “算不得认识,但有过一面之缘。” 苏云回忆道,“去年冬天,我去常州城里送药,正好遇到金兵欺负百姓,是周峰带着人冲出来,把金兵赶跑了。他为人正直,又有勇有谋,最重要的是,他对大宋忠心耿耿。你去投奔他,不仅安全,还能借助他的力量,慢慢联系其他义军,再图后续。”

    赵玥低头思索着。她知道,苏云的建议很稳妥。常州离镇江有百余里,金兵的布防相对薄弱,而且周峰的义军在民间根基深厚,更容易隐藏身份。可她还是有些犹豫 —— 她手中的遗诏和兵符,是要交给岳将军这样能统领大军的将领,交给一个义军首领,真的合适吗?

    苏云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说道:“姑娘,我知道你身上定然有重要的事情,或许还带着关乎大宋安危的东西。但眼下局势混乱,岳将军被金兵牵制在青石谷,自顾不暇,你就算能见到他,也未必能立刻有所作为。周峰虽然只是个义军首领,可他身边聚集的,都是愿意为大宋拼命的人。你去了常州,不仅能保全自身,还能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等将来时机成熟,再和岳将军汇合,岂不是更好?”

    赵玥抬起头,迎上苏云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丝毫算计,只有真诚的关切。她想起这几日苏云对她的悉心照料,想起他不求回报的帮助,知道他绝不会害自己。

    “苏郎中,您说得对。” 赵玥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我听您的,去常州找周峰义士。”

    苏云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这就对了。不过,去常州的路也不太平,我得给你好好筹划筹划。”

    他走到桌前,铺开一张空白的纸,拿起炭笔,一边画一边说:“从这里去常州,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官道,平坦好走,但金兵检查得严,容易出事;另一条是走山路,绕过大半金兵的据点,虽然难走些,但安全得多。我建议你走山路,从这里出发,先到无锡,再从无锡转道去常州,这样能避开金兵的主要布防。”

    赵玥凑过去,看着纸上的路线。苏云画得很细致,哪里有山泉,哪里有可以歇脚的破庙,哪里需要避开金兵的巡逻队,都一一标注出来。她心中满是感激,轻声说道:“多谢苏郎中,您想得太周全了。”

    “应该的。” 苏云放下炭笔,又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布包,递给赵玥,“这里面有一些常用的草药,有退烧的、止血的,还有解毒的。你路上若是遇到什么意外,或许能用上。还有这几块银子,是我平日里行医攒下的,你拿着,路上买些干粮和水。”

    赵玥连忙推辞:“苏郎中,您救了我的命,我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能要您的银子?”

    “拿着吧。” 苏云把布包塞进她手里,语气坚定,“这乱世里,没钱寸步难行。我一个老头子,在山里行医,用不了多少银子。你拿着这些钱,好好活着,将来能为大宋做些事情,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赵玥看着手中的布包,指尖传来银子的冰凉触感,眼眶却渐渐发热。她知道,这些银子对苏云来说,或许是大半年的积蓄,可他却毫不犹豫地给了自己。她攥紧布包,郑重地对苏云鞠了一躬:“苏郎中,您的大恩大德,我赵玥永世不忘。将来若是能赶走金兵,我一定回来好好报答您。”

    苏云笑着扶起她:“傻孩子,我救你,不是为了报答。我只是希望,咱们大宋的百姓,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当天下午,阿竹从山里探路回来,带来了好消息 —— 山路沿途没有发现金兵的巡逻队,只是在靠近无锡的一处山口,有几个山贼在活动,但他们人不多,只要小心避开,应该不会有危险。

    苏云听了,放心地点点头:“那就好。阿竹,明天你就送姑娘去无锡,到了无锡城外的码头,会有人接应你们。”

    “接应我们?” 赵玥有些惊讶。

    “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个船工,姓王,为人可靠。” 苏云解释道,“他经常在无锡和常州之间往返,熟悉水路。你们到了码头,找到他的船,报我的名字,他会送你们去常州,还能帮你们联系上周峰义士。”

    赵玥心中越发感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苏郎中,谢谢您。”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云就起来为赵玥和阿竹准备早饭。粥是用新米熬的,还煮了两个鸡蛋,是他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赵玥看着碗里的鸡蛋,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吃过早饭,苏云把他们送到山口。他拉着阿竹的手,反复叮嘱:“路上一定要照顾好姑娘,遇到危险不要硬拼,先保住性命。到了常州,把姑娘交给周峰义士后,就赶紧回来,别让我担心。”

    阿竹用力点头:“师父,您放心,我一定把姑娘安全送到,很快就回来。”

    苏云又看向赵玥,从怀里取出一枚铜制的药铃,递给她:“这是我的药铃,你拿着。若是遇到什么麻烦,摇响它,附近若是有认识我的人,或许能帮你一把。”

    赵玥接过药铃,铃身冰凉,上面刻着一个 “苏” 字。她紧紧攥着药铃,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苏郎中,您多保重。” 赵玥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也多保重。” 苏云挥了挥手,“走吧,路上小心。”

    赵玥和阿竹转身,踏上了前往无锡的山路。走了几步,赵玥忍不住回头,看到苏云还站在山口,身影在晨雾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用力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跟着阿竹,坚定地向前走去。

    山路崎岖,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阿竹走在前面,熟门熟路地避开路上的荆棘和碎石,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赵玥,生怕她跟不上。

    “阿竹,你跟苏郎中多久了?” 赵玥一边走,一边问道。

    “快十年了。” 阿竹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我小时候家里遭了灾,爹娘都没了,是师父在山里捡到我,把我带回医馆,教我识字,教我认草药。师父是个好人,这些年,他救了好多人。”

    赵玥点点头:“苏郎中确实是个好人。等将来太平了,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他。”

    “嗯!” 阿竹用力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赶走了金兵,我就跟师父一起,在山里好好行医,救更多的人。”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山路的艰难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处山泉边,阿竹从行囊里拿出干粮,和赵玥一起坐在石头上吃。干粮是苏云准备的饼子,虽然干硬,但就着清甜的山泉水,倒也吃得香甜。

    “姑娘,你看,前面就是无锡的地界了。” 阿竹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道。

    赵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山脚下,隐约能看到一些房屋的轮廓。她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那我们快走吧,早点到码头,也好早点去常州。”

    两人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无锡城外的码头。码头很热闹,到处都是往来的船只和行人,有运货的商人,有逃难的百姓,还有一些穿着短打的船工,吆喝着招揽生意。

    “姑娘,我们去找王船工的船。” 阿竹拉着赵玥,在码头的船只中穿梭。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艘挂着 “王” 字旗号的乌篷船,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正站在船头,整理着渔网。

    “王大叔!” 阿竹高声喊道。

    中年汉子回过头,看到阿竹,脸上露出笑容:“是阿竹啊,你怎么来了?苏郎中还好吗?”

    “师父很好,他让我送一位姑娘来见您。” 阿竹说着,拉过赵玥,“这位是赵姑娘,师父说,您能送她去常州。”

    王船工打量了赵玥一眼,见她虽然穿着粗布衣衫,但气质不凡,眼神中带着坚定,便知道她不是普通人。他点了点头:“苏郎中的托付,我定然办妥。赵姑娘,快上船吧,我们这就出发。”

    赵玥感激地说道:“多谢王大叔。”

    三人上了船,王船工解开缆绳,撑起船桨,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顺着河流,朝着常州的方向而去。船行平稳,两岸的风景渐渐后退,赵玥坐在船头,看着清澈的河水,心中思绪万千。

    她想起了建康城的繁华,想起了父皇母后的笑容,想起了张宪他们的浴血奋战,想起了苏云的悉心照料。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要为父母报仇,还要为大宋的百姓撑起一片天。

    “赵姑娘,前面就是常州地界了。” 王船工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玥抬起头,只见远处的岸边,隐约能看到一座寺庙的轮廓。王船工指着那座寺庙,说道:“那就是天宁寺,周峰义士的义军就驻扎在那里。我们靠岸后,我带您去见他。”

    赵玥心中一紧,既期待又紧张。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握紧了腰间的锦盒,深吸一口气:“好,我们走。”

    乌篷船靠岸后,王船工带着赵玥和阿竹,朝着天宁寺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了几个穿着布衣、手持兵器的年轻人,他们看到王船工,都恭敬地打招呼。王船工跟他们说了几句,他们便朝着天宁寺跑去,显然是去通报周峰了。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天宁寺门口。寺庙的大门敞开着,几个义军士兵守在门口,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这时,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汉子从寺庙里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铠甲,虽然有些陈旧,但依旧威风凛凛。

    “王大哥,这位就是苏郎中说的赵姑娘吧?” 中年汉子开口问道,声音洪亮。

    王船工点了点头:“正是。周首领,这位是赵玥姑娘。”

    周峰看向赵玥,眼中带着审视,却也带着几分敬意:“赵姑娘,一路辛苦。苏郎中多次跟我提起你,说你是个有胆识、有担当的姑娘。不知你找我,有什么要事?”

    赵玥看着周峰,知道他是个爽快人,便不再隐瞒,郑重地说道:“周首领,我是大宋的公主赵玥。建康城破,父皇母后惨死,我带着父皇的遗诏和兵符,前来投奔您,希望能和您一起,联合义军,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为大宋的百姓谋一条生路!”

    周峰听到 “大宋公主” 四个字,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震惊和敬佩。他连忙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末将周峰,参见公主殿下!末将不知是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其他的义军士兵也纷纷跪了下来,齐声喊道:“参见公主殿下!”

    赵玥连忙扶起周峰,眼中满是激动:“周首领,快快请起!如今大宋危难,百姓受苦,我不是来受你们朝拜的,我是来和你们一起战斗的!”

    周峰站起身,看着赵玥眼中的坚定,心中充满了敬佩:“殿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抗击金兵,收复大宋河山!”

    阳光洒在天宁寺的庭院里,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赵玥看着眼前这些愿意为大宋拼命的义军士兵,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复仇的道路,也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她握紧了手中的药铃,仿佛看到了苏云在山口挥手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父皇母后欣慰的笑容。她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女儿终于找到可以并肩作战的人了。你们放心,女儿一定会完成你们的嘱托,赶走金兵,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