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7章 无从谈起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张昀这才恍然大悟,随即进言道:“主公,我军日后说不定也需渡江南下,何不借此良机,遣关将军借护送之名一齐渡江?”

    “即可表示郑重,也能顺道详察江南地形水势、丹徒、曲阿城防虚实,以为他日之备!”

    刘备眉峰微蹙:“此乃正礼兄辖境!允昭之意,莫非是为了日后图谋其人而预作筹划?”

    张昀现在肯定不能说,刘繇日后会被孙策打得抱头鼠窜,这地方咱们不占就是便宜了孙家人。

    他当即抱怨道:“主公何出此言?昀岂是那等背信弃义之徒?”

    接着他话锋一转,分析道:“刘正礼乃天下名士,且心向汉室!今虽暂时与袁术虚与委蛇,然其一旦在江东立足稳固,又岂能容忍袁氏的诸多悖逆之举?”

    “等到时间一长,两方必生龃龉!若彼时其人力有不逮,求援于主公,您救是不救?”

    刘备略作迟疑:“此……自当相救!”

    他这一个迟疑,盖因脑中还萦绕着那封“骄敌”的书信,下意识不愿与袁术过早翻脸。

    要是写了信没两天就翻脸,那我这信不是白写了吗?委屈不就白受了吗?

    然思及刘繇乃是朝廷钦命的正牌扬州刺史,终究还是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张昀抚掌道:“正是如此!昀既知主公不会坐视,那未雨绸缪岂非应有之理?此次遣关将军渡江勘察地形,绝非觊觎,实为有备无患!”

    “他日我军若需驰援,亦能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刘备想了想,觉得张昀说得也有道理,“允昭思虑周详……便依此议!”

    他当即召关羽前来,简述与张昀方才所议,并说道:“明日吾当与正礼兄分说,若其应允……云长,你便率一千精兵渡江,为其赴任扬州刺史一壮声威!”

    张昀于一旁补充道:“关将军,此行要务,在于详察丹徒周遭山川形胜!”

    “他日我军若决意渡江,首战必取丹徒!且夺城之后,如何据守,亦需预作参详。返程之际,还可顺道踏勘沿江各处滩涂,寻找合适位置供大军舟楫登岸。”

    刘备凝视着张昀,目光有些深邃,总觉得这小子言犹未尽。

    关羽则是不管那些有的没的,既然张昀这么说了,不过是勘察地形而已,顺道也就办了。

    他慨然应诺,旋即辞归军营。一方面挑选随自己渡江的兵卒;另一方面,则是要妥善安排未来几天里营中的操演,以免延误新募兵卒的编训进度。

    翌日,刘备亲送刘繇至城门。

    刘繇见关羽率千余甲士列阵相候,面上有些诧异,不知道刘备这是玩的哪一出。

    因为这两天没安排参观军营的行程,所以要拉出来给我显摆一下?

    有这个必要吗?

    刘备未待其发问,含笑解释道:

    “备昨夜辗转思之,只觉兄长仅携百人渡江赴任,终究有些单薄!故欲令吾弟云长率此千军随行护卫,一则震慑沿途宵小,二则也是为兄长履新扬州刺史,略壮行色!”

    刘繇闻言心头一暖,自然是欣然受之!

    值此前途未卜之际,坐拥广陵的刘备,愿遣大将精兵相送,可谓表现出了不小的善意,自己此番过江赴任,也算又添了一分底气。

    他郑重拱手道:“玄德高义,为兄铭感五内!既如此,便不多作推辞了。”言罢,又与关羽略作致意,随即拜别刘备,引众向江畔码头而去。

    时值初冬,长江的水位已有所下降。张昀凭栏远眺,估测如今广陵江面的宽度约有十余里。

    关于江面的宽度,此前他曾咨询过诸多渔户,得知今年水势较往年更为丰沛,故而江面更阔。

    寻常年份这个时节,广陵至丹徒江宽约十里;汛期之时,则可达十七八里。

    因为丹徒在广陵对岸偏东一点的位置,所以渡江所耗费的时间,还会受到水流顺逆的影响。

    倘若在夏季顺流而下(广陵至丹徒),需要大概一个时辰,逆流而上(丹徒至广陵)则需要近一个半时辰。

    张昀当时听完就觉得,若他日自广陵发兵攻取吴郡,大军渡江只能依仗舟楫之利。渡船都要一个时辰的航程,想要泅渡或者随便扎个木筏强渡,确实有点不现实。

    返回府衙后,刘备屏退左右,直视张昀:“允昭昨日嘱云长详察江南地形,究竟意欲何为?”

    张昀神色自若:“昀之用意,已尽陈于前……仅为日后援助刘正礼(刘繇)时,能知己知彼耳。”

    刘备目光如炬:“吾总觉得……允昭,你言有未尽呐。”

    张昀的言语中当然有未尽之意。

    依照他的想法,日后待孙策逐走刘繇、立足未稳之际,己方当闪击江东,据吴郡为基!且应趁那位小霸王屠戮江东世族时,高举义旗,收拢吴郡陆氏等与孙家有血海深仇之众!

    可前几日才有军报传回:孙策围困舒城(陆康时期的庐江郡治)才不过月余,未来变数无穷,此等谋划尚属镜花水月,实在是无从谈起。

    于是张昀只能含糊其辞“主公多虑矣!昀实无他念。”就此搪塞过去。

    午间张昀在府衙蹭了顿饭,下午见也没自己什么事,便径直归家了。

    他那位书佐王景,对于上官时不时的“翘班”行为,早已是见怪不怪。

    不过说起来,张昀这等疏懒行径,反倒十分符合汉末名士间,逐渐兴起的“任诞”之风……也算为其增添了几分“名士风范”。

    张昀踏入家门不久,豆娘便闻声迎至前庭,一面亲手为张昀扫去衣上尘埃,一面招呼新进侍女速去取来居家常服,侍奉自家郎君更衣。

    此前因张昀不时便整出点幺蛾子,府中人手时常有些捉襟见肘。

    故此战后他便前往市集上的“人市”,为家中又添置了两名侍女、三名杂役。

    如此一来,豆娘麾下管理的人员直接倍增。

    不过豆娘依旧是调度有方,把家中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见这个小姑娘如此沉稳干练,也让张昀有些意外,细问之下方才得知她的出身经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