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64章 不懂就少开口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刘备听罢,微微颔首,转而看向孙乾:“公佑,如今军中粮储如何?”

    孙乾拱手,如数家珍道:“回禀主公,府库中现存粟米两万石、麦一万五千石,另有腌渍、曝晒所得鱼干三百石。”

    刘备闻孙乾之言心中稍定,缓缓说道:

    “如今秋深气寒,敌人顿兵坚城之下,野无所掠,必难久持。此等存粮,足供全军四月之用。支撑到其退兵,料应无虞。”

    随后,众人围绕着守城细节,你一言我一语,反复推敲:

    滚木礌石如何堆放?

    油锅金汁设在何处?

    哪里城墙需要加高加固?

    还有清理城壕、挖掘重渊、设置悬帘、伤员救治、水源保障、士卒轮换……方方面面,务求周全。

    张昀端坐一旁,凝神静听。

    他知道自己对这个年代的守城之法,纯属门外汉一个。这会儿正该潜心揣摩,汲取实务经验。

    但听着听着,他心里却泛起了嘀咕:怎么这些人说来说去,探讨的全是如何困守孤城,静待敌军自退?

    难道就这么死扛?

    张昀只觉得众人的应对实在有些消极,既没有什么派兵马城外下寨,互成犄角之势;也没有安排人马截断敌军两道之类的。

    但他一转念,又很快把自己这些想法给否定了。

    自己这边一共就三千来人,守城都嫌不够,城外下寨纯属给人家送菜。

    而且他印象中那些所谓的“呈掎角之势”,大多都是顾此失彼,最后被敌人逐个击破,没几个落着好的。

    至于断粮道也不现实。

    敌军粮秣皆由水路输送,而刘备立足广陵未满两月,根本就没有组建水军,断粮这一招也就无从谈起了。

    难道除了据城固守,就别无他法?

    如今敌船尚未抵岸,虚实不明。张昀一时间也没什么头绪。

    他中间时还想提议,由赵云率精骑出城,趁敌军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冲杀一番,以挫敌军锐气。

    但他又觉得,不论刘备、关羽还是赵云,都是沙场宿将,这种寻常的战术岂会不知?

    众人未提此议,必是考虑到风险太大,或者是另有深意。自己对军略一道可谓是知之甚浅,贸然开口容易露怯。

    啧,还是算了……

    于是乎,这场战前军议开了半个多时辰,张昀始终未发一言。

    刘备在和众人探讨的时候,目光时常似不经意般扫过张昀,却见他始终静坐凝思,毫无开口之意。眼看着军议已近尾声,他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允昭,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张昀正专心听着呢,没成想刘备突然点名,他有些疑惑地抬起头,看向刘备。

    老刘你怎么回事?

    我不是早跟你说过我不懂行军打仗吗?

    你这会儿问我作甚?

    诚心看我出丑?

    不过张昀当然没有就这么怼回去,而是斟酌着开口:“昀对军略一道,实在是所知不多……”

    话音未落,帐内几人的额角都快绷出三道黑线了。尤其是刘备更是在心里暗自叹气:

    这允昭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谦虚!

    先前在徐州城外帮国让(田豫)定计,还有在射阳的时候分析袁术进兵路线,哪次不是头头是道?

    这还叫不懂军略?

    公佑和宪和那才叫不懂军略!(孙乾/简雍:首先我没有得罪任何人!)

    就算是说的不对,此时帐里都是自家人,难不成还能笑话他?

    关羽和赵云在心中,也觉得张昀有些谦逊过甚了。

    张昀没察觉众人的腹诽,接着说道:“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如今敌情尚不明朗……”

    “其兵数几何?士气盛衰?统兵者何人?秉性如何?惯用何策?皆是两眼一抹黑,昀实在难下妄断。”

    “至于有关守城的诸多安排,主公与关、赵二位将军部署甚是妥当,以昀观之,未察有何处疏漏。”

    他略作停顿,似是又想到了什么。

    “唯有一虑,若敌军久攻坚城不下,或生穿凿地道、潜袭夺门之念。可于城墙内侧每隔一段距离便埋设陶瓮,瓮口蒙皮后遣耳力聪敏者昼夜伏瓮监听。若敌于地下掘土,声音透瓮可闻,便可早作应对,破其穴攻。”

    言罢,他又补充了一句:“此策方才未及讨论,想是因敌踪初现,穴攻非迫在眉睫。诸位成竹在胸,洞悉百端,昀自是不敢班门弄斧,贻笑方家。”

    这话一出,刘备和关羽不禁面面相觑,凭借着多年的默契,在眼神中传递着信息。

    二弟,你想到了吗?

    没有,大哥你呢?

    额,也没……

    两人目光随即投向赵云,只见他神色沉静如常,半点看不出端倪。

    却不知赵云此时心中也在暗暗嘀咕。

    我是个骑将啊,你们看我作甚?

    刚才我已经把肚子里那点货都倒出来了,还想怎么样?

    不会真指望着我来守城吧?

    那我还不如直接领骑兵出城,趁敌军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冲杀一番,保不齐就直接把他们都赶进大江了!

    刘备没好意思说,自己压根没想起防范“挖地道”这招,只轻咳一声,缓缓点头说道:

    “允昭所言有理。然敌将用兵之道,我等尚未知晓。此等穴攻之策,其未必会等到攻城失利时才用。还是应当及早布防,方为万全。”

    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关平:“坦之!此事便由你领人速办。于城墙内侧,每隔三十步,深埋一口陶瓮。选耳目灵便之卒,昼夜轮值侦听,凡有丝毫异响,立时来报!”

    关平踏步出列,抱拳应道:“末将领命!”

    张昀对此安排自是无可无不可。

    军议散去,刘备与关羽并肩走在营中,刘备不禁对关羽感慨:“所幸末了问了允昭一句!若敌将真行穴攻之计,我等毫无防备之下,怕是要措手不及。”

    关羽也是深以为然:“确是如此。可允昭既然想到此策,为何不早说?莫不是真当咱们都已有所思虑?可这守城备预,贵在未雨绸缪,焉有因敌初至便不设防的道理?”

    刘备略带无奈地说道:“允昭此人,明敏善断,每每献策皆能切中要害,却总是自谦‘不谙军略’。因此于兵事一道,非问不言。莫非……是因其年少未经战阵,故而对己见信心不足?”

    关羽轻捻长须,点头附和:“大哥所言甚是。允昭或许因未曾亲历战阵,恐蹈赵括‘纸上谈兵’之覆辙,所以没有十成把握,宁缄其口。”

    两人在这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起来,完全没有想过张昀是真不懂。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