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刘备在广陵郡内声名日隆,本地士人也是闻风而动,陆续前来投效。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来自广陵郡东阳县的陈矫、陈季弼!
陈矫的归附,背后还有一段插曲。
他本来就在张昀给刘备提供的“人才库”里边。但在刘备拜访其师郑玄的时候,陈矫正好因私事归乡,两人就此失之交臂。
当日郑玄在推荐了孙乾之后,见刘备还多次提及陈矫,便着手写了一封书信,托刘备到广陵后转交给自己的爱徒。
而刘备在抵达广陵后不久,便让与陈矫有着同窗之谊的孙乾,带着这封书信赶赴了东阳。
孙、陈两人本就相熟,又有老师的书信引荐,在进行了一番深谈之后,孙乾终于不负所托,成功将陈矫招揽至刘备帐下。
这位陈季弼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名声不显,但在史书上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在历史上,他在陈登成为广陵太守后,被征辟为了功曹。曾受命赴许都观察时局,归来后,他直言陈登为人有些骄傲自大,而陈登则以自己敬重陈元方、华歆、刘备等人自辩,二人并未因此生出嫌隙,反而相知更深。
建安五年,孙权攻匡奇城,陈登遣陈矫赴许昌向曹操求援。陈矫面对曹操时不卑不亢,直言道:
“广陵虽小,却是形要之地,若蒙救援,使为扬(州)北藩,则权(孙权)谋必沮。”
“此举既能彰显曹公仁德,又能树立威望,使未附者望风归附啊!”
曹操被其智略打动,纳其谏言出兵,助陈登大破吴军。事后曹操欲留陈矫于许都,被其以“奉命求援,不可忘忠义”为由婉拒。
陈登病逝后,陈矫正式归附曹操。历任司空掾属、相县令、征南长史等职。
在魏郡太守任上,他发现狱中积压囚犯千余人,甚至有人被囚禁数年未决。
陈矫以“周有三典,汉约三章”为据,亲审案卷,迅速裁决,使冤屈者得以昭雪,社会秩序大为改善。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于洛阳,群臣因曹丕继位需等汉献帝诏命而犹豫不决。
陈矫当机立断,力排众议道:“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大王在外驾崩,天下惶惧,太子应立即即位以安人心。若迁延不决,恐生变故。)
他假传卞皇后诏令,为曹丕举行了即位仪式,并且大赦天下。曹丕事后称赞其:“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
曹丕称帝后,陈矫历任吏部尚书、尚书令,封高陵亭侯。
作为尚书令,他相当于曹魏的宰相。执掌中枢期间,他选贤任能,不徇私情。曾拒绝同乡好友薛夏的请托,直言“君才非百里也”。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陈矫进爵东乡侯,升任侍中、光禄大夫。
有一次曹叡突然驾临尚书台欲查阅文书,陈矫跪谏:“此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亲临。若臣不称职,请即黜退。”
曹叡深感惭愧,回宫后赞叹其“刚直不可夺”。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明练官事,强识博闻,策谋深长”。
王夫之也赞他“鲠直清严,不屑为招权纳贿之行,与(贾)逵之所以见重于曹氏也”。
当然,陈矫身上也不是没有黑点。
他在曹丕继位时的专断行为,虽然在客观上稳定了局势,却也被视为权臣干政的先例。
不过陈矫的人格魅力终究还是远超争议。
他既能在乱世中坚守忠义,又能在治世中推行仁政;既敢直言犯上,又能顾全大局,算得上是后世贤臣的典范。
如今的陈矫刚过而立之年,归入刘备麾下后,在张昀的建议下,被征辟为了功曹从事,总掌郡内人事考绩,同时还兼理司法刑狱。
至于孙乾嘛,目前身上挂了个仓曹从事,负责掌管郡内粮仓(基本都是空的)的粮食储存、调配还有常平仓的管理。
同时他还担任了刘备的主记室史,负责文书档案、户籍赋税等数据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虽然仅实控广陵一郡。但因陶谦此前表奏其为“豫州刺史”,故其麾下僚属并非郡太守的“曹掾”,而是皆以州府“从事”的名义任职。
个顶个都是以州官行郡事的“高职低配”!
在此期间,关二爷也已从青州返回。
但他还没来得及卸下甲胄歇脚,便被刘备安排着去广陵南部各县“武装巡游”了一圈。
此举兼具了宣示主权、震慑不轨、熟悉地形以及安定人心。
总之,创业伊始,事务可谓千头万绪。众人这一个月的忙碌,也不过是从一团乱麻中,勉强理出了个能攥住的线头而已。
这一天,刘备把刚返回广陵的关羽叫了过来,商讨募兵与练兵事宜。
因粮草储备有限,刘备又不愿过度征敛于民,故当前策略仍是汰换军中老弱,补充精壮新卒,暂不进行大规模扩军。
对于裁汰下来的老兵,在张昀的建议下,被安排进了屯田区担任基层管事。
这些伤残老兵虽不能再冲锋陷阵,却懂得何为纪律,也有武力震慑。从而可以有效维持屯田区的秩序,协助官府管理流民。
当然,若本人不愿,也可授予无主荒地,转为编户自耕。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者。
在乱世之中,单户小农生存艰难。屯田虽需上缴五成收成,却再无其他苛捐杂税,同时也只需在冬天服一些徭役,算是个还可以接受的归宿。
除此之外,刘备还赐予麾下所有老兵每人一支白羽,令其装饰于帽盔之上,并正式命名这支约三千人的核心部队为“白毦兵”,作为精锐骨干的象征。
这么一番安排,既给军中老弱安排了归宿,又激发了尚在行伍中士卒们的荣誉感,使得军中士气整体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