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离婚后,我成了东北电商女王 > 第二卷:星火燎原,爱意渐生(31-75) 第三十二章 管理之困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订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让人欣喜的增长,此刻却成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巨石。新租下的厂房虽然宽敞,但里面弥漫的不再是糖浆甜蜜的香气,而是某种一触即发的焦躁。

    矛盾是从一个普通的周三早晨开始的。

    包装区那边,声音陡然拔高,像根绷得太紧的弦猛地断裂。

    “俺都说了多少遍!这油纸包角就得按北北定的规矩来,折三折,压紧实!你看看你包的,松松垮垮,路上能不散吗?”马婶的大嗓门带着火气,震得屋顶的灰尘似乎都在簌簌往下掉。她手里举着一个王嫂刚包好的雪糖包,手指用力地点着那个略显歪斜的包角。

    王嫂脸上挂不住,一把夺了回来,声音又急又冲:“马姐,你说话就说话,指指点干啥?我这不是想着快点包完嘛!订单堆成山了,还死抠那一下两下的折角,啥时候能发完货?客户等着呢!”

    “快?光图快有啥用!质量不要了?口碑不要了?北北辛辛苦苦立起来的牌子,不能砸在咱这包装上!”马婶寸步不让,胖胖的身躯像座小山,挡在流水线前。

    “就你觉悟高!俺不知道质量重要?可这活儿干不完,压得人喘不过气!你看看李姐,她那道工序更慢!”王嫂情急之下,把一旁默默干活儿的李姐也扯了进来。

    李姐正低头小心翼翼地给秋梨膏瓶贴标签,要求贴得端正,不能有丝毫气泡。听到点名,她手一抖,标签歪了半分。她默默撕下,重新贴,才抬起头,脸上带着无奈和疲惫:“俺……俺这活计急不得,贴歪了不好看,北北要求的……”

    “要求要求!啥都是要求!以前在俺家炕头上,咋顺手咋来,哪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王嫂抱怨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只是更显毛躁。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正规厂子了!”马婶强调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俺看是规矩把人捆死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手上的活儿却都慢了下来。其他几个后来招的帮工面面相觑,也不敢多劝,只能低着头干自己的活,气氛压抑得让人难受。

    赵北北就是在这个时候,端着一锅刚熬好的新糖浆从里间小厨房走出来。她脸上带着一夜未眠的憔悴,但眼神依旧清亮。外面的争吵声,她其实早就听到了,心一直往下沉。

    她把糖浆锅放在冷却台上,擦了擦手,走了过去。

    “马婶,王嫂,李姐,”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激烈的争吵瞬间停滞。三个人都看向她,脸上带着未消的怒气和不自然。

    赵北北没急着评判谁对谁错。她先走到王嫂包的那堆糖包前,拿起几个看了看,又走到李姐贴标签的工作台前,仔细看了看那些贴好的瓶子。最后,她拿起马婶严格按照标准包好的糖包,放在一起对比。

    “王嫂,你手巧,包得快,我知道你是心急订单。”赵北北先看向王嫂,语气平和,“你看,马婶包的这几个,边角紧实,棱是棱角是角的,确实更耐运输。咱们现在货走得远,路上颠簸,包装不结实不行。”

    王嫂张了张嘴,没吭声,但脸上的怒气消了些。

    赵北北又拿起李姐贴的标签:“李姐细心,贴得端正,看着就上档次。咱们的糖,卖的不仅是味道,还有这份心意和体面。”

    李姐低下头,搓了搓手指。

    最后,她看向马婶:“马婶,您坚持标准,是为咱们牌子好,我心里都清楚。”她话锋一转,“不过,王嫂说得也有道理,订单压着,大家心里都急,火气难免大些。咱们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劲儿得往一处使。”

    马婶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北北,俺不是要跟谁过不去,就是怕……怕把你好不容易弄起来的摊子给整砸了。”

    “我明白。”赵北北点点头,心里又暖又涩。她环顾了一下略显混乱的包装区,和每个人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知道问题根源不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样,”她沉吟片刻,“今天的活儿,咱们先按现有分工干着。马婶,您经验足,多帮着看看整体,哪里容易出纰漏,您提点着。王嫂,李姐,咱们都再仔细些,既要快,更要好。晚上下班,咱们开个小会,都说说哪里觉得不得劲,咱们一起琢磨琢磨,看怎么干能又快又好,行不?”

    她没有粗暴地命令,而是用商量的口吻,给了每个人台阶,也指明了方向。

    王嫂和李姐都点了点头。马婶也“嗯”了一声,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位,拿起糖包,动作依旧一丝不苟,但脸色缓和了许多。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但赵北北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她走回自己的小办公室,看着墙上那张越来越复杂的订单排期表,眉头紧锁。

    以前人少活少,靠的是人情和自觉。现在,订单量、人手、工序复杂度都上来了,光靠自觉和临时协调,已经不够了。马婶坚持标准没错,王嫂追求效率也没错,李姐谨慎细致更没错。错的是,她没有一套让这些“没错”能顺畅运转起来的办法。

    产能瓶颈,不仅仅卡在设备和空间上,更卡在了管理和协调上。她这个“坊主”,不能再只埋头研究糖方、盯着锅灶了。她必须抬起头,学着怎么管好人,理顺流程。

    下午,赵北北没再一直待在办公室。她搬了个凳子,就坐在包装区旁边,也不多说话,就那么看着大家干活,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几笔。她看到王嫂为了求快,几次差点漏放干燥剂;看到李姐因为追求完美,返工了好几个标签,速度确实慢;也看到马婶想帮忙协调,却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干着急。

    她心里那个模糊的想法渐渐清晰——需要标准,更需要让标准能高效执行的办法。光有要求不行,还得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流程,可能……还得有点激励?

    晚上开会的时候,气氛还是有些沉闷。赵北北先把白天观察到的情况,不带指责地说了一遍,然后诚恳地看着大家:“咱们现在活儿多了,是好事,但也确实遇到了新问题。靠以前的老法子,有点转不开了。今天把大家留下,就是想一起想想办法,怎么干,咱们既能保住质量,又能提高效率,大家也能轻松点?都说说,有啥说啥。”

    起初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儿,王嫂先开了口,抱怨工序太细碎,来回拿东西耽误时间。李姐小声说贴标签的台子光线有点暗,费眼睛。连马婶也提出来,不同糖品的包装要求不一样,新来的帮工有时候记混……

    赵北北认真听着,一一记在本子上。

    窗外,夜色渐深。厂房里的灯光却亮了很久。这不是一次能解决问题的会议,但这是一个开始。赵北北知道,她正面临着比研发新品、应对竞争更具体、更磨人的挑战——如何让这个小团队,从手工作坊的松散状态,真正走向一个能打硬仗的正规军。

    管理的困境,像一道无形的绳索,捆住了快速奔跑的脚步。而她,必须尽快找到解开绳索的方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