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王伦新梁山 > 第二十六章:内政开新局,外势借刀兵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聚义厅的喧嚣散去,王伦将新上任的“采造司”指挥使曹正留了下来。窗外的日光透过格栅,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王伦沉静而专注的面容。

    “曹正兄弟,山寨如今看似兴旺,实则有两处命门,握在他人之手。”王伦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一是粮食,二是军械。粮食,尚可用钱购买,甚至不得已时,还能再行险着。但这兵器铠甲,尤其是制式的弓弩、刀枪、铁甲,有钱也难以大量购得,朝廷对此管制极严,零星搜集,难成规模。”

    曹正肃然点头,他在市井经营,深知其中关窍。

    王伦继续道:“故而,采造司眼下首要之务,一是广开财路,赚钱!二是设法采购打造军械所需的原材料,尤其是铁料、煤炭!同时,要开始招揽铁匠、皮匠等各类工匠,为日后自产军械打下根基。此事关乎山寨生死存亡,交付于你,我方能安心。”

    曹正感受到肩上重担,沉声道:“寨主放心,曹正必当竭尽全力!只是……”他略一迟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采购原料,运输乃是关键,损耗大,成本高,且易被官府盘查。属下有一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但说无妨。”王伦鼓励道。

    “我梁山坐拥八百里水泊,水路四通八达,连接运河,直通南北。”曹正指着墙上粗略的地图,“若能组建我们自己的船队,不仅可用山寨特产(如日后作坊产出、渔获)换取所需,降低运输成本与风险,更可……更可仿效那漕帮,承接南北货运,赚取运费!此乃一条隐于水波之下的生财之道,既可赚钱,又能掩护我们采购运输物资,一举两得!”

    王伦闻言,眼中骤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物流公司!曹正这思路,简直是在这个时代提出了一个超前的商业构想!利用梁山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水军力量,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隐蔽的“漕运”线路,这不仅能解决自身的物流问题,更能将其变成一项源源不断的财源!

    “好!好一个依托水泊,自建漕运!”王伦拍案叫绝,“曹正兄弟,你此计大妙!此事便由你牵头,立刻着手筹备!”

    他当即命人唤来“玉幡竿”孟康。孟康听闻要大规模建造货船,组建船队,正是发挥其所长,亦是精神振奋。

    “孟康兄弟,”王伦吩咐道,“造船厂需加快筹建。眼下战船要造,但可分出一部分人力物力,优先打造一批坚固、载重量大、适于内河漕运的货船!规格制式,由你与曹正兄弟商议定夺,务求实用、高效!”

    “遵命!”孟康领命,与曹正对视一眼,均看到彼此眼中的干劲。

    紧接着,王伦又传阮氏三雄前来。三兄弟一身水汽,听闻寨主召唤,不知又有何战事。

    王伦看着这三条水中蛟龙,笑道:“三位兄弟,眼下有一桩大生意,需你水军出力,却非是打打杀杀。”

    他将组建梁山自家漕运的设想说与三阮听,然后道:“这水泊内外,乃至相连的运河河道上,盘踞着大大小小的漕帮、水匪,乃是此事的绊脚石。我命你三人,率领水军弟兄,摸清这些势力的底细。能收编的,便收编过来,许以好处,纳入我梁山体系;冥顽不灵、作恶多端的,便以雷霆手段剿灭,为我梁山漕运扫清航道!记住,恩威并施,既要打出威风,也要尽量收拢人心,壮大我水上方量!”

    阮小二咧嘴笑道:“寨主放心!这水上的活儿,俺们兄弟熟!保管把这些杂鱼收拾得服服帖帖,让咱梁山的船队畅通无阻!”

    安排完这桩大事,王伦心情舒畅。正待与曹正再细化一些采买细节,朱贵却来报,派往东京寻找毕昇的人回来了,并且,成功将人带了回来!

    王伦大喜,立刻召见。只见带上来的是一个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男子,他眼神中带着工匠特有的专注,却也充满了对未知环境的惶恐与不安,此人正是毕昇。

    “毕先生不必惊慌,”王伦和颜悦色,让人看座看茶,“在下王伦,久闻先生致力于活字印刷之术,心生向往,特命人寻访,请先生上山,绝无恶意。”

    毕昇见王伦态度谦和,稍定心神,拱手道:“山野鄙人,雕虫小技,何劳大王挂齿。”他自称“鄙人”,称王伦为“大王”,显然是将梁山视作了山寨贼窝。

    王伦不以为意,笑道:“先生过谦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一套版只能印一书,若先生那活字之术能成,一字可排万版,随意组合,乃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千秋功业啊!不知先生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何难处?”

    提及毕生心血,毕昇眼中顿时焕发出神采,暂时忘记了恐惧,叹道:“不瞒大王,小老儿确有此想,以单个反文字模排版印刷,可反复使用。奈何……奈何试过木活字,木质纹理疏密不一,遇水易胀,沾墨易糊,效果不佳。也试过烧制陶字,却又易碎难刻……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制字材料,仍在摸索之中。”

    王伦心中暗喜,知道历史的关键节点就在眼前。他故作沉思状,片刻后,看似随意地提点道:“木与陶皆有其弊……先生可曾试过,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煅烧,使其坚硬如石?或许能兼得易刻与耐用之功?”

    “胶泥刻字,火煅烧之?”毕昇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当场,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浑浊的眼睛里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对啊!胶泥性软,易于镌刻,烧制之后则坚不可摧!水火不侵!妙啊!此法……此法或可成矣!大王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看向王伦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佩。

    王伦微笑道:“既然如此,先生何不留在梁山?此地虽非繁华之地,却可提供先生所需的一切材料、人手,让先生心无旁骛,专攻此术!我愿任命先生为‘印刷司’统领,一应所需,尽皆满足!待神技大成,不仅先生名垂青史,我梁山亦愿助先生将此术推行天下,开启民智,如何?”

    毕昇此刻心中已被那“胶泥煅烧”之法完全占据,又感于王伦的知遇之恩和提供的理想研究环境,他一个民间工匠,何曾受过如此重视?当下不再犹豫,躬身下拜:“毕昇……愿效犬马之劳!必竭尽心力,早日将此术研制成功!”

    王伦亲手扶起,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掌握了活字印刷,便等于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舆论喉舌与知识传播的利器,其长远影响,不可估量。

    就在王伦忙于内政建设之际,“谛听营”再次送来了外界的风云变幻。

    济州府那边,已然狗急跳墙。既然抓到了生辰纲的“主犯”之一宋江,又搜出了部分财物(尽管远不及十万贯),知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花石纲、漕粮被劫的大案,也一并扣在了在逃的晁盖等人头上!发文声称以“托塔天王”晁盖为首的巨寇,啸聚数千亡命,横行水泊,劫掠纲运,无法无天!并绘影图形,悬重赏通缉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朱仝、雷横六人。

    此举一来可将所有棘手大案一并“侦破”,向上峰交代;二来故意夸大贼势,也可为自己先前剿匪不力开脱。而朝廷接到报告,虽对“数千亡命”之说将信将疑,但既然找到了正主,自然严令济州府限期捉拿晁盖一伙归案。

    与此同时,来自东京太师府的压力更是如山般压下。蔡京不管下面那些弯弯绕,他只关心他那“十万贯”金珠宝贝!严令济州府必须追回全部“十万贯”财物!这可苦了济州知府,从宋江口中和晁盖庄上搜出的财物,满打满算也就万贯左右,那剩下的九万贯去哪里找?难道要去抄了梁中书的老巢?他被逼入绝境,整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王伦看着这些情报,嘴角泛起一丝冷嘲。济州府这手“祸水东引”和“夸大其词”,正中他下怀。晁盖等人吸引了全部的火力,梁山则可以更加安稳地在幕后发展。而那个被困在死囚牢里的宋江,以及被蔡京追索逼入绝境的济州知府,都成了这盘棋局中,可以进一步利用的棋子。

    “传令谛听营,”王伦对朱贵吩咐,“继续监视,尤其是济州府衙和宋江的动向。另外,看看能否给那位知府大人,再添一把‘火’。”

    乱局之中,正是浑水摸鱼、壮大自身的最佳时机。王伦深谙此道。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