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刘海中家:刘海中见傻柱将东西搬进来,二大妈:“哎,陈老根怎么没搬东西?”
“哼,傻柱那傻不拉几的讨好老陈家,想要说一门亲事呗,甭管别的,回头家里买煤球什么的,冬储白菜,你都喊陈老根和陈家老大干就行。”
刘光齐:“爸,别这么麻烦人家了,陈卫东毕业了以后是大学生了,将来分配了就是干部,不是咱家能招惹的。”
刘海中想到陈老根一臭蹬三轮的,他儿子都能大学生,他儿子却只能上中专,心中憋气:“大学生怎么了?当干部也管不着咱院的事儿。
陈老根注重他小儿子的名声,陈家老大还指望我和老易在轧钢厂给他说好话,给他哥转正机会呢。
他们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二大爷,挨家吗?我来是说一声,晚上请大家伙到咱街道办的扫盲班去,我想感谢一下大家伙。”
刘海中脑子粗,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见陈卫东这么客气,洋洋自得:“老大,看着没?这陈卫东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刘光齐今年十七岁,比陈卫东小三岁,从小他就是在陈卫东光环下长大,他觉得陈卫东绝对不是上课这么简单。
但是他不想多说,横竖这个家,他不想多呆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陈老根整天说陈卫东学习不怎么地,一般般,能骗院里人,但是骗不了刘光齐,刘光齐和陈卫东是同一学校,教的老师都是同一批。
每次上课,老师都会拿着陈卫东给他们做典型,可以说,在学校,一直流传陈卫东的传说。
刘光齐不愿意澄清,就是因为他不愿意在学校被陈卫东压一头,在院里也活在陈卫东光环下。
陈卫东这个四合院唯一大学生在院里瞩目下,带着陈老根从刘海中家出来,又进了易中海家。
院里不少人议论纷纷:“哎,老陈家还真是今非昔比了。”
“谁说不是呢,瞧瞧陈卫东,年纪轻轻,这么沉稳。”
易中海家门口,易中海站在门口,看着陈卫东和陈老根一前一后走出屋子,心中奇怪,老陈家在四合院,就是软柿子,谁家都占点小便宜,去捏一下。
这在易中海看来,根本算不上欺负,毕竟,东西不放在他家门口,他都觉得做人不能太自私,人家愿意找陈老根,那是没拿陈老根当外人。
陈卫东回来,就带着陈老根找他。
易中海还以为,陈卫东回来,是给老陈家撑腰,要求他这一大爷主持公道的。
易中海准备一肚子说辞,结果,陈卫东什么都没说,只要大家伙去扫盲班上一堂课,还说要感谢全院。
这大学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难道,这小子遗传了陈老憨的懦弱?
南锣鼓巷街道老交道口胡同扫盲班中,陈卫东已经将九十五号大院所有人都召集起来。
至于人为什么这么齐,很简单,陈卫东邀请理由,让他们无法拒绝:
第一,他今天在南锣鼓巷扫盲班,等着院子里的街坊邻居,目的就是回报院里邻居给大家伙的照顾。
第二,陈卫东准备在扫盲班分享他考大学的经验,分享他的学习方法。
且不说第一条,让大家伙都觉得,陈卫东这次定然给街坊邻居准备了好东西,就是第二条,足以让全院沸腾了。
这个年代,谁家不是孩子好几个?
谁家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家里有个和陈卫东一样的大学生?
就算阎埠贵家这样,小业主成分,孩子不能考大学,不能上中专。
但是阎埠贵是小学教员,若是他能教出个大学生,对他将来提升教员等级是有利的。
所以,陈卫东这一次扫盲班,算是将全院的胃口给吊起来了。
就连院子里去扫盲班的老大难贾婆婆,最不愿意配合政策的,唯恐陈卫东是按人头报答,她要是不去,那家里就少占便宜。
所以,原本傍晚七点才开始的扫盲班,六点半,人就到齐。
王主任看着扫盲班坐着的板正的九十五号大院,满脸笑容:“卫东,不愧是大学生啊,还是你有办法,为这事儿我可是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了,你帮我大忙了。”
陈卫东:“王主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学生是人民的大学生,就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好,好,好孩子,冯鹏,你好歹跟着陈卫东学着点,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冯鹏吊儿郎当站在一旁,看着陈卫东:“我说,东子,你已经够优秀了,给我们留条活路吧,从小,我就听着你的故事长大,你现在还这么追求进步,要我说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大学生指定有工作,你们铁道部学院,如今人才紧缺,你以后可是铁老大工作呢。”
陈卫东:“工作没落实,我干等着,也不放心,干脆干点事。”
冯鹏有一句无一句的和陈卫东聊着天,论学习成绩,论专业,学校,冯鹏其实都没有陈卫东优秀,过去上学时,陈卫东在冯鹏面前占优势。
因为那些很复杂的题目,在陈卫东眼中,似乎都不是事儿,冯鹏总是需要拼了命,还看不到陈卫东的后背,但是毕业了,两个人之间的分水岭就显现出来了。
冯鹏:“真正分配名单确定,怎么也得等七月十号,你现在着急也没用,不过,要是你有门路,你的分配方案定下了,那应该能打听出来的。
要是没定下来,那你就要小心,容易被分配下去,虽然也是省会城市优先,但终归比四九城差不少!”
陈卫东心中一凛,张助教临走的时候,明确给他消息了,那会他的分配方案没定下来,难道,会有变故?
冯鹏拍拍陈卫东肩膀:“差不多了,你该进去了,对了,我分配方案已经确定了,分配在区委-组织部,以后你要是有事儿需要我帮忙,尽管找我。”
陈卫东恍然,怪不得冯鹏漫不经心中,带着一股自信,
在新国家,组织部是体制内的“中枢神经”,管干部、定升迁。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不只是一句空话。
陈卫东原以为进了大学,他就和他们同一起跑线,但是现在才明白,人家的起跑线,恐怕是他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奋斗目标。
不过陈卫东也没有颓废,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他能穿越这个年代,激活金手指,还能考上大学,他也很优秀,就算没有家世,靠着自己能力,他一样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陈卫东深吸一口气,走上扫盲班,因为听说陈卫东要在扫盲班讲解考上大学的经验,这个年代,消息闭塞,又没有后世那种学习班,陈卫东这一分享,直接将整个胡同人都引来了。
大家伙都自发的将孩子带来,带着本子笔,甚至还有抱着小婴儿来听课的,
用他们的话说,就算听不懂,那也要蹭蹭小神童的文气。
王主任去准备迎接区委那边的领导去了,陈卫东走进教室,没有着急讲课,而是先看了看手中安全材料,还有扫盲班,识字的好处。
其实写的都挺简单。
安全宣传无非就是:“宁可停工停产,决不违章冒险。十次事故九次快,麻痹大意是祸害。安全情系你我他,预防事故靠大家。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扫盲班的好处,也简单,都是通俗易懂的扫盲课:“扫盲识字班,今天开学了,上学的男和女,早早就来到,学文化、学政治,专心听课,天下的大事情,我们能知道……”
这样的宣传不是不好,只是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够深刻,不懂其中好处,这就很难贯彻下去。
“卫东,可以开始了!”
王主任给陈卫东打了个手势,陈卫东明白,区委的领导已经来了,他可以开始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