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学习赚钱两不误 > 第22章买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腊月二十七。

    停工。

    存了两大缸冰棍。

    零星有几个人来装冰棍。

    剩下的给亲戚家分一些。

    离化冻还得一阵子。

    夫妻俩去县城买衣服,过年了,一家人都要穿新衣服。

    以前都是买布料,王海英自己在家做,家里有一台缝纫机。

    今年忙着做冰棍,没时间做衣服,只好买现成的穿。

    又买些糖果糕点,罐头。

    去双方父母家看看老人。

    准备过年了。

    李红军几次去镇上存钱时,年货就备好了。

    收拾卫生。

    糊墙。

    白底,蓝色花纹图案的墙纸,很淡雅,干净。

    浆糊均匀抹在纸上,把纸贴在墙上。

    糊墙得三个人,抹浆糊,递纸,糊墙。

    贴上墙纸的屋子瞬间亮堂了,有了过年的气氛。

    过年忙碌又热闹。

    猪肘子,排骨,小鸡,鱼从仓房拿到屋里解冻。

    和面,炸一些小点心。

    孩子们喜欢吃。

    王海英带着李文秋在厨房炸面点。

    李红军带着姐弟俩贴福字,挂钱儿,对联。

    年夜饭是重头戏。

    一家人齐上阵。

    煎炒烹炸,切菜的,烧火的,打下手的,忙的热火朝天。

    炖排骨,炖小鸡,炖鲤鱼,烀肘子,炸酥白肉,肉皮冻,拌凉菜,炸花生米。

    八个菜。

    放鞭炮。

    吃饭。

    前世过年,李文静特别喜欢吃炸花生米。

    拌上白糖,又甜又翠。

    吃完饭。

    去仓房拿些冻梨,冻柿子化上。

    一家人去李银匠家溜达。

    现在家家都没有电视。

    大家在一起打扑克是很好的娱乐项目。

    李银匠家很多人,大闺女一家,老闺女一家,大儿子一家,二儿子一家,老儿子一家。

    两伙打扑克的,一伙三打一,一伙五十开。

    两伙人打的很激烈,大呼小叫的。

    有两个小孩,大姑孙子三岁,大爷孙女四岁。

    李文静很喜欢这种热闹的环境,有烟火气。

    两个小孩正是好奇心强的时候,在地上来回走着,看哪边热闹,就过去瞅瞅。

    大姑和大娘看着两个孩子,怕磕着碰着,眼睛一直盯着。

    李银匠玩的很投入,也不上看童孙子了。

    今天他手气好,赢了二十几块。

    ''三个''2',两个王,管不上,呀,四个'3'憋手里了!''

    ''哎呀,我咋又输了?''

    李银匠兴奋的数钱,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他赢,老儿子输。

    ''爹,我没钱了,欠一把?''

    ''不行欠,借钱也得给我!''

    李银匠一本正经,一点也不通融。

    ''爹,咱们是爷俩,你咋那么较真?''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爹,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老东西,钻钱眼里去了,老儿子就不给他!''

    老李太太看着这爷俩真是好笑,玩的就一个乐呵,他们咋就那么认真。

    时间过得好快。

    赶紧回家包饺子。

    年三十的饺子要包芹菜猪肉馅的,预示着一年勤快。

    一家人包的很快。

    吃完饺子,一家人要守岁。

    李文静困的睁不开眼。

    那四口人玩的热闹。

    ''二姐,醒醒,放鞭炮了!''

    李文龙扒拉着二姐。

    李文静睡得迷迷糊糊,这小子倒是精神。

    一家人出去放鞭炮,辞旧迎新。

    这时还没有烟花,都是听响的。

    二踢脚,双响子,地雷子。

    咣咣滴,震耳欲聋。

    房子好像都在跟着振动。

    守完岁,李文静继续睡觉,其他人什么时候睡得她不知道。

    早上是被鞭炮声震醒的。

    放鞭炮。

    吃早饭。

    初一到初五是年味最浓的几天。

    初五早饭还是饺子,放鞭炮。

    俗称破五。

    过了初五,年味慢慢淡了。

    年,隆重而来,悄然退去。

    李文静的小说写的很快,文思泉涌。

    她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写的很顺畅,没有卡文的时候。

    过完十五,李文静要去县城买书。

    ''爸,你带我去买几本书呗,我写小说参考参考。''

    ''行,老闺女,啥时候去?''

    现在李家父母对老闺女的要求一律满足。

    ''爸,明天去,顺便把稿子寄走。''

    父女两个走到镇上,去邮局把稿子寄走。

    坐客车去县城。

    大概五十分钟左右到了。

    八十年代的县城很落后,萧条,但比镇上好太多了。

    ''爸,咱俩先去商店,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东西。''

    ''行,老闺女,今天你说去哪就哪,爸跟着你走。''

    李红军自己没有什么东西要买,就是陪老闺女。

    商店里虽然不是琳琅满目,但生活必需品很全。

    李文静选了两副棉手套,四双棉鞋,两条围巾,两个男式毛线帽子。

    去副食品区,买了几斤白糖,三罐麦乳精。

    李红军拎着东西,感觉老闺女像个家长,在给儿女买东西。

    两个人去新华书店。

    李文静选了两本英文书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录,两本小说,商业模式介绍等十几本书籍。

    李红军拎着东西跟在闺女身后。

    买完东西,两人来到汽车站。

    等车的间隙李文静又买了一些笔和本子。

    客车准时出发。

    十一点三十分到镇上。

    ''爸,咱们到我姥家看看,我都挺长时间没见着我姥了。''

    ''咱们再买点东西吧,糕点啥的。''

    红灯镇离王海英娘家很近,走路十五分钟。

    ''姐夫,文静你们来了。''王力兵在大门外正好要去同学家。

    ''老舅,你要出去呀?''再次见到年轻时的老舅,李文静还是有些感触的。

    老舅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税务局工作。

    一路顺风顺水,生活的很好。

    ''嗯,我没事瞎溜达,走吧,进屋。''

    王力兵接过大姐夫手里的东西一起进屋。

    ''姥,姥,我来看你了!''

    李文静看着坐在炕里的老太太,还是老样子,身体不是很好,面色有些苍白。

    前世的姥姥可能就是最近几年去世的,突发心脏病。

    现在小县城的医学不是很发达,去大城市又路途遥远,年纪大不适合奔波,家里供个大学生,条件很差。

    也是没办法。

    现在农村六七十岁的人生病,基本都不怎么治疗,听天由命。

    姥姥身体不好,易疲劳。

    总是蔫蔫的,对谁都是表情淡淡的,这么些年都是如此。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