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15章朱允炆的信,重设丞相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密室之内,烛火摇曳,将三道人影拉得忽长忽短。

    燕王朱棣、妖僧姚广孝,以及那位青衫儒士木正居。

    这三人共处一室的画面,让奉天殿前的空气凝固到了冰点。

    天幕之上,悲凉的画外音再次响起,字字句句,都像重锤砸在朱元璋的心口。

    【其实,若有一线生机,身为太祖之子的永乐大帝,也绝不会走上这条路。】

    【然,湘王朱柏阖家自焚的冲天烈焰,是哀嚎,亦是警钟。它彻底烧掉了永乐大帝朱棣心中最后的一丝幻想。】

    【建文帝的屠刀,绝不会因血脉亲情而有片刻的迟疑。】

    画面闪烁,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浮现。

    【偌大的大明王朝,雄师百万,然开国名将或遭屠戮,或已老迈,竟无可用之人。】

    【何其相似。】

    【那一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由南往北,驱逐胡虏,一统华夏,立国为明。】

    【几十年后,他的儿子将奉天靖难,由北向南,将这大明江山,再度一统。】

    【而这位燕王,也将成为华夏封建王朝,最后一位世界性的大帝。】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

    “明成祖?!”

    这一次,不是一个人的惊呼,而是奉天殿前,数百名官员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所有人都被这两个字惊得说不出话来。

    开疆为祖,守业为宗!

    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他们这群人,跟着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明江山,这是……二世而亡了?

    “成祖……奉天靖难……”

    朱元璋的拳头捏得咯吱作响,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黑得能滴出水来。

    成祖?

    那咱算什么?前朝余孽吗?

    他想起了史书上的唐太宗李世民。

    那位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举世难寻,可他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死后的庙号,也只是一个“宗”字。

    他朱棣,凭什么称“祖”!

    “真是咱的好大儿啊。”朱元璋气得牙根痒痒,森然的目光,再次缓缓扫过底下那几个瑟瑟发抖的儿子。

    这一下,就连一旁的马皇后,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不悦之色。

    你奉天靖难,是你们叔侄之间的家事,她不清楚内情,不做评价。

    可你称“明成祖”,这就太过分了。

    这不等于明着告诉后世,咱老朱家传到标儿这一脉,就断了?你朱棣,才是新的开始?

    这算什么?这不就是光明正大地告诉天下人,我就是反贼,我摊牌了!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以及站在最后,身体已经完全僵住的燕王朱棣,几乎是同一时间低下了头。

    他们都在扪心自问。

    如果换成是自己,在夺了侄儿的江山之后,敢不敢给自己上一个“祖”的庙号?

    不敢。

    绝对不敢!

    老四这胆子,也太肥了!

    天幕之内,密室中的气氛同样压抑。

    姚广孝刚刚分析完京师兵力空虚,粮道脆弱的弱点,正唾沫横飞地说得兴起。

    朱棣却只是沉默地听着,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青衫儒士。

    他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近二十岁的青年,问出了一个让天幕外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的问题。

    “正居。”

    “你,为什么要帮本王?”

    这一问,不仅问出了他自己的疑惑,也问出了天幕之外,奉天殿前所有人的心声。

    朱元璋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底下百官也纷纷伸长了脖子。

    他们也好奇!

    他们也想知道!

    以木正居之才,在京城辅佐建文帝,荣华富贵,青史留名,不过是探囊取物。

    为何要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投靠一个怎么看都胜算渺茫的藩王?

    画面中,青年的木正居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似乎想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他这副模样,让天幕外的一些官员顿时“了然”。

    “唉,定是那建文帝器量狭小,容不下这等经天纬地之才,逼得木先生离心离德啊!”

    “没错!如此大才,竟不能慧眼识珠,反而逼得人家离心离德,投了燕王!此子误国啊!”

    “少年郎心怀满腔抱负,却刚一入朝堂就被皇帝所排挤,可惜,可叹!”

    “如此说来,木学士的选择,倒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几个言官扼腕叹息,已经自行脑补出了一场“君主昏聩,贤才遭弃”的戏码。

    朱元璋听着这些议论,也是眉头紧锁。

    难道真是允炆那小子,瞎了眼,把这等麒麟之才给推出去了?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就是答案时,天幕中的燕王朱棣,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没有追问,只是从怀中,缓缓取出了一封信。

    那信封的样式,正是宫中御用。

    朱棣将信展开,对着烛火,念出了上面的内容。

    “木学士亲启。”

    “朕自登基以来,常念先生之才。先生所创‘南北分卷’之策,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朕深知,唯有先生之能,方可安天下,定社稷。”

    朱棣念到这里,顿了顿,抬起头,看了一眼对面的木正居。

    画面中的木正居,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仿佛信上说的不是自己。

    天幕外的官员们,却已经听出了不对劲。

    这……这建文帝,言辞恳切,礼贤下士,不像是会怠慢贤才的昏君啊?

    朱棣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继续念了下去。

    那最后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尤其是朱元璋的心上。

    “朕知先生胸怀大志,非寻常官职可以束缚。”

    “若先生愿回朝辅佐朕,共创尧舜之治……”

    “朕,愿为先生复开先河,重设丞相之位!”

    重设!丞相!

    轰!

    朱元璋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如果这天幕没有出现,按照原来的情况,他杀了数万人,才从这大明朝堂之上抹去的两个字。

    可他那个没见过面的好圣孙,竟然要为了拉拢一个臣子,要把它给捡回来?!

    而更让他无法接受,甚至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是。

    燕王朱棣举着这封信,看着对面的木正居,补上了最后一刀。

    “正居,建文给了你如此承诺,你为何还要拒绝?”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