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9章朱元璋:朕刚废了丞相,你却告诉我未来有个更牛的首辅?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刚刚爆发。

    奉天殿内,一股淡淡的血腥气还未散尽。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百官,心里那股子恶气总算是吐了出来。

    丞相,丞相!

    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咱给你,才是你的。

    咱不给,你不能抢!

    这个道理,他朱元璋没读过书都懂!结果你个胡惟庸,吃咱的喝咱的,到头来还想谋咱的江山?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在朱元璋心中疯长。

    从今天起,这什么丞相,咱不要了!废了!把权全都收回到咱自己手里!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宣布这个决定时,异变陡生!

    “看!那是什么!”

    殿外一声惊呼,紧接着整个皇城,乃至整个应天府都骚动起来。

    “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朱元璋嘴上说着,还是不顾阻拦,大步走到殿前,同时一把将跟上来的朱标护到自己身后。

    只见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竟被一块无法形容的巨大幕布所遮蔽。

    “护驾!”身后的毛骧脸色剧变,指挥着锦衣卫将朱元璋团团护住。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朱元璋却摆了摆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天上的大家伙,扭头对朱标道:

    “标儿,你看这玩意,比咱当年在鄱阳湖见的船都大。”

    “不过,咱咋看起来这么像妖术呢?会不会掉下来?”

    “标儿,你怎么看?”朱元璋又问朱标。

    还我怎么看?

    我拿眼睛看!

    朱标满脸无奈的看着神色凝重的朱元璋。

    谁家好人在意这些啊!正常人不应该好奇这东西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空中吗?!

    “父皇,儿臣未曾见过此等奇物,自不敢妄下定论。”

    朱标抿了抿嘴,感觉有些心累,也不知道为什么爹脑回路这么清奇。

    骚乱很快被铁血的锦衣卫强行平息,但日子还得过。

    那块诡异的天幕,不吃不喝,不声不响,就那么静静地悬在天上。

    白日不遮阳,夜晚不挡月。

    人们只要不刻意抬头,甚至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时间一晃,便是三日。

    应天府的百姓们,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后来的麻木,再到如今的习以为常。

    甚至有孩童,拿天上的大黑幕编起了童谣。

    这天,就在胡惟庸案彻底了结,朱元璋再次动了废相念头的这个早朝之后。

    朱元璋拉着朱标抱怨:“那个李善长,还自称什么学究天人,咱让他研究这天幕,他倒好,三天屁都没放一个!”

    “依咱看,就该治他个欺君之罪!”

    朱标满脸无奈:“爹,您又来了,李相国也是尽力了。”

    “哼。”朱元璋懒得再提,刚想再说点啥,那块沉寂了三天的天幕,毫无征兆地,亮了。

    没有雷鸣,没有电闪。

    它就那么亮了起来,柔和的白光瞬间取代了原本的漆黑,但依旧不刺眼。

    整个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所有正在活动的人,都在这一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奉天殿前,朱元璋瞳孔骤缩。

    来了!

    天幕之上,一行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开始缓缓浮现。

    其形制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简体字,但奇妙的是,每个人都能看懂其含义。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纵观华夏五千年,有始有终,得国之正,无出大明之右者。】

    【而开创这不世伟业的,便是这位,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真正的传奇帝王。】

    【洪武大帝,朱元璋。】

    伴随着激昂的乐声,天幕上开始出现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从濠州皇觉寺的一个小和尚,到手持兵刃,投身红巾军的青年。

    从鄱阳湖水战的连天烽火,到攻破大都,将蒙元统治者赶回草原的赫赫军威。

    一幕幕,一桩桩,全是朱元璋这半生最引以为傲的功绩。

    下方的百官,已经看傻了。

    朱标和朱棣,也是满脸的震撼。

    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爹以前过的苦,但也没想过竟然这么惨。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详细的了解爹的来时路。

    朱元璋自己更是看得热血沸腾。

    好!

    说得好!

    咱这一辈子,可不就是这么过来的!

    感叹完,朱元璋忍不住捋着胡须,对朱标大笑:“哈哈!标儿,你瞧瞧!不愧是天上的大罗神仙!”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甚至有些飘飘然。

    这神迹,原来是来夸咱的!

    然而,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天幕上的画面一转,激昂的乐声也变得沉重起来。

    【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位伟大的洪武皇帝,在其统治生涯中,亦有诸多错漏。】

    【而他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过度的猜忌,与对权力的绝对掌控欲。】

    【这一点,在他对待文臣,尤其是对待丞相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什么意思?

    这是在说咱的不是?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三日前被胡惟庸的血染红过的地面,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

    “放屁!”他低声骂了一句,“咱猜忌?咱要是不多长个心眼,这江山早让人给掏空了!这神仙懂个锤子治国!”

    可天幕并未理会他的愤怒,继续显现着文字。

    【幸运的是,历史的洪流,并非无可转圜。】

    【在大明朝另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出现了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首辅。】

    【他以一己之力,弥补了洪武皇帝当年废相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与制度隐患,将一个“弊端已露”的王朝,重新拉回了正轨,甚至远胜当年。】

    “首辅?”朱元璋愣住了,扭头问朱标,“啥玩意?官儿吗?”

    他刚刚才动了心思,要废掉丞相,然后设立四个没有决策权的内阁辅臣,为自己提供顾问。

    这天幕上说的“首辅”,莫非就是指这个?

    可听这天幕的意思,这位“首辅”的权力,似乎大得惊人?竟能“弥补制度隐患”?

    这岂不是另一个胡惟庸!

    不行!绝对不行!

    朱元璋脸色一黑,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太子朱标,又扫了一眼台下被五花大绑,等待处决的胡惟庸党羽。

    他心中刚刚升起的废相决心,头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咱……就是说,要不,这丞相,咱不废了?”他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朱标和朱棣都听到了,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满头雾水。

    父皇这是怎么了?

    天幕上的文字还在继续。

    【而这位传奇首辅的出现,其意义远不止于朝堂之上。】

    【他更是一位伟大的破局者,初显锋芒之日就亲手打破了一个困扰了大明,乃至整个华夏数百年的巨大僵局。】

    【在了解他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明朝科举初期,北方人,有多难?】

    画面一转,一行大字缓缓浮现。

    【洪武四年,开国第一科。取中进士一百二十人,其中,南方士子,一百一十六人!】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眉头紧锁。

    这件事他有印象。

    当年刚打下江山,为了收拢天下人心,他办了这第一次科举。

    结果报上来的名单,确实是一大半都是南方人。

    可那时候北边战乱刚刚平息,百废待兴,他哪里有心思去管这榜单上是南方人多还是北方人多?

    能有读书人来当官,帮他治理天下,就不错了!

    可现在被这天幕单独拎出来一说,朱元璋猛地咂摸出不对味了。

    是啊,咱这大明,是全天下的大明,凭什么当官的都是南方人?北方的读书人呢?他们不算咱的子民吗?

    天幕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文字再次变动。

    【洪武大帝当时并未在意,但这个问题,如同一颗被埋下的种子,在未来,将会发芽,并引爆一场空前的朝堂危机。】

    【洪武三十年,春闱放榜。中式进士五十二人,竟无一北方人!】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