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 第17章 那些泥腿子,天然敌视我们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送走王振山,院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李欣悦默默收拾着碗筷,连动作都变得迟缓了许多。

    看着孙女消瘦的背影,李平安忽然开口:

    “悦儿,去取笔墨来。”

    “笔墨?”

    听到李承乾的话语,李欣悦动作一顿,转过头,眼中带着疑惑:

    “爷爷,您要写字?”

    “不。”

    稍微摇头,李平安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是你要写。”

    走到李欣悦面前,李平安的声音低沉却清晰:

    “把你殿试那篇策论,原原本本,再写一遍。从破题到收尾,一字不差。”

    李欣悦眼中先是闪过不解,那篇文章早就被朝廷公之于众了,为何还要再写一遍?

    “爷爷,您是要……”

    “既然他们说文章是赵滢的。”

    稍微停顿一下,看着李欣悦陡然发生变化的脸色,李平安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但你却比任何人都熟悉这篇文章。”

    “每一个用词,每一处转折,甚至每一个涂改的墨点,都该印在你脑子里。”

    深吸一口气,李平安此时眼神锐利如刀:

    “真的东西,揉碎了,磨烂了,也还是真的。”

    虽然依旧不清楚自家爷爷到底要做什么,但李欣悦却清楚这是要为自己做主。

    快速点头之后,李欣悦的脸上露出难以克制的欢喜之色:

    “是,爷爷!我这就写!”

    在李平安的注视之下,李欣悦翻找出仅剩的几张糙纸,研墨提笔,神情专注,笔尖落在纸上的沙沙声,成了这小院里唯一的声响。

    李平安坐在一旁,静静看着。

    直到李欣悦停笔,他拿起文章仔细看过之后,李平安这才点了点头:

    “收好。这是根,不能丢。”

    次日一早,天刚微亮,李平安便出了门。

    他没再去西市茶馆,而是拐进了更偏僻的南城。

    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消息也最是灵通。

    随便在在一个卖炊饼的摊子前停下,李平安先是要了两个饼,这才状似随意地与摊主攀谈:

    “老哥,生意不错?”

    “听说前阵子皇城那边可热闹了,女状元游街,没往这边来?”

    摊主是个黑瘦汉子,一边麻利地包饼一边撇嘴:

    “游街?那是贵人们的事儿!咱们这破地方,连状元爷的马蹄子都沾不着灰嘞!”

    “可惜了。”

    李平安叹了口气:

    “听说那状元文章写得极好,连匈奴人都能治。要是能听听就好了。”

    “文章?”

    旁边一个等着买饼的闲汉插嘴:

    “老爷子您还关心这个?我倒是听我在礼部当差的表侄说过一嘴,说那文章啊,厉害是厉害,就是不太像……”

    摊主猛地咳嗽一声,狠狠瞪了那闲汉一眼,闲汉立刻噤声,接过饼匆匆走了。

    李平安心中一动,却不追问,只慢悠悠地吃着饼,又跟摊主聊了几句闲话,这才付钱离开。

    他看似闲逛,目光却扫过街面每一个角落。

    最终,他在一个代写书信的摊子前停下。摊主是个落魄的老秀才,穿着打补丁的长衫,正打着瞌睡。

    李平安在他面前坐下,放下一枚铜钱:

    “先生,烦劳写封信。”

    老秀才睁开眼,懒洋洋地铺开纸:

    “写给谁?说内容。”

    “不忙写。”李平安压低声音:

    “老夫想打听个事。听说此番殿试,糊名誊录之时,似有些趣闻?”

    老秀才手一抖,笔差点掉下。

    目光警惕地看向李平安,老秀才大半晌之后这才开口询问道:

    “你是何人?问这个作甚?”

    “一个心疼孙女的老家伙罢了。”

    李平安又推过去一枚铜钱:

    “听说有些文章,笔迹颇有风骨,不像寻常闺阁笔墨。”

    老秀才盯着那枚铜钱,喉结滚动了一下,左右看看,这才极快地说道:

    “是有这么一说……有一份,力透纸背,转折如刀,像是练过腕力的……但,但最后定的状元那篇,是标准的馆阁体,秀气得很。”

    他一把抓过铜钱,飞快地道:

    “我就知道这些!您老快走吧!”

    李平安不再多问,起身离开:

    力透纸背,转折如刀……这描述,倒与悦儿常年随他干农活练出的腕力有几分契合。而赵滢……他想起那日赵府所见,赵滢执杯时那纤细娇柔的姿态。

    证据,似乎又增加了一分。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

    女帝武明空放下朱笔,看向垂手侍立的上官蓉儿:

    “李欣悦,近来如何?”

    上官蓉儿躬身回道:

    “回陛下,据下面人报,她深居简出,曾试图寻些抄书的营生,但无人敢用。如今……怕是生计艰难。”

    武明空轻哼一声:

    “倒是安分。”

    她顿了顿,又道:

    “王振山今日递了折子,对调任兵部似有微词。”

    上官蓉儿小心揣摩着圣意:

    “王将军年少气盛,立了军功却不得重用,有些怨言也是常情。只是……他与那李平安走得太近,恐生事端。”

    “朕知道了。”

    武明空语气淡漠:

    “边关刚定,武将……不宜权势过重。让他在兵部多读读圣贤书,静静心也好。”

    这话里的意味,上官蓉儿瞬间明了:

    陛下这是要借此机会,进一步敲打武将,尤其是与李平安有牵扯的王家。

    “臣明白。”

    上官蓉儿应道:

    “只是……那李平安,毕竟有太祖金牌的情分在,若任由其孙女生计无着,恐惹闲话。”

    “而且,有关科举之事,坊间传言也不利于滢儿。”

    虽然朝廷已经进行了尽力引导,但由于李平安的身份以及当日的平手之事,依旧让民间很多百姓对赵滢的才学产生了怀疑:

    或者说……那些泥腿子总是天生的喜欢以恶意对她们这等天之骄女进行揣测。

    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不只赵滢,就连女帝辛苦设立的女子科举都要成为一场笑柄。

    “左相,这么久都没有解决此事?”

    目光落到上官蓉儿的身上,女帝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

    在她看来,凭借左相的才学智谋和手段,要为赵滢恢复名声并不会太难才是。

    “左相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