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春潮里 > 第三章 亲嫂妹,明算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好在紧赶慢赶,那车货物中午时候终于还是到了。

    接下来,吟夏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走街串巷,将一大堆杂货全卖了个精光。

    她一开始的判断很正确,老家这边不如沿海地区发达,一些生活用品其实需求量挺大的。

    很多小贩、商店老板,甚至是街坊邻居,见到那么一辆大货车,立马全都围了上来。

    特别是小贩们,大批大批买了吟夏的货物,而后拉去乡下售卖。

    于是吟夏便这样收获了五百多块钱。

    五百?

    一笔巨款!

    这些东西在广东是绝对卖不到这个价格的,因为广东那边卖锅碗瓢盆的人太多了,家家都有,当然卖不出好价钱。

    但在云南某些地方,这些东西还都是新鲜玩意儿,所以价格高。

    不过有很多人看不起这些买卖,总觉得保留着以前的思维,认为倒买倒卖不光彩。

    但实际上呢?

    锅碗瓢盆、生活百货市场也大,一个赚几分钱,一万个就是几百块。

    她那车货物便因此而赚了五百零几块。

    其实本来她可以卖到六七百的。

    但如今她急于出手这些货物,量大优惠,所以很多小贩商人之流便多买了很多。

    要是她肯的话,大街小巷、小区门口、菜市场、商业街等都是不错的卖货地选择。

    如果她直接拉到乡下去零售卖,估计也能增加一两百收入。

    但……时间不等人!

    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上下,商机处处都是。

    吟夏不会坐等机会溜走。

    卖了这批货物之后,她便拿着一摞一摞的钱存入了银行,换来了一张存折。

    兜里只剩十张十块钱的现金。

    这点钱,初期足够了。

    只不过当她回家去之后,母亲和管红就看到了他那张农行存折卡。

    她们都没说什么,但吃饭时气氛明显有了变化。

    ……

    “咯吱。”

    父亲佝偻着身子打开大门,随意扫了一眼家里,而后放下锔碗工具,坐到沙发上。

    他从墙角拿出一个老旧包浆的水烟筒,又把桌上的一小包烟丝拿起来,先是捻了一半,随后又放下,只捻三分之一,旋即坐下开始抽水烟筒。

    整个房间开始响起“咕噜咕噜”声。

    不多会儿,吟华也回来了。

    “回来了。”父亲打了个招呼,而后继续抽水烟筒,吞云吐雾。

    “老爸,你今天收成怎么样?”吟华的声音充满疲惫。

    “没有。”父亲沉声吐出两个字,继续抽烟。

    “唉。”与父亲长得有七分相似的吟华也叹了口气:“我也没有,现在这几条街都已经没人需要锔碗了。”

    “今天还有一大批新碗到小区了,说是广东来的,便宜得很,以后生意更少了。”

    吟华叹气,父亲却只是不停地吸水烟筒。在听到“新碗”时停了一秒,而后又继续抽烟。

    两父子沉默着坐在椅子上,直到管红一句冷冷淡淡的“吃饭了”和端盘子到桌上时的摔碗声,两父子才别过头去。

    两父子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诧异。

    管红平日里虽然泼辣,但平日里是很少在家里发脾气的。

    吵架也少,毕竟吟华当初可谓是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人,自己长得不错,又会一手家传的锔碗功夫,收入可观。

    再加上为人也比较好,对管红百依百顺,故而管红也几乎没怎么说过吟华。

    吟华更是不可能说骂管红,对管红好极了。

    直到管红对关着的木门喊了一声“吃饭也要请,大学生了不起啊”时,吟华两父子才反应过来。

    “小夏回来了?”吟华诧异,脸上浮现出笑容。

    两兄妹的关系很好,吟夏回来吟华很开心。

    但父亲只是沉默了一下,便又继续缓慢走到饭桌上坐下,而后静静看着饭桌发呆。

    母亲端菜,管红端菜。

    吟华则是一脸期待地看向妹妹的房门。

    “老哥!老爸!你们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吟夏满脸笑容。

    他们的房子狭小逼仄,但父亲和老哥从来都是轻手轻脚的,刚刚他在计划钱款的使用,根本没听到两人回来的声音。

    “小夏,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吟华脸上露出笑容:“你早点来找我,我就去杀只鸡回来吃了。”

    “杀鸡杀鸡,你哪儿有那么多钱杀鸡?”管红将一盘蒸好的澄江香肠轻摔在桌上:“累了一天了,别话多了,快吃饭吧!”

    一句话,让整个本就狭窄的小屋陷入凝固。

    吟华脸垮了下来,没再说什么,拍了拍吟夏的肩膀后坐下来。

    吟夏抿了抿嘴,吐出一口气,也坐了下来。

    “快吃饭,快吃饭,等会凉了。”母亲看气氛不好,率先开口问吟华:“今天生意怎么样?拦了几个活计?”

    话音落下,管红也不说话了,而是狠狠夹了几夹青菜放自己碗里,竖着耳朵等自家男人说话。

    “唉,别提了。”吟华摇摇头,也开始动筷,夹了一块肥肉最多的香肠到吟夏饭碗里:

    “附近几个小区多了一批铁碗贩子,家家户户几乎都买了那铁碗,一家找我们锔碗的都没有。”

    “铁碗贩子?”

    “一家锔碗的都没有?”

    几人刚开始动筷,又不由自主都停了下来。

    管红皱了皱眉头,立马狠狠夹了两片香肠放自己碗里,大口吃饭。

    父亲细嚼慢咽,没有说话。

    母亲则是担忧道:“锔碗的生意越来越少了……”

    但转而又强行扭转脸上的悲苦之色,化为笑容:“不怕得,过两天话就可以守了,能卖好些钱。”

    “是,是。”吟华也露出笑容:“铁碗装饭装汤太烫,大家还是要用瓷碗的。”

    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瓷碗?

    要是缺个口子、多个口子什么的,都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新的,就是锔碗最为划计。

    这也是他们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后面生意还会回来。”母亲也频频点头,又夹了一块香肠给管红:“我们还是要放宽心。”

    “多锔几个碗有什么用?”管红听不下去了,“嗒”的一下放下碗筷:“你们的好女儿一次可以亏几百块,你们锔几千个几万个碗都赚不回来!”

    此言一出,所有人勃然色变。

    父亲和吟华的目光一下子看向了吟夏。

    吟夏苦笑道:“大嫂,放心吧,这钱不用家里还,那拆迁款我也不要一分。”

    “谁信?”管红眉头一挑:

    “你中午在外面叮铃哐啷拉了一车货,我远远瞅着就是一些不锈钢吧?”

    “大老远从广东带一屁股债回来,还把自家的生意给挤了,你搞的是什么鸡枞事?”

    不锈钢?

    吟华吃惊:“小夏,那些铁碗贩子就是从你这里进的货?”

    “是。”吟夏放下饭碗,沉声道:“我在广东被砸了铺子,从仓库捡了一些零碎的没坏的拉了回来,不锈钢最多。”

    而后她简要说了一下在广东创业的事,只不过隐去了自己的那些心酸和委屈。

    听了吟夏的话后,吟华也吃不下饭了,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啪!!!”

    坐在吟夏旁边的父亲一巴掌拍在吟夏脸上,胸口不断起伏。

    母亲一惊:“你干什么!”

    旋即想要去看吟夏,但被吟华拦下:“妈。”

    父亲一巴掌下来,吟夏眼眶瞬间就红了,但她咬牙,没让眼泪掉下来。

    管红冷哼一声,双手交叉抱胸,嘴上依旧没停下:“嘿,辛辛苦苦供养十几年,供养出这么一个大学生。”

    “六百三十二。”吟华沉声道:“拆迁款马上下来了,我们赔得起。”

    “不。”吟夏轻轻摇头:“我说了,老哥,这笔钱我自己赔。”

    “小夏,我们都是一家人!”吟华说这话时还看了一眼管红,一字一句道:“拆迁款下来,多分给你一点。”

    吟夏还没说什么,管红闻言就开口道:“总共两千块,直接三分之一给大学生算了。”

    吟华皱眉看过去:“小红!”

    管红闻言撇过头去,眼睛瞬间红了:“你家妹妹,卖了一大堆破铜烂铁,赚了钱也没想着赔钱,还要吃家里的、住家里的。”

    “你现在做大善人,还催我生个儿子,我现在敢生吗?生下来谁养?养得起吗?”

    她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母亲见状连忙去安慰:“别哭了姑娘,别哭了。”

    不安慰还好,一安慰管红脸上眼泪更是一串串落下:

    “妈!你下午也看到了!小夏卖了东西拿了钱也不去还钱,也不想着给家里一些,不就想着分了拆迁款然后拿去还债嘛!”

    “六百块钱,够我们用几年了!她一下子全部亏了出去,我们还要替她还债,凭什么啊!”

    管红越说越伤心,越说越大声。

    吟华不敢说话了。

    吟夏也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大学里可不学如何处理这些家事。

    最终还是父亲开口了。

    “行了。”父亲眉头深皱,声音沙哑:“这个钱,吟夏你自己想办法。”

    一句话,就让家里的气氛有了转变。

    管红抹了抹眼泪,没再哭了。

    吟夏也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吟华和母亲却又将目光聚焦到了父亲身上。

    父亲却不再多说,只是拿起饭碗,不吃菜,只是小口小口吃饭,细嚼慢咽。

    “这还不够。”管红又开口,看了一眼吟夏:“小夏,我也不说其他,你住我们的吃我们的,每个月要给十块钱伙食费和住宿费。”

    不等其他人反应,吟夏立马斩钉截铁点头:“好!”

    父亲不说话,只是加快了吃饭动作,几大口吃完了饭,然后放下碗筷过去抽水烟筒。

    母亲给管红夹了几块香肠,然后借口看花田也离开了桌子。

    吟华几次欲言又止,但最终也匆匆吃完饭提上锔碗工具出门了,说是想看看晚上会不会有生意。

    短短几分钟,就只有吟夏一个人在饭桌上呆着。

    桌子上总共两个菜,一个澄江香肠,是年初亲戚送的。

    一个小炒青菜,用的还是炒完香肠剩的油。

    青菜已经一根不剩,小半截澄江香肠却只少了两三块,都是母亲夹给管红和吟华的,其余一片也没人动。

    一家人似乎都默契地把过年才能吃的香肠留给了吟夏。

    但相比以前,吟夏只觉得味同嚼蜡。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