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边关小厨娘:开局捡了个战神王爷 > 第一卷 第19章 山寨货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黑山屯的清晨裹着北境特有的干冷,沈记工坊里却早已热气蒸腾。

    沈青裹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正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柴火。她的鼻尖冻得微红,专注的目光随着灶膛里跳跃的火苗移动,时不时伸手感受一下铁锅的温度。这几日天气骤冷,面发酵的速度明显慢了,她不得不提前一个时辰起来生火升温。

    “张嫂,昨日那批黑豆粉的湿度记录放在哪儿了?”她头也不抬地问道,声音里带着晨起的沙哑。

    张嫂正在另一边指挥两个年轻媳妇筛面,闻言忙在围裙上擦擦手,从一堆账本里翻出个粗麻布封面的册子:“在这儿呢!昨儿个收工前我都记好了,这批豆粉炒得干,吸水比前日那批要多半勺水呢。”

    沈青接过册子,就着灶火的光仔细翻阅。自打接了守备府的订单,她就养成了记录每个生产细节的习惯。温度、湿度、原料批次、甚至天气变化,她都一一记录在案。此刻她秀气的眉毛微微蹙起,指尖在几个数据间来回比划。

    “不对劲。”她忽然站起身,快步走到正在晾晒的饼坯前,拿起两块不同批次的饼子,左右手各掂量了一下,又轻轻掰开一角,仔细比较内部的质地。

    她的动作引起了不远处萧山的注意。他正坐在工棚角落的矮凳上,面前摊着一本账册,闻声抬起头来。晨光透过棚顶的缝隙,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没有说话,但深邃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沈青的一举一动。

    “张嫂,你来摸摸看。”沈青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忧虑,“这两批饼子的硬度差得不少。若是交给守备府的军粮品质如此不稳,怕是会出大问题。”

    张嫂忙走过来,粗糙的手掌接过饼子仔细摸索,脸色也逐渐凝重:“还真是…许是这批黑豆炒制时火候有点飘?还是和面时水没控准?”

    工棚里的其他女工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说是石磨磨损导致粉质不匀,有人说是这几日天气太冷影响了发酵。一时间,工棚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氛。

    沈青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现代人的思维开始飞速运转:这分明是标准化生产的问题!手工制作依赖老师傅的经验,但每个人的手感不同,天气、工具、原料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最终品质。若是小批量制作还好,但要满足军需的大规模生产,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

    她拍拍手上的面粉,目光扫过工棚里一张张不安的面孔,声音清晰而坚定:“从今日起,咱们得立个规矩。每批豆子、麦子炒制前必须先称重!炒多久,用什么火,都得定死!和面加多少水,用多少盐,也得按斤两算,不能再凭手感差不多!”

    这话一出,工棚里顿时安静了不少。几个老资格的娘子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以为然。王娘子忍不住嘀咕:“青丫头,这未免太麻烦了些?咱们做了一辈子饭,手上都有数,差不了多少的。”

    “王婶,这不是差不差的问题。”沈青耐心解释,语气却不容置疑,“这是军粮!要的是成千上万块都一个味儿,一个硬度!咱们现在小打小闹还行,以后量大了,全靠手感,非出乱子不可!”

    她心里暗自吐槽:这简直是从手工作坊迈向标准化生产的管理革命啊!没想到穿越了还得搞ISO认证?

    但改革的阻力远超她的想象。一天下来,不是这个忘了称豆子,就是那个和面水加多了。张秀姑跑前跑后地盯着,嗓子都快喊哑了,效果却一般。老师傅们的习惯不是一天能改的。

    傍晚收工时分,沈青看着记录本上依旧波动的数据,头疼地揉着额角,不自觉地轻轻叹了口气。

    “遇坎了?”萧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本账册,目光扫过她面前那堆写着“次品”的饼。

    沈青无奈地笑了笑,把标准化遇到的困难说了:“大家习惯难改,觉得我太过较真儿。”

    萧山沉默地听她说完,骨节分明的手拿起两块硬度不一的饼,在掌心掂了掂分量。他的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

    “军中发令进攻,是擂鼓几声?”他突然问道,目光仍停留在那两块饼上。

    沈青一愣,不明所以:“一般是三通鼓吧?”

    “若鼓手随心所欲,一通急促,两通散漫,后果如何?”他抬起眼,深邃的目光直视着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沈青瞬间懂了,眼睛微微睁大:“会乱套。”

    “既知号令需统一,生产为何不可?”萧山将饼放回原处,声音低沉而清晰,“令出必行,行之有标准,赏罚需分明。此乃治军,亦为治坊之道。”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咔嗒一下打开了沈青的思路。对啊!她把现代那套“流程”和“标准”的概念带过来了,却忘了配套的“执行力和奖惩机制”!

    第二天,工坊里多了块简陋的木牌,上面用炭笔画着表格,写着每个娘子的名字,后面跟着“今日次品数”“达标批次”等栏目。

    沈青站在木牌前,声音清脆而有力:“从今天起,咱们每天统计!次品最少、达标最多的前三名,当天多领五个铜板!连续三天垫底的...”她故意顿了顿,看着众人紧张的表情,忽然俏皮地眨眨眼,“就负责给大家洗磨盘!”

    物质奖励加轻微惩罚加公开排名!这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娘子们的好胜心被激起来了,谁也不想垫底丢人,更想多赚那五文钱!工棚里顿时气氛热烈,大家互相较劲,互相提醒,称重、看火、计时都认真了许多。

    沈青也没闲着,她抽空改进了工艺。想起萧山提过的“豆粉烘烤增香”,她试验了几次,发现果然能进一步降低豆腥味。在一个无人的午后,她谨慎地滴入一滴血作为终极秘方,那批试验品出炉时,浓郁的焦香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勾人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工坊。

    “哎呀我的天!沈姑娘,这饼子闻着也太香了!”张秀姑忍不住惊叹道,眼睛瞪得老大。

    沈青得意地抿嘴一笑,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新配方,试试看。”心里默念:科技与狠活的结合,果然无敌!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李大军从屯外回来,脸色古怪地拎回几个油纸包,啪的一声放在沈青面前的操作台上。

    “沈姑娘,你快看看这个!”

    沈青疑惑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灰褐色的饼子,外形、厚度竟和她做的“行军版”军粮有七八分相似!她拿起一块掰开,质地粗糙,闻着只有一股单纯的焦糊味,尝了一口,更是干涩难咽,完全没有她那种扎实的麦豆香和隐隐的“满足感”。

    “这是哪儿来的?”沈青皱眉问道,心里已经升起不祥的预感。

    “百味楼钱扒皮搞出来的!”李大军气得拳头紧握,“叫什么‘钱记抗饿饼’,便宜卖!还在屯口摆摊,逢人就说咱们的饼子华而不实,卖得贵,味道怪,指不定加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他这破饼才是实在货!”

    山寨货!价格战!舆论抹黑!沈青心里瞬间冒出这三个词。好家伙,商业竞争经典三板斧啊!钱老板这商业嗅觉可以啊!

    工坊里顿时炸了锅。娘子们又气又急,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骂钱老板不要脸。

    “慌什么。”一个平静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萧山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拿起那块山寨饼,只扫了一眼,指尖稍一用力,那饼就碎成了渣,“形似神非。不堪一击。”

    他看向沈青,眼神冷静如常:“你之饼,核心在效与质,非在形。彼之低价,吸引的本就不是你的客源。何须自乱阵脚?”

    沈青瞬间冷静下来。对啊!她的目标是军需采购,追求的是极致耐储和顶饿效果,客户是守备府,又不是普通屯民。钱扒皮的山寨货根本达不到军用标准,也就糊弄一下不懂行的人。

    她眼珠一转,忽然笑了,对李大军说:“大军哥,麻烦你,明天去钱老板摊上,多买几块他的饼回来。”

    “啊?还买他的?”李大军一脸不解。

    “对!”沈青笑得像只狡猾的小狐狸,“买回来,咱们就放在工坊最显眼的地方,和咱们的饼摆一起!让每个来送货、取货的人都看看、摸摸、尝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果然,鲜明的对比是最好的广告。但凡有点常识的人,一对比两种饼的硬度、香气、掰开后的质地,高下立判。关于“钱记抗饿饼”粗制滥造的笑话,反而在屯里悄悄传开了。钱老板的价格战,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但沈青并没掉以轻心。她让李大军多留意百味楼的动静。果然,几天后,李大军又来报,说钱老板鬼鬼祟祟地想接触工坊里一个最近因次品多被罚洗磨盘的娘子,似乎想挖人。

    “啧,还想搞商业间谍?”沈青挑眉,转头对张秀姑低声吩咐,“张嫂,你去悄悄告诉那位娘子,只要她踏实干,过去的事不提了。但如果有人打听工坊里的事,特别是秘方什么的,只要她第一时间来告诉我,下次评优,我多给她记一功!”

    胡萝卜加大棒,永远好用。那娘子本来还有点小心思,一听这话,立刻表忠心,转头就把钱老板派人来打听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沈青。

    风波暂时平息。工坊的生产在磕磕绊绊中逐渐走向正轨,标准化的好处慢慢体现,次品率稳步下降。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工棚的缝隙,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沈青看着木牌上越来越好看的数据,心情大好,顺手拿了块最新出炉、加了秘方的饼递给旁边的萧山。她的动作自然随意,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萧山接过,低头咬了一口,慢慢咀嚼。夕阳的金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柔和了些许冷硬的线条。他咽下饼,给出惯用的评价:“尚可。”但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比平日温和些许,“比昨日,略有进益。”

    沈青顿时笑靥如花,比赚了钱还开心:“那是!也不看是谁改良的!”

    萧山看着她明媚的笑容,嘴角似乎弯了一下,极轻极快,快到让人以为是错觉。他转过身,继续去看账本,只是翻页的指尖,微微停顿了一瞬。

    库房里,新出的军粮堆的越来越高,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像一座座金色的小山。沈青知道,真正的考验——守备府的正式验收,即将到来。而她,已经准备好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