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48章 宣威侯出兵兖州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张新曾经以为,自己帮孙坚取了兖州,就可以避免他在岘山被黄祖射死的命运。

    可没想到......

    孙坚还是死了。

    一样的单骑冒进,一样的万箭穿心。

    甚至就连时间、死法,都一模一样。

    “孙文台,你这匹夫!”

    张新站起身来,破口大骂,“济水相见之时,我曾千叮咛万嘱咐,让你莫要冲杀在前!”

    “你轻身冒进,死不足惜,然德谋何辜,兖州将士何辜?”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你这一死,置随你征战的将士于何地?置妻儿家小于何地?又置我于何地?”

    张新嘴上骂得虽然难听,但泪水还是不自觉的涌了出来。

    穿越至今十载,他身边能够称得上是朋友的,也就只有一个半。

    孙坚是一个。

    另外半个是那小黑胖子。

    孙坚战没,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有能真心相交的朋友了。

    张新骂了一会,最后长叹一声。

    “噫......”

    终究是性格决定命运。

    他做了那么多,却还是改变不了。

    徐琨痛哭,不断叩首,请求张新出兵。

    “琨琨。”

    张新上前将徐琨扶起,见他额头已经破皮流血,又叹一声。

    “你远道而来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我这就召集麾下商议出兵之事。”

    兵,是一定要出的。

    别人不知道的事,张新却是知道。

    王允活不长了。

    从最近这段时间长安眼线送来的消息看,他给王允写的那封信,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王允依旧日渐骄狂,刚愎自用,不肯赦免西凉兵。

    李傕、郭汜、贾诩这些主要演员都在,历史重演就在眼前。

    历史上,李傕等人是在六月初一攻破的长安。

    今天,六月初四。

    搞不好王允已经死了,只是消息还没传到邺城而已。

    长安一乱,张新肯定是要出兵西进,迎回大侄子的。

    天子这张牌,越早拿到手,威力越大。

    可孙坚却整了这么一出。

    这一下,张新的部署全都被他给打乱了。

    在这个关口,若是让袁术占据兖州,他根本没法出兵勤王。

    正常诸侯打下一州之地,最先做的事一定是休养生息,安抚人心。

    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基本不可能对外扩张。

    可袁术不一样。

    在他的眼里,百姓就是用来搜刮的,士族就该给他老袁家打工。

    天经地义。

    再加上他有称帝的‘前科’,也不太可能用大义束缚。

    张新若是对他置之不理,强行出兵勤王,估摸着前脚刚走,后脚袁术就会调集兖州所有的资源,来打冀州。

    袁术这人就像条狗一样。

    哪里有肉,他闻着味儿,就会扑上来咬一口。

    得狠狠地给一巴掌,他才会夹着尾巴逃跑,再也不敢招惹你。

    历史上他先咬刘表,想要夺取荆州。

    结果在襄阳被黄祖抽了一巴掌,折了孙坚。

    然后他就联合了公孙瓒,想和袁绍争青州,又被袁绍一巴掌扇了回去。

    袁术不死心,再去兖州搞事。

    这次更惨,曹操的一巴掌,直接把他从兖州扇到扬州去了。

    这样的一个人若是放在身边,迟早是要搞事的。

    与其等他做大了再打,倒不如趁他现在立足未稳,一巴掌给他扇回去,方能一劳永逸。

    “多谢君侯,多谢君侯......”

    徐琨哭着道谢,心中感动。

    此时的孙家穷途末路,其实已经不能再给张新带来什么好处了。

    可张新听闻孙坚战死,兖州危急,依旧二话不说,就应下了出兵一事。

    “君侯的恩情还不完啊......”

    徐琨在州吏的指引下,来到休息之所,心中感慨。

    “君侯。”

    徐琨走后,一旁的荀攸开口问道:“你真要出兵兖州么?”

    张新抹了一把眼泪,点头道:“袁公路骄奢淫逸,穷兵黩武,若不将其逐走,冀州如何安定?”

    荀攸闻言微微颔首。

    若是张新出于这个考量,那还说得过去。

    他最怕的就是张新意气用事,为了报仇而出兵。

    “来人。”

    张新开口喊道:“召公与、元图前来议事。”

    没过多久,沮授、逄纪二人来到。

    张新请二人入座。

    逄纪的心里有些忐忑。

    自入张新麾下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正式参与议事呢。

    同时他也有些高兴。

    这场议事除了他以外,参与的就只有荀攸、沮授二人。

    荀攸是什么身份?

    张新的军师,一路跟随而来的元老。

    沮授则是冀州百官之首。

    能与他们二人并列,说明明公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嘛......

    张新将兖州之事说了一遍。

    “都说说吧,这场仗该怎么打?”

    沮授开口问道:“不知明公此战是欲吞并兖州,还是逐走袁术就够了?”

    徐琨是在张新回来之前到的邺城。

    兖州之事,沮授、逄纪等人比张新要早一些时间知道。

    孙坚战死的影响极大,他们心中早已思考过了对策。

    沮授其实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对外用兵的。

    冀州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被韩馥破坏的民生还没恢复,军队的裁撤还没完成,百万黑山黄巾还没安置完,实在是不具备出兵的客观条件。

    但袁术占据兖州,确实会对冀州造成威胁。

    以沮授的见识,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再加上张新问的是该怎么打,而不是该不该打,因此他也只能尽力谋划。

    “逐走袁术即可。”

    张新定下战略目标。

    冀州还没彻底消化,若再拿下兖州,将会极大牵扯他的精力,不利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本战略。

    张新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个构思。

    那就是以科举制代替察举制,打通底层人民的上升通道。

    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得迎回刘协。

    必须要有天子在手,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变法。

    至于普及教育,以及和士族博弈花费的时间,那都是后面的事。

    没有天子支持,士族又岂会坐视自己去动他们的蛋糕?

    对于别的诸侯来说,现阶段或许是一州之地更为重要。

    可对于张新来说,必须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重要!

    大汉之疾,不在天下大乱,而在制度腐朽。

    如不变法,恐怕依旧难改五胡乱华的结局。

    “若只是逐走袁术,那倒简单。”

    沮授闻言松了一口气,“袁术收降孙坚部众,其麾下之众如今已达十余万之巨,日费甚多。”

    “袁军粮草多赖南阳、汝南二郡供应,明公只需遣轻骑南下,断其粮道即可。”

    “自讨董以来,兖州数经战事,亦是残破。”

    “单靠颍川、陈留、济阴三郡,根本无法长时间供应大军。”

    “时间一长,袁术粮草不济,自然退走。”

    兖州八郡,目前响应袁术的只有两郡。

    东郡不仅紧邻魏郡,还与平原接壤。

    孙坚为了向张新示好,委派了他的小舅子吴景担任东郡太守。

    吴景自然不可能去响应袁术。

    至于济北、东平、泰山三个郡国,都在昌邑所在的山阳郡东边,暂时还在观望。

    “公与之言,甚为稳妥。”

    荀攸点头表示赞同。

    派遣骑兵出击,一来不会陷入正面作战,导致巨大伤亡。

    二来劫下粮草,骑兵可以直接就食,对后勤的要求也不高,能以最低限度的消耗达成战略目标。

    “断粮......”

    张新令人取来地图,看着豫州和南阳等地,随后摇了摇头。

    “袁术刚得大胜,缴获粮草辎重无数,我军骑兵即使出击,恐怕无有数月之功,难以令他退兵。”

    “时间太久了,公与可有速胜之策?”

    他取冀州,只打了不到十天。

    眼下士卒士气高昂,体力充沛,自然能够出击。

    可若是让骑兵在豫州南阳一带耗上几个月,到时候就成疲兵了。

    李郭之乱初期,长安朝廷有董卓留下的遗产,有数万精锐的大军,实力十分强劲,并不亚于现在的他。

    然而二人并无治理之才,短短两三年间,便花光了董卓的所有遗产,还将关中搞得残破不堪。

    甚至就连天子和百官公卿,都得靠摘桑葚充饥。

    天子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史书上对此的记载只有短短八个字。

    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张新想要的,是现在这个还算富足的关中。

    只要能保住关中的元气,未来无论是收复凉州,还是南下取蜀,都很方便。

    若是关中变得残破,就只能从河北调粮,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张新原本想的是,用几个月的时间稳定冀州,待秋收之后起兵勤王,尽量在明年春耕之前拿下关中,组织百姓恢复生产。

    若将骑兵陷在袁术后方这个泥潭,他拿什么去对阵李傕郭汜的西凉铁骑?

    到那时,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祸害关中了。

    “数月时间还久?”

    沮授闻言一愣,开口道:“明公,眼下只有此策最为稳妥。”

    “若明公想用更短的时间逐走袁术,那就只能尽起大军,渡河与其决战。”

    “如此一来,且不说冀州还能不能负担得起,单论风险,也是极大!”

    袁术可不是韩馥。

    韩馥胆小,被张新突袭一下,就吓得投降了。

    可袁术向来是以胆大包天闻名的。

    否则当初他也不敢领兵直接在南宫放火。

    以袁术那般不恤臣民的性格,不将他打个头破血流,他是不会退兵的。

    袁术兵多,张新想要击败他,就必须尽起冀州精锐。

    如此一来,且不说耗费的时间会不会比断粮道短。

    冀州的民生你还要不要恢复了?

    “是啊是啊。”

    荀攸附和道:“君侯,公与之言有理啊。”

    “骑兵断粮,确实最为稳妥。”

    “诸位再想想,给我想个既能在短时间内击退袁术,又不过分耗费冀州民力的计策来。”

    张新不管,既要又要,直接将难题抛给了荀攸等人。

    军师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啊这......”

    沮授、荀攸二人无语。

    但主公都发话了,他们作为臣下,也只能绞尽脑汁,苦思对策。

    “明公。”

    这时逄纪开口道:“纪有一策,或能解明公之难。”

    “哦?”

    张新眼睛一亮,“元图有何妙策?快快说来!”

    “明公出兵冀州之前,袁......”

    逄纪突然哽住。

    “袁公。”

    张新微微一笑,化解了逄纪的尴尬。

    逄纪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继续说道:“袁公曾写信给袁术,向他请援,而袁术却以想取荆州为由拒绝。”

    “袁术早有觊觎荆州之心,而刘表身为荆州刺史,想来心里也是想要收回南阳的,只是碍于袁术兵多,不敢动手罢了。”

    “二人之间早已有隙,明公可修书一封,请刘表出兵,进击南阳。”

    “如今袁术北上兖州,南阳空虚,刘表必欣然应允!”

    逄纪微微一笑,“后方有失,无论袁术愿或不愿,他都只能退兵!”

    “中啊!”

    张新大喜。

    逄纪的这条计策确实不错。

    曹操如今就在蔡瑁麾下。

    以二人在讨董时结下的交情,写封信给他,让他帮忙说服蔡瑁并不困难。

    刘表到了荆州之后,为了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便娶了蔡瑁之妹为后妻。

    只要说服了蔡瑁,那就基本等同于说服了刘表。

    再者说了,收回南阳对刘表来说,确实是件大好事。

    张新想不到刘表拒绝的理由。

    算算时间,使者从邺城到襄阳,再到刘表出兵,袁术得到消息......

    短则月余,长则两月,袁术必然退兵!

    此计可行!

    “元图此策甚好。”

    沮授、荀攸二人也表示了赞同。

    张新拍板决定,立即写了两封书信派人送去荆州。

    一封送曹操,一封送刘表。

    随后张新下令,让邺城附近所有的骑兵立刻开始集结。

    想要让袁术尽快退兵,只行一条计策怎么能够?

    做完这一切,张新又让人把杨凤召了过来。

    “明公召杨凤过来做什么?”沮授有些疑惑的问道。

    “自然是让他领着黑山黄巾南下。”

    张新解释了一下。

    如今黑山黄巾大部已经开始迁往青州授田,邺城附近大约还有五万多户,二十几万人。

    田丰还没回来,张新暂时也没办法给他们授田。

    二十多万人就这么吃着闲饭。

    因此张新打算让他们到黄河边上去凑个数,吓一吓袁术。

    左右从邺城到黎阳也就百余里,这么点路问题不大。

    如此一来,既有刘表出兵袭击袁术之后,又有他的骑兵去断粮道。

    再加上黑山黄巾做出一副渡河决战的态势。

    三管齐下,不愁他袁术不退兵。

    “明公此策倒是可行。”

    沮授点点头,又疑虑道:“只是如此一来,协调各部的主将怕是不好选。”

    杨凤是黑山黄巾。

    而张新的骑兵之中,什么出身都有。

    西凉兵、雒阳北军、幽州兵......

    还有跟着韩馥一起投降的,于夫罗的匈奴骑兵。

    成分太复杂了。

    “找什么大将?”

    张新站起身来。

    “我亲自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