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林夏没想到会在周末就再次走进“转角咖啡”。周雨在电话里热情洋溢:“来吧来吧!文学社的周末沙龙可有意思了,你不是想快点熟悉新环境吗?”
于是周日下午三点,林夏推开了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咖啡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旧书页和甜点的味道。店内装修是复古工业风,裸露的红砖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和学生们的艺术作品,靠窗的一排座位上,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围坐在一起。
“林夏!这里!”周雨挥手示意。
林夏走过去,发现宋言也在。他坐在靠墙的位置,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厚的书,手边是一杯几乎见底的浓缩咖啡和一颗薄荷糖。
“欢迎来到文学社的据点。”周雨拉着林夏坐下,“今天我们主要是讨论下一期杂志的选题。”
林夏数了数,加上自己一共七个人,大多是面熟的同班同学,只有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生她没见过。
“这是高三的学长,陈宇,我们杂志的主编。”周雨介绍道。
陈宇推了推眼镜,温和地笑道:“早就听说要来一位文笔很好的转学生,欢迎你。”
林夏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回应,在宋言旁边的空位坐下。宋言不动声色的把桌上的薄荷糖递给了她。
讨论开始了,大家轮流提出下一期杂志的主题设想。林夏安静地听着,注意到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当有人提出“青春”这个过于宽泛的主题时,他轻轻摇头:
“需要更具体的切入点。比如‘未寄出的信’,或者‘转角遇见’。”
“转角遇见?”周雨眼睛一亮,“这个有意思!我们学校外面不就是转角咖啡吗?可以围绕‘转角’这个意象展开。”
大家纷纷赞同,开始讨论具体栏目的设置。林夏听得入神,没注意到宋言悄悄推过来一张便条。
【你想负责哪个栏目?】
林夏愣了一下,拿起笔在下面回复:
【我可以吗?刚来就参与编辑工作?】
宋言看完,指尖在便条上轻点两下,又写下一行字:
【你的眼光很准。《雨中的书店》那篇,当初编辑部有争议,是我力排众议选上的。】
林夏惊讶地看向他,宋言却已转头参与讨论:“散文板块可以设置‘转角风景’,小说板块做‘转角相遇’...”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了各栏目的分工。林夏意外地被分配负责诗歌栏目的初选,这个决定是宋言提议的。
“林夏同学刚来,对大家的作品不熟悉,反而能更客观地评判质量。”
这个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林夏收拾东西时,发现宋言给她点了一杯拿铁。
“算是欢迎礼物。”他说,声音很轻。
林夏道谢后接过,暖意从杯壁传到掌心。
“你怎么回去?”宋言问。
“坐公交车。”
“我正好要去车站那边的书店,一起走吧。”
九月的傍晚,微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铺满落叶的人行道上,一时无话。林夏小口喝着拿铁,奶泡沾在唇上,她下意识地舔掉,注意到宋言的目光微微闪动。
“你为什么力排众议选我的那篇作文?”她终于问出憋了一下午的问题。
宋言放慢脚步:“因为真实。太多学生写作时在模仿成年人的口吻,但你的文字里还能听到十六岁的声音。”
林夏怔住了。这是她听过最特别的评价。
“谢谢。”她轻声说,“那...你为什么喜欢写作?”
宋言沉默片刻,目光望向远处:“因为我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只能写下来。”
这个回答让林夏感到意外。在她看来,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条理清晰,不像是表达困难的人。
快到车站时,宋言突然在一家书店前停下:“我要进去找几本参考书,你要一起吗?”
林夏看了眼时间,点点头。
书店不大,但书目精选,空气里弥漫着纸墨特有的香气。宋言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书架。林夏在文学区流连,指尖拂过书脊,忽然在一本诗集前停下。
《寂静的旋律》,作者署名“宋辞”。
她抽出书翻开,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字迹与她见过的宋言的笔记极为相似。
“那是我父亲。”宋言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诗集。”
林夏手一抖,书差点掉在地上。“生前?”
“我小学时他因病去世了。”宋言平静地说,接过那本诗集,“这本书现在很难找到了,店主是我父亲的老友,所以一直保留着几本。”
林夏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低声道:“抱歉。”
“不必道歉。”宋言将书放回架上,“他的文字还留在这里,这就够了。”
从书店出来,天色已暗。路灯初亮,在渐浓的暮色中撑开一圈圈暖黄的光晕。走到车站,林夏要等的公交车正好进站。
“周一见。”她踏上公交车,回头说道。
宋言点头,站在原地没动。
公交车启动后,林夏从车窗回头,看见他依然站在路灯下,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单。她突然想起口袋里刚刚宋言给她的那枚薄荷糖,掏出来,剥开糖纸,将糖果放入口中。
清凉的甜味在舌尖蔓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
周一清晨,林夏提前二十分钟到达教室。令她意外的是,宋言已经坐在位子上,正戴着耳机听什么。她轻轻坐下,他这才注意到她,摘下一只耳机。
“早。”他说。
“早。你在听什么?”
宋言犹豫了一下,将另一只耳机递给她。林夏接过,小心地放进耳朵——
是雨声。绵密而温柔的雨声,夹杂着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和偶尔的鸟鸣。
“这是...”
“我录的环境音。”宋言说,“写作时听,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
林夏将耳机还给他,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一小袋手工饼干:“周末做的,谢谢你那杯咖啡。”
宋言有些惊讶,接过袋子:“你会烘焙?”
“跟我妈妈学的。她说过,食物是表达感谢最直接的方式。”
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起,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周雨一进来就凑到林夏桌前:“周六的沙龙感觉怎么样?”
“很有意思,大家都很友好。”
“那就好!对了,这周五放学后我们打算去看电影,一起来吗?”
林夏瞥了一眼旁边的宋言,他正低头翻书,似乎没在听她们的对话。
“都有谁去?”
“我,你,可能还有李明和王璐...”周雨顿了顿,转向宋言,“社长,你也一起来吧?”
宋言抬头,先是看了林夏一眼,然后轻轻摇头:“这周五我有事。”
周雨夸张地叹气:“你每次都有事!算了算了,就我们几个去吧。”
午休时,林夏被周雨拉着去了食堂。吃完饭回教室的路上,她们路过公告栏,那里围着一群人。
“怎么了这是?”周雨好奇地挤进去,随即惊呼,“哇!宋言又拿奖了!”
林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公告栏上贴着一则喜报:我校高二(7)班宋言同学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这不是很好吗?”林夏不解周雨为何语气如此夸张。
“当然好,但这已经是他这学期拿的第三个大奖了。”周雨压低声音,“听说他如果明年再拿一个国家级奖项,就有机会保送北大中文系。”
林夏再次看向那则喜报,宋言的名字被印得格外醒目。她想起那本诗集,想起他说“因为我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
下午的数学课,林夏发现宋言在笔记本上写东西,不过他写的不是课堂笔记,而是一些零散的词句。他写得很专注,连老师提问都没听见,还是林夏悄悄提醒了他。
放学时,天空飘起了细雨。林夏没带伞,正在教学楼门口犹豫,一把黑色的伞在她头顶撑开。
“我送你到车站。”宋言说。
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入雨幕。雨点敲击伞面,发出细密的声音,很像宋言早上给她听的那段录音。林夏偷偷看他,发现他正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什么。
“恭喜你获奖。”她说。
宋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谢谢。那只是...”
他的话没说完,一阵风刮来,夹着雨丝扑到林夏脸上。她下意识地闭眼,再睁开时,发现宋言把伞往她这边倾斜了不少,自己的右肩已经被雨水打湿。
“你不用这样...”她试图把伞推回去。
“快到了。”宋言不为所动。
到了车站,林夏钻进候车亭,转身对宋言说:“谢谢你的伞。”
宋言站在细雨中,头发已经被打湿了几缕。他点点头,转身离开。
林夏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忽然觉得,这个看似冷静自持的优等生,内心或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和柔软。
公交车来了,她上了车,从车窗望出去,雨中的街道模糊成一片水彩画。她摸了摸书包侧袋,那里放着今天课堂上悄悄写的一首小诗,题为《雨中的黑伞》。
或许有一天,她会鼓起勇气给他看。但不是现在。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