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斯眯着双眼。仔细品味公孙劫所言。
他对公孙劫还是比较了解的。
还专门向同门师弟打探过。
说公孙劫是精通百家之言。
擅长律历,颇有才情。
颇有管仲、范蠡的风范。
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
擅用商术强国。
方才所言便是如此。
趁来年饥荒,提前购粮。
让赵国存粮锐减。
令饥荒杀伤力倍增!
届时伐赵,便能事半功倍!
“臣是大王用六座城邑换来的。”
“大王不计臣之身份。”
“拜相封侯,赐予食邑。”
“臣忝为秦相,自当做些什么。”
“还请大王准臣造纸。”
“准!”
秦王政大手一挥。
同时看向少府。
“赵卿。”
“臣在。”
“此事交由你负责。”
“凡公孙丞相所需,优先调动。”
“寡人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纸!”
“唯!”
少府赵亥长拜应下。
而后朝着公孙劫看了眼。
两人相视一笑。
秦国少府位列九卿。
职权是相当广。
征山海地泽之税,以养宫廷。
还负责宫廷内的衣食起居。
秦王若出去游玩,也由少府安排。
此外少府还下辖考工室。
可以理解为秦国的官匠机构。
由百工生产各种器械。
登记造册的工匠便超万人。
若欲修宫廷王陵,便由他们负责。
造纸术也在百工之列。
自然由少府负责。
“不知丞相要在何处造纸?”
“便定在蓝田吧。”
“可!”
秦王政笑着点头。
是人就都会有私心。
公孙劫食邑就在蓝田县。
有好处自然得优先照顾他们。
……
……
公孙劫出了章台宫。
不少人都走上前来交谈。
“丞相,明日可否来我府上喝几杯?”
“丞相,吾家恰好就在蓝田!”
“丞相有何需求,可来找我。”
公孙劫忙着穿上鞋履。
朝他们一一抬手婉拒。
“诸公的好意,劫心领了。”
“劫初来乍到,还要积极表现。”
“待劫忙完造纸,再宴请诸公。”
“诸公,劫先走一步。”
公孙劫抱拳致歉。
赶忙坐上车驾离去。
他现在可没功夫闲聊。
昌平君站在后面。
冷冷注视着这一切。
“大兄,这未免太过分了!”
“他公孙劫有功,我们没有吗?”
“刚来秦国,便拜相封侯!”
“他终究是有能力的人。”
昌平君长叹口气。
抬头看着天空。
远处夕阳西下。
将天空染成了绚烂的赤色。
他知道会有这么天。
只是没料到会如此快。
吕不韦饮鸩自杀那日,便是他去的。
彼时他已接任相邦。
同时带来秦王的诏书。
【君何功於秦?】
这可是秦王曾经一口一个的仲父!
看着公孙劫,他其实很羡慕。
因为公孙劫太年轻了……
现在也就二十四岁。
他还有着大好的未来。
更别说还深得秦王的宠信。
以后想做什么做不成呢?
也许他有天就会步吕不韦后尘!
“二十四岁为秦相,封伦侯。”
“啧啧……秦国可曾有过?”
“还真是不服老不行咯。”
姚贾笑呵呵的走出。
他和公孙劫私交甚好。
公孙劫爬的越高,对他越有好处!
他这话看似自嘲。
实则是暗讽昌平君。
“老匹夫,你此话何意?”
“昌文君如此激动作甚?”
“老夫还不能自嘲了?”
“章台宫前,不得喧闹。”
冯去疾缓步走出。
抬起玉圭拍了下姚贾肩膀。
他看着远处公孙劫的车驾远去。
而后又看向旁边的赵亥。
“赵少府,你可要立功咯。”
“若出纸了,可得给我留些。”
“哈哈,冯公客气。”
赵亥笑着抬手。
严格来说,他和公孙劫类似。
都曾经是赵人。
也都是出自赵国公室。
只是出了五服。
他的父亲曾为昭王将军。
而赵亥则从郎官做起。
一步步位列九卿,担任少府。
少府这官职油水很多。
关键属于大王近臣。
必定是深得大王信赖。
他抬手抱拳。
“诸公,亥就先行一步。”
“告辞。”
“告辞!”
赵亥也得去准备造纸。
秦王政很重视纸。
那自然是越快完成越好。
造纸现在可是邯郸独一份。
他们还曾派遣探子,想混入其中。
窃取技术,加以仿造。
没曾想连工坊都进不去。
造纸已成为邯郸的支柱产业。
靠着造纸,每年盈利不计其数。
各地文商皆是络绎不绝。
就算哄抬价钱,都有人买。
而且他们也不傻。
发现纸可比厕筹好用多咧!
蓝田若能出纸,便可打压邯郸!
现在秦国已将赵国视作敌人。
对待敌人,自然得痛下杀手。
全方面打压!
为今后起兵做准备!
此外就是秦国自身原因。
秦国讲究个文书行政。
各郡县送来的文书都重百斤。
郡县内消耗的竹简就更多了。
凡下级向上级请示,必以书请!
这可是秦律明文规定的。
就为留下证据,有法可依。
县里每年都要花钱制造竹简。
专门留作政务使用。
如果只是花点钱倒无所谓。
毕竟秦国现在也是财大气粗。
用在政务上,也都该花。
可关键是不便于携带啊……
郡县竹简往来,都是用车拉的。
书写起来也相当不便。
还要花时间烘干墨迹。
纸可比竹简强太多了!
公孙劫还未入秦时,秦王就常叹息。
还说秦国要有造纸术就好咯。
每年还能靠此谋利!
“廷尉怎的走这么快?”
冯去疾叫住了李斯。
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久闻廷尉能写的一手好字。”
“昔日还曾得大王夸赞。”
“将你的字作为范本传阅。”
“现在有了纸,廷尉可有想法?”
“倒也还好。”
李斯收起玉圭。
望着冯去疾,从容不迫。
“于斯而言,其实都一样。”
“不论纸、竹简或是绢帛,皆是载体。”
“重要的从来不是载体。”
“而是所书内容!”
“有道理。”
昌平君附和点头。
朝着李斯看了眼。
李斯其实是楚国上蔡人。
当初师从荀子,后来入秦。
此人能力相当不错。
所写《谏逐客书》更是字字珠玑。
所以昌平君一直都想拉拢李斯。
只可惜,李斯这人傲气的很。
始终和他保持界限。
冯去疾则是什么都没说。
他自然知道李斯话里有话。
只是看着远处车驾渐行渐远。
公孙劫这张白纸来至秦国。
又会谱写出何等诗篇呢?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