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237章 卖兔收皮买桑树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次日一早,父女二人随家里的骡车一道去了镇上,在小食铺门口放下刘石头和五福,又顺路将四海送去璞玉书院,才赶着骡车来到新街。

    时候还早,金杯楼并未开设早茶,所以尚未开张。

    知夏让林寄明绕到了金杯楼的后门,后厨一大早要趁着食材新鲜进行采购,这会后院是有人的。

    不过李大厨还没来。

    他手底下的学徒倒是已经在后院忙活了。

    知夏来过几次,这些学徒自是认得来他们这儿卖过腐乳的姑娘的。

    几人面上略带着诧异。

    “林姑娘这么早来是有什么事吗?我们师父还得一小会才来呢。”

    知夏笑着说,“不着急,是我来早了,我在这里等等李大叔。”

    她说着,让林寄明将一笼总共十只兔子从骡车搬到了院子里。

    兔子有双子宫,繁殖能力极强,去年上半年养的那两只兔子成年之后,已经接连产了三窝兔崽,每次都是七到九只。

    除了后面生的两窝,第一批兔子也全都开始生产了,现如今家里有大大小小五十多只兔子。

    卖掉十只也还有四十多只。

    娘舍得给兔子喂吃食,长的也快,第一对兔子生的第二胎想来不用多久也可以开始生产了。

    确实如娘所说,如果不卖掉一些的话,再过一两个月,家里的兔子一个屋都要装不下了。

    学徒们望着知夏带来的兔子啧啧称奇。

    “林姑娘,你这是捅了兔子窝了?哪儿抓来的这么多兔子?”

    知夏笑着回,“不是抓的,我们家养的,想着如今都长大了,便拿来问问李大叔,酒楼收不收兔子。”

    “你们家的东西还挺多呢。”那学徒笑着说,“刚过完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集市上食材也不多,师父正愁不知道要弄点啥特色呢,这兔子他铁定要。”

    “兔子?谁送来了兔子?”

    话音落下,就见李万福满脸激动的从后门跨了进来,见是知夏,他哈哈一笑。

    “哎呀,我说今天早晨怎么眼皮总跳,原来是你这丫头找来了。”

    知夏弯着眉眼。

    “这不是家里兔子养大了,就想着第一个给李大叔送来瞧瞧嘛。”

    李万福迫不及待打开笼子顶上的门,打量了一眼笼子里的兔子,个个精神头十足。

    “你们这兔子养的还怪好呢,打算出个啥样的价?”

    知夏先问他,“这兔皮,李大叔要是不要?”

    李万福不解。

    “兔皮也不能吃,自是不要的。”

    他不会鞣制,平日里酒楼的事忙,也根本没往这上面想,偶尔收到的野味,若是剥皮,小的都是直接扔了的。

    知夏凑近李万福小声说,“李大叔看这样可好?我这里的兔子每一只都有四斤以上,我原本是想定价在一百三十五文的,大叔若是给我留着这些皮,我这边可以五文钱一张回收,将来要是有别的皮,也都可以一并卖给我,这笔钱,你不说我不说,就当您额外赚的,反正平日里这些皮剥下来也都是扔掉,就算酒楼知道,没多少钱也不会说啥。”

    上回在县城买的猪皮鞣制之后,给四海做了个斜挎包,又取好料子做了大小五个皮革包,知夏之前还特意在县城打听了,这里皮革制作的包称作绶囊,取自“兽囊”之意。

    绶囊做好之后,她给赵玉珍送了一个,又给赵家庄的阿婆送了一个,自己身上背着一个,还有两个送到布艺铺子没两天就被人看上买走了。

    绶囊比布袋的价钱卖的好。

    两个绶囊,哪怕没有添加珠宝装饰上去,但因为款式讨喜,最终都以两三百文的价卖出去了。

    何腊梅觉得绶囊从材料到设计都是知夏的功劳,便在月底分红的时候,将这两个绶囊的钱从自己这一份子里扣出来给了她。

    再说李万福,他是酒楼后厨的管事,合理范围内捞点油水,酒楼东家就算知道,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者,有油水捞,说不定他也能上点心多卖几份兔肉出去。

    李万福想了想,点头。

    “成,就按你说的价,这十只全给我吧。”

    知夏忙应道,“好嘞,兔皮大叔给我收起来就行,等下午我爹过来拿。”

    十只兔子共计进账一千三百五十文,结账之后,知夏便坐着骡车离开了。

    ……

    从金杯楼出来,父女俩直奔郊外集市。

    如今天气刚暖和起来,正是种树的好时候,集市上聚集了不少树农。

    知夏跟林寄明牵着骡车一路看过去,沿路又买了不少果树,还买了两棵桂花树。

    但转了一圈下来,并没有看到卖桑树的。

    无功而返不是知夏的性格,就算买不到,也总得打听桑树的消息才是,便找到一个树农问,“这位大叔,我想跟您打听个事,您知道哪里有桑树买吗?”

    “桑树?”那大叔想了想,“不是挺多山里都有吗?这玩意儿还用买?如今这样的天,折几根老枝回去往地里一插,很容易就活了,你要实在想买的话,还得去附近看看谁家养蚕,蚕农那里肯定有,咱也不养蚕,这桑果又小又不好吃,平日没人问起,就没弄来卖过。”

    大叔的话给了知夏启发,桑果难道就是桑葚?

    这样一来,到了结果的时候,她还可以泡桑葚酒,一举两得呀。

    “那您知道这附近谁家养蚕吗?”

    大叔也不知道,便扒拉了隔壁一人,“老王,你知道附近谁家养蚕吗?这位小姑娘要买桑树。”

    老王往知夏的方向望了眼,摇头说,“没听说谁家养蚕,桑树的话我家鱼塘边上倒是有三四棵一丈多高的,姑娘要的话,可以挖走。”

    知夏的主要目的还是养蚕,种了桑树没蚕没技术也白搭,不过现如今还得先解决蚕的口粮问题,趁着气候合适,先将桑树根据刚才那个大叔的意思弄一些老枝扦插上,万一能扦插活,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了这个突破口,接下来去临近村里收桑树就行了。

    “王叔家里的桑树咋卖?价钱合适,我全要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