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34章 不声不响的做决定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听陈不凡要收妹妹当女混混,五福就更急了,他拉着知夏转了个方向,往石牌坊的方向走。

    “跟我回家,除非娘当我的面亲口同意了这件事,否则我是不会让你跟着他去的。”

    担心走快了知夏脚会痛,也不敢太过用力。

    知夏既无奈又觉得好笑,心里隐约还有些感动,却也不敢再继续跟他开玩笑了。

    “大哥,刚才逗你呢,陈不凡是要领我们去看摊位的,不是让我们加入他们。”

    五福将信将疑的停住脚步。

    “看摊位这事,是娘跟你提的?”

    知夏点头,“对啊。”

    五福拧起眉头,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居然啥也不知道,“娘到底想要做什么?”

    知夏有些诧异的望着他。

    “大哥昨天不是吃过娘做的芝麻馅饼了吗?娘让你定制鏊子,我以为你猜到了呢,她想在镇上摆摊卖馅饼,寻思东西搬来搬去不方便,要找一个能搭灶的固定摊位,这不早晨恰巧碰见陈不凡,就跟他提了提。”

    老街卖菜的挺多,卖熟食的相对少。

    卖菜受很多因素影响,再加上家里没田没地,不能长久赚钱,但熟食的话,只要人勤快,不用考虑货源问题,只是碰到刮风下雨的,可能会影响出摊。

    五福这才明白过来,他有些难为情的抓了抓脑袋。

    “你不早说,我还真没猜到。”

    “行了行了,咱们快去看看那个位置吧。”知夏拉着他继续跟上陈不凡,“等会看完了就早些回家,免得娘担心。”

    陈不凡回头见她走路一瘸一拐的,“脚伤的这么严重还往镇上跑。”

    知夏神情坦荡,“舅舅们在家里帮忙,我娘得在一旁打下手还得看着四海,走不开,我不来,我大哥一个人够忙活的。”

    陈不凡没再说什么,只是将脚步放慢了些。

    老街左右两边位置都被占了,只老街通往新街这条路上还能有些空地用来搭棚搭灶。

    知夏观察了一下这个位置。

    对于老街来说,这里算是街尾了,这几天来去新街,到街尾的位置,人比石牌坊后横向那条街少的多。

    但有一点好,这里跟去往桃溪山那条路口相隔不到二十尺,一眼就能看到桃溪山山脚下掩映在桃花和绿树间的璞玉书院部分白墙黑瓦。

    璞玉书院近旁,除了书肆,是不允许做其他买卖的。

    老街那边人气高,导致大家做买卖也极少往璞玉书院这边靠。

    但芝麻馅饼针对的本就是年龄偏小的群体,将摊子摆在距离书院相近的地方,反而合适。

    陈不凡拿起棍子,在地上划出了大约四尺宽(1.33米),八尺长(2.67米)的位置。

    “这个位置够不够?”

    “够了够了。”知夏望着他,“不知这里摊位费和头钱分别是多少?”

    陈不凡扔掉手中的棍子,拍了拍手。

    “这边位置要偏一些,摊位费一百二十文,头钱六十文,如今我还在这里,头钱你们不给也没事,或者等赚到银子了再给不迟,摊位费你们可以按月付,不过棚子和灶得你们自己搭,搭了之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固定摊位了,谁也抢不走。”

    一百二十文,哪怕再加六十文的头钱,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六文钱的租金。

    这么便宜的租金,要是还能将买卖做亏了,那就真是白穿越了这一遭。

    知夏再次打量了一眼四周,当机立断,“成,这位置你先给我们留着,明天我娘就闲了,等她过来看过就给你付摊位费。”

    还没反应过来的五福见妹妹不声不响的做了决定,人都有些傻了。

    都还没瞧仔细呢,这就确定了?

    一百二十文的摊位费外加六十文的头钱,这笔开支可不小,至少得让娘来过过眼吧?

    他拉了拉知夏的胳膊,在她耳边小声提醒。

    “妹妹,咱们要不先跟娘商量商量?”

    陈不凡也觉得知夏的决定做的草率,“这样吧,位置我给你们留着,你们一家人明天看过之后再做决定。”

    知夏从善如流。

    “行,那明天我们在这里会合。”

    说完,也没在镇上多逗留,和陈不凡告辞之后,就跟五福一起坐中午的最后一趟牛车回家去了。

    回到家,知夏将镇上铺子的情况跟赵玉珍说了说。

    女儿前世虽没上过什么班,可身上的机灵劲儿却是实打实的,至少不比这些古人差,赵玉珍听后,在五福的注视下,没反对也没立即点头,只说明天去了再做决定。

    听到这里,五福终于松了口气。

    这样才正常嘛。

    虽然他也觉得妹妹现如今确实变聪明了,可做买卖租摊位这么大的事,哪里是一个十岁孩子能做主的?

    他都不敢随意做主呢。

    将家里最后一点活忙完之后,赵松全和赵松祥在家里吃了晚饭,赵玉珍将这些天的工钱塞给他们就让他们回去了。

    起初兄弟俩是不肯要的。

    “你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也不容易,之前都说了不要你工钱,这银子你快收回去。”

    赵玉珍不由分说将钱塞到他们手中。

    “大哥二哥要是不收,往后我这边再有事情要帮忙,都不敢去家里喊人了,无论如何,这银子大哥二哥得收着,否则我就随大哥二哥跑一趟赵家庄,给你们送家里去了。”

    兄弟俩没了法子,只能冒着被爹娘臭骂一顿的风险,拿着银钱回赵家庄去了。

    ……

    傍晚时分,沈甫安拿着他这几天抄好的书来了家里。

    听见敲门声,正在厨房给四海洗头的赵玉珍问了句。

    “谁啊?”

    沈甫安规规矩矩站在院外,“婶子,我是甫安,来给知夏送书的。”

    话音刚落,正在屋里晾湿头发的知夏边往屋外跑边用发带将头发绑在脑后,她虽才十岁,可根据南镜的习俗,披头散发见外男,本就是不合规矩。

    “是甫安哥来了。”

    她说着,上前拉开了院门。

    沈甫安毕竟念过几年书,自是比寻常人要重视礼教,见面前的小姑娘只是将湿头发松松垮垮绑在身后,忙瞥开目光,将手中的书递给她。

    “这几日学业重,这几日用空余时间只抄好了《千字文》,想着先给你们送来用着,等过几日《弟子规》抄好了,我再送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