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印度1991,从娶富婆开始 > 第十七章 热闹的婚礼,突如其来的警察!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七天的时间,像指尖的沙一样匆匆流过。

    婚礼前一天,马尔霍特拉派来的三辆牛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巴塞尔镇。

    第一辆车上,麻布口袋装着十万卢比现金,旁边还放着一张五万卢比的银行本票,用红色绸布裹得整齐。

    第二辆车上,叠着厚厚的文件,有两百亩水田的地契、小型纺织工坊的所有权凭证,还有镇上香料铺的转让契约。

    第三辆车上,是给阿努什卡的嫁妆:一箱银首饰、几大箱质地优良的棉布和丝绸,还有崭新的铜制厨具和成套的瓷器。

    潘迪特站在院子里,看着管家清点嫁妆,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之前因为老丈人不愿来参加婚礼的沮丧,早就被这丰厚的嫁妆冲得一干二净。

    他拍着拉维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好小子,这一波,咱们夏尔马家算是彻底翻身了!”

    拉维笑了笑,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嫁妆,心里却很平静。

    这些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等婚后利用马尔霍特拉的资源和自己的先知先觉,在 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浪潮里捞上一笔,才算真正崛起。

    婚礼当天,巴塞尔镇比往日更早地苏醒了过来。

    毗湿奴神庙内外人头攒动,洋溢着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气氛。

    之前受过恩惠的难民和镇上的居民们自发前来帮忙,男人们帮着加固彩棚、摆放桌椅,女人们则在厨房区域忙碌,准备着招待宾客的简单食物。

    虽然简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真心为拉维少爷的大日子出力。

    拉维穿着崭新的白色托蒂,托蒂边缘绣着细密的梵文纹路,手腕上戴着家族传下来的铜镯子。

    潘迪特亲自为他系上“圣线”——这是婆罗门男子结婚前的重要仪式,象征着“传承与责任”。

    “记住,到了马尔霍特拉家,要保持婆罗门的体面。”潘迪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

    拉维点点头,带着几个亲友,坐上了马尔霍特拉派来的黑色奥斯汀轿车。

    按照印度习俗,新郎要去新娘家“接亲”。

    轿车一路颠簸,来到阿杰梅尔县的马尔霍特拉公馆时,气派的铁门外已经围满了前来观礼和“闹亲”的亲友。

    拉维下车的那一刻,原本喧闹的人群有了片刻的安静。

    阿努什卡的大哥希瓦姆和二哥皮哈尔作为代表迎上前。

    他们看着眼前这位身穿洁白祭袍、面容英俊、气度沉静的年轻婆罗门,心中那点因妹妹“高攀”而产生的微妙不甘,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荣耀感所取代。

    希瓦姆心想:‘天啊,这就是我的妹夫,一位真正的婆罗门祭司!’

    皮哈尔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孟买大学大学生,此刻也不禁有些感慨:‘我这妹夫光论长相,真的很有神性。’

    围观的亲友中,吠舍和首陀罗女孩们更是红着脸,用羡慕得发直的目光偷瞄拉维,彼此咬着耳朵嘀咕:“你看拉维少爷的气质,比宝莱坞电影里的男主还俊!”“阿努什卡以后就是祭司夫人了,能天天伺候少爷,真是神赐的福气!”“要是我也能嫁婆罗门就好了,哪怕只是做个侍女呢……”

    即使是马尔霍特拉家那些较为富有的亲戚,此刻也收起了平日里的倨傲,脸上带着恭敬和讨好的笑容。

    能如此近距离接触一位即将举行盛大婚礼的婆罗门少爷,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谈资。

    很快,阿努什卡穿着红色的婚服纱丽,纱丽上缀满了金线和珍珠,头上盖着红色的“盖头”,由母亲和两个嫂子搀扶着,站在门口。

    按照习俗,新郎要先“突破”新娘亲友的“阻拦”。

    这要是放在别的乡下婚礼,此刻早就闹疯了,说不定还会出现一些野蛮甚至低俗的情况。

    不过拉维就完全没有这些烦恼了。

    他一个婆罗门,给这些低种姓亲友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真闹腾。

    马尔霍特拉家的亲友们只是象征性的栏一拦,围着拉维笑着要“红包”。拉维早有准备,让随从拿出提前包好的卢比红包,一一分给众人。

    就这样,他轻松的突破了最难的亲友阻拦环节,顺利牵到了阿努什卡的手。

    随后,就是最隆重的“七步礼”了。

    在马尔霍特拉家的庭院里,拉维和阿努什卡站在毗湿奴神像前,由祭司主持仪式。两人手牵手,共同迈出七步:

    第一步,愿我们共享食物;

    第二步,愿我们共享财富;

    第三步,愿我们共享幸福;

    第四步,愿我们共享智慧;

    第五步,愿我们共享健康;

    第六步,愿我们共享子孙;

    第七步,愿我们永不分离。

    每迈出一步,祭司就会念一段梵文祷词,马尔霍特拉和潘迪特则在一旁合十祈祷。

    阿努什卡的盖头下,脸上带着羞涩和红晕,但嘴角悄悄勾起一抹浅笑——拉维的手很温暖,握着她的手时,没有丝毫嫌弃,这让她心里的忐忑少了几分。

    仪式结束后,阿努什卡由哥哥搀扶着,坐上了接亲的牛。

    车队缓缓驶回巴塞尔镇,一路上,村民们纷纷站在路边,挥手祝福,有的还往轿车和牛车上撒花瓣。

    回到夏尔马家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按照婆罗门婚俗,阿努什卡先在神庙外的铜盆里净手,再由潘迪特念诵祈福经文,随后跟着拉维走进院子。

    她低着头,按照习俗向夏尔马家的长辈行摸脚礼——先对坐在主位的潘迪特屈膝,指尖轻触他的脚面再贴向额头,又向拉维的母亲苏尼塔行礼,动作温顺又恭敬。

    苏尼塔递来一串檀香木手串,戴在她腕上,算是接纳了这个儿媳。

    院子里的宾客们围着他们鼓掌,仆人们端上甜奶和炸萨摩萨,喜乐的氛围像暖风吹遍每个角落。

    就在阿努什卡接过苏尼塔递来的甜奶碗,准备向在场的难民代表致意时,突然,神庙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严厉的呵斥声。

    “让开!警察办案!都给我让开!”

    这声音粗鲁无比,带着一种底层官吏特有的、欺压平民时惯有的虚张声势,迅速让热闹的全场安静下来。

    宾客们脸上的笑容僵住,纷纷愕然地转头望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