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闻言,李牧承心里一松。还好还好,爹的那些好兄弟目光不差。
南城门那边的私塾,也是李牧承看着最好的那家私塾,就是遇见卖货郎的那个地方。
那边的学生确实都很喜欢学习,去私塾的路上都拿着书本。
学习氛围那般浓厚,周边住着的邻居平日里也都安安静静的。
虽说货郎过去的时候有些吵闹,但李牧承这几天也了解过了,卖货郎每次去那里的时候都是赶私塾还没上早课之前,或是私塾下学之后。
盖房子的事,李牧承一点儿也不操心。倒是读书这件事确实得提上日程了。
距离明年童生试第一场已经不足半年了,若是想要在明年二月下场,再晚肯定是不行了。
“好,都听爹的。”
李老二其实也很着急盖房子这件事,毕竟他也算正值壮年,整天搂着貌美的妻子还得憋着不敢动实在是折磨人。
没办法,二丫睡眠浅,有点儿动静就醒。
李牧承这个好儿子睡觉时浅时重的,有一次李老二实在是忍不住了,哄着自家媳妇儿和他去外面。
两口子刚找到一个草垛子,自家这个臭小子就出来放水了,耳朵尖的破孩子差点儿把两口子抓个正着。
周氏又羞又臊,气得连着两天没给李老二好脸色瞧。
李老二心里苦啊!
干脆把两个孩子的事敲定了,先把二丫的房子盖起来,至于李牧承早晚都要送到镇上读书,越早越好,直接让他住镇上。
之所以选择了那家私塾,也是因着李老二的好友热情推荐,且确实偷偷去瞧过。
再加上那家束脩不算高,先生负责还有专门留给家里远的孩子住的宿舍,做饭的婆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指甲盖里面连污泥都没有的。
如此看来,李老二放心不少。这么多年家里的妻子孩子被搓磨,李牧承年纪虽小,但完全有自理能力,李老二就更放心了。
翌日,清晨。
周氏拿好束脩和给私塾先生的拜师礼,带着穿戴一新的李牧承坐上牛车,直奔选好的私塾而去。
私塾名字再好记不过,直接就叫南城私塾。
对面接见周氏和李牧承的人,正是南城私塾的先生之一,也是南城私塾的创始人——冯墨扬。
冯墨扬此人并非是这镇上的原住民,实则并非表面上传出来的只是一个穷酸秀才。
这位可是举人老爷,之所以没有继续科考入朝为官,实在是因着在朝为官的亲属替旁人背黑锅,再加上当年冯墨扬年纪尚轻,见到了官场的黑暗十分厌恶。
虽然朝堂并未放出话来,禁止冯姓族人走上仕途。可冯墨扬已经不愿入朝堂,便只身来到了偏远的小镇落户,开了一间私塾,对外只说自己是秀才而已。
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十余载,头发都已呈半花白状态。
此刻的冯墨扬笑眯眯地轻抚胡须坐在座位上,接过李牧承手里的茶抿了一口,又拿出一支毛笔递了过去,拜师仪式就算成了。
“日后入了我南城私塾,就要以学业为重。做学问的人,品性才是第一位。若你品德差,就算是个神童,老夫也不会给你留半分薄面,可记得了?”
李牧承自是认认真真回答,而后在冯墨扬这里领了课本,又带着他去宿舍那边瞧了瞧。
周氏见儿子彻底留下,又看到人家先生如此行事后放了心,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今日是私塾所有学生的休沐日,可住在私塾里的孩子们却没有一个回家的,都在宿舍里面埋头苦学。
如今冯先生和周氏两个大人都已经离开,一群小孩儿全都跑到了李牧承身边。
“你是新来的同窗李牧承吧?昨天下学的时候,先生找我单独说了一下。我是这宿舍的舍长陈思友,你要是有什么不适应或者需要帮忙的大可以同我说。”
又把宿舍里其他同窗都介绍给李牧承听,彼此都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再次散开各自忙着各自的学习。
李牧承也没闲着,将自己带来的被褥铺好,也去把属于自己的书桌擦拭干净,拿出书本也开始看了起来。
宿舍长陈思友一直在观察李牧承的一举一动,见他也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同窗,心里的那根弦终于松了松。
还好还好,是个安分的好同窗。要是和隔壁宿舍那个小霸王一样,可真就让人头疼了。
陈思友是整个黄字班受到先生表扬最多的人,见李牧承如此懂事,也想到了先生说的此人没有任何基础的事。
担心李牧承看不懂里面的文字,跟不上他们的学习进度,陈思友咬了咬牙。
罢了,帮助同窗尽快跟上进度,自己就当是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了。先生教导过,要互帮互助,友爱同窗。
只是很快他就震惊了,因为他发现,李牧承这个新来的同窗,居然轻松就背下了一篇启蒙文章。
这才多大一会儿啊?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怎么全都记住了?
不应该先等先生诵读断句吗?
如果对方是算学好,陈思友还能安慰自己,或许对方家里出门采买蔬菜粮油什么的经常锻炼他。
可认字认这么快,背书也这么快,他还是个人吗?
他们是黄字班的学子,也都是一个月前才正式入私塾的学子。
陈思友一向自信是整个黄字班书念得最好的人,自认没有李牧承这般妖孽。
按照李牧承这个学习进度,苦学了一个月的东西,他最多只需要三天!
陈思友瞬间觉得压力上来了,原本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天赋,打算下个月小考之后放的两天假回家和自家爹娘显摆的想法瞬间没了。
而李牧承知道自己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算学他倒是没压力,算盘他也会打,只是略有些慢而已,时间长了练一练也就娴熟了。
更何况他有自己的算学方法,压根用不上算盘。
就是这些文字要记在脑子里,几大本书都得通篇背诵且灵活运用才是最难熬的。
想想上学的时候,背《出师表》,背了一天一夜还磕磕巴巴的绝望。
再一看这些方方正正的大字,李牧承只觉得脑子里嗡嗡响。
可又能怎么办?这才只是个起点,以后要背的多着呢,背就完了!
看来现代人穿越古代想要科举,也没那么容易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