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第一卷 第25章 为穿越者量身定做的活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牧承三叔干活的地方,名为四季酒楼。

    因为镇子上只有一两家酒楼,所以随便找人一打听就能找到。

    到了四季酒楼,找到看门的小二说明来意,小二神色诧异。

    “没听说账房李先生还有个五岁侄子啊?”

    见小二不信自己,李牧承随即又交代了一些关于自己三叔的细节,比如年龄、相貌,尤其是家住哪里。

    小二听李牧承说的这么详细,只好将信将疑的把李牧承放进了酒楼,一边嘱咐道,“账房在后院,别乱跑。”

    “知道了。”

    李牧承随口答应着,然后一溜烟跑进了酒楼。

    一踏入酒楼,喧闹之声便扑面而来。

    李牧承定睛一看,果然如郑盼儿所说,今日热闹非凡。

    只见酒楼正中高悬着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用烫金大字写着——

    “贺四季酒楼开业十周年,以诗会友,诚邀天下文人墨客”。

    李牧承挤过议论纷纷的人群,凑到告示前,将上面的规则看了个仔仔细细。

    原来,今日是这四季酒楼开业十周年的大日子,老板豪掷千金,特意设下擂台,以“春夏秋冬”为题,要求参与者一口气作出四首应景的诗。

    只要能一气呵成,且诗句过关,便能成为今日的魁首,不仅能在这四季酒楼里免单畅饮,更能当场领走十两白银的彩头!

    这规矩一出,可难倒了不少人。

    不少自诩风流的才子骚客都围在台前,可一个个都面露难色,抓耳挠腮。

    有人能咏春,却道不出秋之萧瑟;

    有人能叹夏,却描不出冬之静寂。

    要想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气呵成,将四季神韵尽数囊括,实在是难如登天。

    看着那些人苦思冥想的窘迫模样,李牧承的心脏却怦怦直跳。

    好家伙!

    这简直是为他这个穿越者量身定做的活动啊!

    即便是九漏鱼,恐怕也能想起来几首关于四季的诗词,更别提自己一个高素质人才,随便挑几首都足以技惊四座。

    这白花花的十两银子,加上之前赚的八两和即将到手的分红,自己不光能凑够给姐姐李二丫赎身的钱,还有盈余!

    然而,兴奋劲儿刚一上头,李牧承便迅速冷静下来。

    自己如今的身份只是一个五岁孩童,若是真一口气写出四首名诗出来,肯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探究。

    万一被人认出来,反倒不好解释。

    忽然,李牧承灵机一动,当即便有了主意。

    悄然退出拥挤的人群,李牧承没有片刻停留,转身便朝着绣房的方向快步跑去。

    “郑姐姐!”

    郑盼儿正准备回后院用午饭再小睡一会儿,突然见到满脸写着焦急的李牧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慢慢说。”

    郑盼儿说话的时候也没忘了让人去给李牧承倒一杯蜂蜜水过来。

    “不用麻烦那位漂亮姐姐了,我是有事来找郑姐姐帮忙的,就是不知道郑姐姐方不方便?”

    郑盼儿本就喜欢李牧承,拿他当成自己的亲弟弟看待。这会儿亲弟弟求助,哪可能不管?

    “你这么问就见外了,需要姐姐帮什么忙直说便是。”

    李牧承也知道这个时代对女子有多苛刻。

    若不是郑盼儿家里情况特殊,完全不会任由女孩子抛头露面顶在前面。

    但凡自己有其他认识且能让他信任之人,他也不会来找郑盼儿。

    若是直说自己想让她去酒楼和一群男人比对诗,怕是也会让郑盼儿为难。

    可自己对那十两银子势在必得,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个白拿钱的机会。

    李牧承在心里快速判断了情况,最终还是决定将姐姐即将被卖去配冥婚的事情说了出来。

    郑盼儿这才明白,为什么李牧承这么小一个农户家的孩子独自跑出来做生意了。

    见郑盼儿脸上的神色随着自己说的话而有了变化,李牧承急忙抓住这个机会,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见对方有些迟疑,李牧承忙又开口继续说下去,生怕对方先一步提前婉拒。

    “我大伯是个童生,之前我在家里干活的时候,听过大伯大声朗诵了他自己写的诗,我都记下来,一定能用得上的。”

    郑盼儿也是遭遇颇多的人,原本还觉得自己太苦了。如今听到李牧承口中他亲姐姐的遭遇,瞬间觉得对方比自己可怜多了。

    “嗐,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不就是帮忙去酒楼写下你说的诗嘛,小事一桩。”

    虽然不太相信李牧承的大伯真的提前写过四首符合要求的诗句又刚好被李牧承记住。但又实在不想让对方失望,郑盼儿还是答应下来。

    这下轮到李牧承惊讶了。

    郑盼儿自然看懂了李牧承的表情,轻笑着摇了摇头。

    “自从我亲自开门做生意那一刻,就已经不在意名声了。抛头露面怎么了?这世上抛头露面的女人还少吗?”

    是啊。

    村里那些女人有几个是在家里乖乖呆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若是赶上年景不好需要抢收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儿哪个不卷起衣袖挽起裤腿去田里忙?

    就连镇上摆摊卖东西的人,也不全是男人啊。

    “顶多被人说上几句酸话而已,又不会要了我的命。再说了,若是你大伯写的诗真的那般好,能顺利拿到酒楼的彩头,也算是救了你姐姐一条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做善事总是能积攒功德的。

    两人没有再耽搁太多时间,郑盼儿随意扫了一眼,取了绣着兰花的面巾遮面,与李牧承直奔四季酒楼。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提笔了,有些动作快的甚至已经提笔交了上去。

    为了评选公平公正,那些人的诗交上去后,会有负责本次诗会的人将所做诗词誊抄在特别大的纸张上,贴在临时拿出当公告栏的屏风上供人阅览。

    李牧承大致扫了几眼,发现里面写得最好的就是那首名为《夏》的诗:蝉声煮沸正午时,荷影推开翡翠池。雷公打翻砚台后,满地狂草没人识。

    剩下的不是什么梅枝挑着白灯笼,就是枫叶偷喝月光酒。最可怕的是平仄音完全不讲究,连个押韵都做不到,简直没眼看。

    在看到这么多破烂诗词后,李牧承更有信心了。

    看到所有人的诗名里面都有春夏秋冬四字,李牧承便也将诗词的名字改了改。

    好在要写的地名在这儿还真有,倒是不用再换词了。

    李牧承和郑盼儿很快便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上手帮忙研磨,只用他和郑盼儿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开始念诗。

    李牧承缓缓念出道:“第一首是《春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