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天幕直播我登基 > 第 125 章 师范学堂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昭景大帝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也没错,虽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她大概率是懒得取名字。】

    【临泉数字还有另一个名字,出现在《安尽正传》里,叫“阿拉伯数字”。】

    【但是不知道这三个字作何解释,反正《安尽正传》也是野史,里面的记载非必要情况下也不会被采纳,我们也就不多说了。】

    【对于“阿拉伯”这三个字,也有人在尝试分析,也有人觉得就是随便编的,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一搜。】

    安尽揉了揉太阳穴,她的《安尽正传》已经写到了这里,要不把解释给加上?

    【至于《傻子也能学会的数学》这个书名,也有玩梗的意思在里面,不算是正式的书名。】

    【那正式书名是什么?】

    【《中学数学第一册》(昭景九年新编版)】

    【啊?教材?】

    【对啊,昭景五年,张岁已经不是数学老师了,但是新编教材的时候邀请了她做顾问。】

    【那时,张岁在数学界的影响力,除了昭景大帝也没有人能和他匹敌了,很多研究数学的人把他当做神来崇拜。】

    【张岁觉得这教材太简单了,甚至比第一版还要简单,就说这是傻子也能学会的数学,这名字就这么传下来了。】

    【张岁后来还觉得这名字挺合适,打算再出一本《智障也能学会的数学》,不过还是有理智的人的, 把她给拦下来了。】

    张岁松人了口气,张林也松了口气,还好,没把人得罪的太过。

    【那张岁后来在做什么,潜心研究数学?】

    【人家也是有正式工作的,她最主要的就是做安玉姝的算术顾问,不算正式官员,但待遇非常好。】

    【税收的工作毕竟还是太重要、太复杂了,那是昭景大帝已经发明了算盘,但面对庞大复杂的数字,还是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张岁这种天才,连算盘都用不上,直接出答案,看几眼就能发现不对,再看几眼就能直接指出具体哪里不对。】

    安玉姝眼神瞬间亮了,“太子殿下,那我就不客气了,等天幕结束,我便去张府寻她。”

    安尽看了一眼彻底放松下来的尚书令张林,又看向安玉姝,“大姐姐倒是反应快。”

    张林确实彻底放松了,他深知自己孙女不适合官场,但天幕昭告天下,张岁是有才能之人,太子若是下旨,他又不能反抗,游离在官场边缘倒是最好的选择。

    张岁对此也很满意,扬名立万就好,还是她喜欢的事业。

    【只不过,张岁和陆敏进的只是培训班,不算是正式的师范学院。】

    【后来也有了专门的师范学院,第一所还得等到昭景大帝登基之后,那个时候叫师范学堂,也就是现在的锦京师范大学,西云师范大学其实也可以算。】

    【师范学堂曾经因为战乱搬迁到云州过,后来一部分迁回了锦京,也就是锦京师范大学,一部分留在了云州,改名西云师范大学。】

    【这两个大学还经常争谁是正统,谁是第一所师范大学。】

    天幕下有人不解,“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看这个名字,大概就是用来培养老师的吧?”

    “老师还需要培养?专门教怎么做老师吗?”

    大夏除了官方所办的太学之外,也有学馆和经馆,里面的老师,自己读过经书之后,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学,专门培养老师的学校,倒是没有听说过。

    【提醒一下各位,如果这两个大学又因为“师范学堂到底是谁的前身”而打起来了,路人看戏就好,不要去劝架,尤其不要说“它们两个都是由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同根同源,一家人”之类的话。】

    【为什么?劝架也不行吗?而且还说的是实话。】

    【你会被两所学校的人一起骂。】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两所学校为什么会视同水火,离得又不近,还同根同源,不应该你夸夸我,我夸夸你,合作共赢?】

    【我们锦京师范大学是想和西云合作共赢来着呢,他们先引战的。】

    【扣帽子冤枉人是吧,当时都说了那是个人行为不要上升学校,你们非要抓着不放,还让我们把牌匾送回去!】

    【什么牌匾?】

    【昭景大帝写的牌匾!】

    安尽:……

    怎么几百年后两个大学吵架也能拐到她身上?!

    【又要吵起来了,说了不要说这个问题!】

    【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别吵别吵别吵!主播简单说一下,咱们就过。】

    【师范学堂刚建立的时候,昭景大帝赐了一块儿匾额,上面写着“百年树人”,一直挂在学堂,定期维护,是很重要的文物。】

    【后来因为战乱留在了云州,有一个西云师范大学的学生发出来以此证明自己的学校是正统,锦京师范大学不乐意了。】

    【就这样!】

    【这有什么值得吵的?】

    【过了,说别的!】

    安尽心中好笑,要不多写几个匾额备用?

    给每个学校都发一个两个的,省的以后再为了这件事吵起来。

    虽然发上百个都不会有用,该吵还是要吵。

    【说起来,这个师范学堂,当时还有好多人不理解。】

    【那个时候的老师,主要是看自身的才学,只有才名,那就是好老师。】

    【但是,昭景大帝说,很多学生其实没必要学到至臻,尤其是对于需要开蒙的小孩子来说,方法最重要,你再才高八斗,教一个简单的字或者算式都觉得烦,那还真的不适合做老师,比如张岁。】

    张岁:“……那就不做老师了嘛。”

    【很多教育理论也在这个时期诞生,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不再仅仅是文学的附代品。】

    “有道理。”有人呢喃道。

    “我们现在可不能讲这个道理呢,”旁边的妻子瞥了他一眼,“我们现在给儿子请夫子,是为了要这个名师的名头,说出去好听,能有个举荐的名额,可不是真的为了让他学到点什么东西。”

    “唉,”先前那人叹了口气,“我们为了让儿子能够被贵人举荐,不知送了多少礼,花费了多少银钱,又求了多少人,还是没个结果。”

    “若是公主的学堂能够尽快办起来就好了,咱儿子大概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女儿说不定还能赶上,若是学的好,被提前预订,出了学堂就是官,那该多好。”

    “快了,我听说,太学已经增加了不少学阁,如今公主主政,大权在握……天子门生啊……”
最新网址:www.00shu.la